让最尖端的科技贴近最朴实的民生

2012-07-17 08:32李白薇刘永政
科学中国人 2012年21期
关键词:手语

本刊记者 李白薇 刘永政

今年6月29日,谷歌公司召开其2012年度全球开发者大会,并一口气发布了三款硬件产品,包括备受关注的Google眼镜。谷歌眼镜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实现日历、语音搜索、Google+、时间、温度、短信、拍照、地理位置、音乐、搜索和摄像等功能。从苹果备受赞誉并为其赚足金钱和眼球的系列产品,到如今各大公司争先开发中的各项人性化体验产品。普适计算、云计算这些看似高高在上的名字也逐渐为普通百姓所知,而与此同时,每个人也早已在享受这些尖端科技为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极大改变。

如今,这种高科技运用于生活的体验并非是国外大型企业的专属,在中国,有一群科学家也不断在这一领域忙碌着,而他们的目标更加明确:为民生分忧,造福于民众。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研究员,普适计算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益强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之一。十余年科研生涯,陈益强为残疾人群以及在外务工人员、留守老人以及儿童等开发了多项既蕴含尖端科技又操作简便实用的产品。在他看来,用科技服务民生是他作为科学家的责任。

特殊群体需要特殊科技

2002年,年仅29的陈益强作为骨干参与导师、国际多媒体领域专家高文院士领导的项目获得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让他们获得这一殊荣的是“手语识别与合成系统”。

随后的十年,陈益强带领项目团队坚持在这一信息无障碍技术造福千万聋人的领域,积极攻克各个技术难点,成功开发了三套产品级系统。单机版中国手语教学系统为广大聋哑人士与助残人士提供学习标准手语的软件。在线网络版中国手语教学系统可为注册用户提供在线中国标准手语交互教学服务,支持手语模型的更换,三维旋转观看与手语播放速度控制等。面向广电节目的虚拟人手语视频显示系统实现了将文本转换为虚拟人中国手语并同步叠加在视频节目上。面向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手语图象序列实时生成,达到广电节目制作要求。

在陈益强心中,技术研发的终极目的始终是应用。2010年8月,项目组完成面向广电手语节目制作系统开发任务,并于12月在广州亚运会上应用制作节目,并实际对外播出节目。鉴于手语教学软件2.0版本取得的良好成果,课题组决定将太原高级聋人实验中学作为手语教学软件的试验示范基地,并与学校的老师、学生互动,针对来自一线的意见,对手语教学软件进行多项实质改进,尤其是开发基于平板电脑的手语学习机,获得了很好的反响。项目组开发的中国手语网页教学系统已于2010年8月正式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官方网站开通运行,服务于广大聋人朋友和自愿学习手语的人士。

与此同时,项目组开发的中国手语互动教学软件于2010年度获得了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音像电子网络奖。项目组于2010年度被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授予中国信息无障碍优秀建设单位。项目组因对2010年在广州举办的亚残运会提供出色的技术保障,被广州亚组委表彰。

除了服务于聋人的手语服务系统外,项目组还开发了面向盲人的位置服务系统。如今,服务盲人的各种定位系统主要应用场所都是户外,通过导航系统帮助盲人在户外出行。然而,陈益强意识到,盲人的大部分生活时间是在室内,如果盲人进入陌生的室内环境该如何帮助其行动得安全方便呢?为此,他和团队研制了一套获得国际定位比赛第二名的“盲人定位系统”,该系统在高动态无线环境下新特征挖掘、智能可迁移定位方法方面等取得突破性进展,定位准确率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在北京市残联的支持下,这套系统在北京市残疾人活动中心进行了部署,为盲人提供准确的室内定位服务。如今,盲人朋友只要来到活动中心基本已能实现无障碍行动。

衡量一个国家对人的关怀不应去看最好的部分,而应该将目光投注到最底层、最弱势的群体身上。作为一名科学家,陈益强始终不忘科技越是发达,对于特殊人群与弱势群体的关怀就更应与时俱进。一个又一个项目是他用心、用情、用智慧去构建的无声关怀,这些项目落到实处,他的关怀便也有了归宿。

装载科技的“爱心小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离乡背井,去外地求学或工作,以便迎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谋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提升和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在追名逐利的背后,在物质财富不断累积的天平的另一端,是精神和灵魂的缺失,是对家的眷恋和对温暖亲情的呼唤。

如何打造一种低成本、易推广的实现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人之间有效沟通的亲情互动平台,这是陈益强多年来关注弱势群体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计算所领导及创新经费的大力支持下,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群体出现的社会融入性不足、情感疏导不畅、保障制度不完善及受到不平等待遇等问题,一个面向打工企业和农村村委会的“爱心小屋”亲情关爱展示平台将被研究和搭建,最终将部署和实现远程亲情互动示范平台系统,加强外出务工人员与家人之间的亲情互动,疏导、缓解外出务工人员在长期异地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及心理健康问题,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越是面向弱势群体的产品,其科技含量就应该越高。”陈益强说。“爱心小屋”的最终目标是提供一套低成本、易推广的面向中国国情的远程亲情互动平台,实现跨地区人们的自然交流和沟通。

