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0例

2012-07-21 06:52西电集团医院内一科西安710077吴艳梅薛智文张晓艳张卓红
陕西医学杂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钾镁治疗室血钾

西电集团医院内一科(西安710077) 吴艳梅 薛智文 张晓艳 张卓红

室性早搏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为良性,但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所产生的频发室性早搏多为病理性,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致心律失常作用[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胺碘酮和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0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5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6~69岁。两周内未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排除电解质紊乱、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疾病、长QT综合征及对胺碘酮过敏等禁忌证。基础心脏病:冠心病32例,肺心病19例,高心病7例,心肌炎2例。

2 方 法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基础疾病的治疗。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采用口服胺碘酮200 mg,3次/d,连用1周;继之200 mg,2次/d,连用1周。观察组采用联合静脉点滴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用法同对照组,门冬氨酸钾镁20 ml(商品名:潘南金,含钾离子20.66 mg、镁离子6.74 mg),加5%葡萄糖250 ml,每天1次静滴,疗程7d。治疗前后测定血钾、血镁变化,两组均持续用药并观察2周。

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每日ECG跟踪观察和及心脏听诊检查相结合。①显效:症状消失,过早搏动消失或减少>90%。②有效:症状大部分消失,过早搏动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③无效:症状无变化、过早搏动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或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的比值。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见附表。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两组疗效比较

2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皮肤过敏2例,低血压1例,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对症处理后缓解。对照组出现皮疹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窦缓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血钾、血镁变化 两组在治疗前后检查血钾、血镁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用药前后血清钾、镁离子分别为3.9~4.9 mmol/L、0.72~0.98 mmol/L和3.8~5.0 mmol/L、0.74~1.01 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胺碘酮属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高度脂溶性,广泛分布于肝脏、肺、脂肪、皮肤及其他组织,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几乎不经肾脏清除,可用于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且无需调整剂量。胺碘酮延长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时间而抑制传导,有频率依赖性,在延长复极时无频率依赖性,因而其抗心律失常同时致心律失常作用小。胺碘酮是一种外周血管扩张剂,能增加左室输出量[2-3],故可致低血压而又不加重心功能不全,其他不良反应如角膜色素沉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肺纤维化、肝酶升高见于长期使用者。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疗效较好的药物[4]。在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规定,对于各种心律失常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治疗,胺碘酮应作为首选药物[5]。

门冬氨酸钾镁的电生理作用:门冬氨酸能和钾、镁离子结合形成鳌合剂,充当钾、镁离子载体使其进入细胞内,提高细胞内钾、镁离子浓度。低钾可以引起心律失常,低镁可使其活性降低以及能量生成减少,使心肌细胞内钾浓度降低引起心律失常,补镁后[6],抑制钙内流、抗氧化、抗血小板活化和保护内皮功能等途径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镁离子还能直接作用于心肌,减慢房室传导,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中止折返形成,因此镁剂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7]。

本组研究表明,胺碘酮与门冬氨酸钾镁合用,室性心律失常的改善情况较单用胺碘酮有明显提高,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药联合应用,其不良反应并未比单用胺碘酮增加,两药联合应用后心率减慢程度亦未明显增加,血钾、血镁变化在正常范围内,无高钾、高镁血症等不良事件发生。已使用门冬氨酸钾镁的患者,需要加用胺碘酮,无需停用门冬氨酸钾镁。而联合应用可使胺碘酮的用量减小,降低此药的不良反应,还能减少再住院率和猝死率。

胺碘酮的副作用较轻,主要表现在心外副作用,并且发生率低,本试验因时间短,未有心外副作用,还有待于长期观察。综上所述,常规剂量应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

[1]高 洁,周 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J].山东医药,2008,48(7):109.

[2]孙丽娟,王建春.胺碘酮在老年人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2:123.

[3]孙鲁民,徐长钰.胺碘酮的临床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02,42(15):58.

[4]孔令建.胺碘酮和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J].临床荟萃,2003,18(3):145.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6):323-336.

[6]王志芳.门冬氨酸钾镁制剂治疗心律失常60例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97.

[7]赵国安,张存泰,马业新,等.门冬氨酸钾镁对肥厚心肌室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7,23(3):208.

猜你喜欢
钾镁治疗室血钾
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对内蒙古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玉溪烟区土壤钾镁交互作用对烤烟化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①
磷酸钾镁水泥力学性能研究进展综述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心力衰竭患者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死亡的关系
硅钙钾镁硼肥的开发与制备技术研究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血钾异常伤心脏
蒙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研究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