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有害物种介绍 (2)豚草

2012-07-18 07:44湖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站410005肖顺勇
湖南农业 2012年2期
关键词:临湘市豚草白毛

湖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站(410005)肖顺勇

豚草属菊科植物,又名艾叶破布草、美洲艾。原产北美洲,是一种影响人类健康和农牧业生产的危险性杂草。

形态特征 形态上为1年生草本,高20厘米~250厘米。茎直立,具棱,多分枝,绿色或带暗紫色,被白毛。下部(1节~5节)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叶片三角形,裂片条状披针形,两面被白毛或表面无毛,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头状花序单性,雌雄同株;雄性头状花序有短梗,下垂,约50个~60个在枝端排列成总状花序,长达10余厘米;雌性头状花序无柄,着生于雄花序轴基部的数个叶腋内,单生或数个聚生,每个雌花序下有叶状苞片。瘦果倒卵形,包被在坚硬的总苞内。

生物学特性 豚草为短日照喜光植物,生活力强,适应性广,生长旺盛,耐贫瘠。每年七八月份开花,同株但分雌雄花,放出黄色雾状花粉,可引发枯草热、花粉症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等。每株每年可生7万枚~10万枚种子,随风飘扬,种子具有30年~40年的生命力,即使在贫瘠干旱的土地也能生长。豚草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侵入农田后造成土壤干旱贫瘠,遮挡阳光,压抑作物,严重的可使作物减产30%~45%,甚至可致颗粒无收。据试验表明,在1平方米的玉米地中,发现30株~50株豚草,玉米将减产30%~40%,当豚草数量增加到50株~100株时,玉米几乎是颗粒无收。

湖南省分布现状 主要分布在湘北和湘南一带。1987年在临湘市首次发现,1988年临湘市23个乡镇300多个村,有11个乡镇90多个村发现有豚草,发生面积6670公顷。到目前为止,豚草已扩散至临湘市260个村及岳阳楼区、云溪区、岳阳县、汨罗市、平江县、湘阴市和君山区等地。湘南主要发生在永州市,其中江永县、零陵区、蓝山县等地入侵较严重。2009年,常德市在省道1804线上首次发现了豚草。 (待续)

猜你喜欢
临湘市豚草白毛
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防控研究进展及应对策略
白毛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青春校园行之临湘六中
水妖的望远镜
毛白杨
临湘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河狸白毛历险记
豚草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方法
豚草的识别与防治
临湘市中稻新品种品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