项目以新型智能电视为载体,以创新三元交互技术为框架,包含沉浸式人人交互,启发式人机交互,高保真机物协同技术的具体核心技术研发。其中,人人交互部分通过对虚实融合技术、视线矫正技术、音频处理技术、以及面向用户体验的高效视频压缩及自适应技术的研究实现跨地区人们之间的沉浸式的“面对面”交流。人机交互部分通过简单自然的、符合用户操作习惯的手势操控界面的研究实现人与设备之间的快速交互。机物交互协同部分通过跨设备协同、高质图文共享技术、环境智能协同技术实现跨地区人们之间的物联信息共享和情感互动。

简而言之,这套系统的开发要求操作简单易懂、交流真实自然、场景逼真亲切。各项技术要求都可谓是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水准。如今,项目即将进入“两厂十村”阶段,主要目标是完成富士康公司和农村村委会2个工厂10个村的二期示范以及“爱心小屋”各项核心技术的研发。

从一个创新产品的研发到看着它一点点走向应用并为需要的人带来便利和喜悦,这是陈益强在十几年科研生涯中不止拥有过一次的幸福体验。如今,他又在像以往的每一次一样翘首企盼着“爱心小屋”在每一个村庄落户,让每一个“爱心小屋”都能盛满亲情与温暖。

刻苦+机遇=知足+感恩

陈益强说自己有着简单的求学经历,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在计算所攻读博士研究生的陈益强,毕业后便留在了这里。由于学习刻苦,陈益强的博士论文获得了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和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博士论文,也因此,陈益强一毕业便获得了这两个奖项的支持资金,共40万元科研经费,这在当年来讲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与此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当时设立了青年基金,陈益强又有幸申请到了当年全国仅有2人的以博士身份承担的青年基金。陈益强笑着说,自己很幸运。因为有了这两笔启动资金,他的事业也开始步入正轨,国际交流也广泛起来。

此后,在高文导师的推荐和支持下,陈益强来到香港科技大学,师从国际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领域著名专家杨强教授。在博士期间,他跟随导师从事数据挖掘及手语识别和合成等人机交互领域相关研究,到香港后,他又开始从事位置、行为感知计算等普适计算领域研究。在香港接触世界水平的研究后,计算所又给了他一个更大的舞台,年仅30岁的他被任命为上海中科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上海分所)常务副所长,在那里从事视频多媒体相关产业化项目。可以说,在陈益强所从事的领域,从在最顶尖的国际期刊发表文章到与中小企业打拼完善产品产业化,他几乎接触到了从研究到产业的全过程。也正是因为如此,陈益强才能够在今后扛起了一个又一个大项目,在构建大系统项目时,他总是首当其冲牵头负责。

“其实,这都是因为我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好导师,走进了一家好单位!”陈益强言语中满是感激,却绝口不提自己多年的艰辛付出。

从刚刚毕业、豪气冲天的青年,走向为带队多年、睿智成熟的中年,陈益强不仅积淀了自己的阅历,也在岁月沉浮中凝聚了一支优秀的团队。说起自己的队伍,陈益强总是很骄傲,因为这支队伍有着令人羡慕的良好氛围与凝聚力。“人人是才,人人幸福”,计算所先进的文化理念在陈益强管理团队上得到应验。他介绍道:“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能做出自己的价值,人人优秀就能人人卓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需求,我的目标是尽最大努力争取使每个人的幸福指数每年加1。”为此,他每年都要找团队成员谈一次话,“告诉我你最想要得到的,看我能不能帮你实现这个目标”。

在管理上,他从不给大家的贡献排序,而是尽量体察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福利。也正是由于陈益强对每个成员用心地对待,才会有那么多人面对外面更高的薪资待遇诱惑却选择坚定地跟着他干事业。“大家都想做出一番事业。我们一直强调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也都非常认同计算所核心理念:科研为国分忧,创新与民造福。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在经费紧张、艰难的情况下坚持住,因为我们觉得我们做的事有价值。”

管项目、带团队、带学生,十几年来,陈益强一直征战于事业的沙场上,说起自己的工作他总是滔滔不绝,但一提到家人,他却沉默地生出许多愧疚。常年出差以及同家人两地分居,懵懂的孩子每次只能对着电话喊“爸爸”,后来一度以为电话就是爸爸。陈益强说起这件事时总是笑着。“应该感谢爱人和孩子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其实,每一个科研人都是这样的。”他最后淡淡地说。

“每一个科研人都是这样的”,陈益强朴实而平淡的一句道出了他在科研路上踏实而淡薄的心态。未来当我们走进一个更加五彩缤纷的时代时,请不要忘记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一群科研人播下了种子,科技的树才能开得花满枝头。

猜你喜欢
手语
No.8 北京冬奥会,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正式亮相
Sign Languages Display Distinct Ancestries 手语展示不同的祖先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手语非世界通用
唐帅:中国唯一的手语律师
对于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思考
手语翻译发展走向职业化的几点建议
奇怪的手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