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2012-07-26 09:34刘彩霞王文君
山西水利 2012年1期
关键词:娘子阳泉市全市

刘彩霞,王文君

(1.呼伦贝尔市水文勘测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2.阳泉市水务局,山西 阳泉 045000)

1 概况

阳泉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侧、太行山中段西麓,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良好,是以煤炭、电力、耐火材料、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和重要的能源基地,是山西省东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和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桃河是纵贯阳泉市区的最大河流,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发源于寿阳县东部土陉岭,从郊区新店村入境,由西向东流经阳泉市郊区、市区,在平定县娘子关镇河滩村与温河合流称绵河,经娘子关村出省界流入河北。主河道全长80余km,流域面积1310km2,其中,流经阳泉市区的河段长17km,平均宽度11.4km,平均纵坡11.5‰,主要支流有9条,各条河的长度均在7~13km之间,流域面积在22~51km2之间,多年平均径流量0.437亿m3,涉及18个乡镇100多万人的用水需求。

2002年,阳泉市对桃河中游赛鱼桥至五渡桥段9.03km的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整个河道由150m宽改造为主槽宽70m、两侧滩槽平均宽40m的复式河床。2006年该河段又完成了梯级蓄水工程,建起了72万m2的生态公园,大大改善了桃河城区段的生态环境质量,但以桃河流域上下游区域为重点的生态环境整体状况仍不容乐观。

2 现状及存在问题

阳泉市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土质疏松,植被稀少且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多年来,以煤炭和铝矾土、硫铁矿等采掘为主导产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当地主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煤炭开采不仅破坏了地下水系,而且期间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在排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污染;另一方面,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植被等资源产生了严重破坏。

2.1 污染严重

一是环境污染严重。全市每年烟尘、粉尘及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3万t(不含矸山自然产生的二氧化硫),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达3096万t。近20年来,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呈不断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1070万t。二是空气污染严重。20世纪八九十年代,空气污染呈加重趋势,虽2000年以后有所好转,但仍处于高污染状态。大气中主要监测指标CO2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近4倍,其污染负荷达63%。三是水污染严重。从桃河主河道6个监测点断面看,20世纪80年代初期,清洁断面、轻度污染断面和中度污染断面各2个,1995年以来水质污染有所控制。2002年起,随着桃河城区段的综合治理和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污水大部分得到处理,桃河水质污染有所减轻,但仍没有达到Ⅲ类水质的断面标准,城市总控制断面白羊墅仍属劣Ⅴ类水质。

2.2 人居环境恶劣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城乡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较20世纪70年代上升了30%~50%,各类呼吸道疾病、职业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都明显增加。长期大规模的连续开采,使地下水系破坏严重,地表径流减少甚至消失,河道污染超Ⅲ类,直接影响全市11.3万人、9000头大畜的饮水安全。截至2008年底,全市煤炭采空区面积达350km2,地表沉陷面积达252.8km2,且采空面积以每年5km2的速度递增,约7万城镇居民的住房受到损坏,受损面积达90余万m2。

2.3 水土流失严重

多年来,桃河流域内煤矿、铝矾土和硫铁矿的开采、储运及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占用耕地、破坏植被,而且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土层严重缺水,林区内成片中幼龄树木窒息枯死,森林面积减少,耕地土质较差。2010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8%,桃河流域上游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年均输沙量25.2万t,年均输沙模数501t/km2,为全市平均输沙模数的18.9倍。

2.4 水域萎缩

煤矿超规模开采使采空区面积不断扩大,导致裂隙带和地面沉陷范围扩大,在局部地段地表水渗入地下或矿坑,使地表径流减少甚至消失,水库蓄水量下降。据阳泉水文站观测,位于其控制流域面积内的大型矿井或小煤矿,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采空面积累计达108.21km2,占该流域面积的21.5%,桃河上游的保安、蒙村、马家坡等支沟的水流早已干涸;娘子关泉水单位涌出量由历史最大值15.76m3/s降到2006年的最低值5.79m3/s,年线性衰减速率为0.17m3/s。

3 治理对策

针对桃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存在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治理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以强化“源头治理、泉口保护、水源涵养、植被覆盖、污染防治、资源优化、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理念,突出重点,强化管理,对桃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3.1 河道治理

对桃河上下游的主河道按城区段的治理模式实施河道疏浚、河堤修建加固、滩槽绿化、修复河道自然形态等工程措施,在提高防洪标准、保护桃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恢复桃河干流的自然功能,逐步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

3.2 娘子关水源地保护

娘子关水源地是阳泉市重要的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水源,占到全市取水量的69%,因此,加强娘子关泉域保护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新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对泉口周边河道进行整治和生态修复。其次,对水源地周边污染企业采取关闭搬运措施,进行水土保持和绿化工程,消除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对泉水的直接污染问题,使娘子关水源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保障阳泉市城市及周边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3.3 植被建设及生态修复

针对桃河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状况,对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的方针,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重点煤矿所在乡镇的采空区、塌陷区实施植被建设和人工造林项目;对流域中段的王母垴区域、马家坡区域和路家山区域实施修整排洪沟、引水渠,修建雨水调蓄池,建设林木育种基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新建续建工程。

3.4 主要污染治理工程

按照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从源头治理”的建设理念,从污水和固体污染物两方面着手。首先,加大污水处理力度。为促进生态恢复、缓解全市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应继续扩大桃河流域内平定县和阳泉市两个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规模,新建、续建和改造市级5家医院的污水处理站;其次,完善医疗固体污染物的处理系统,新建垃圾填埋场,同时对煤矿开采产生的矸石山进行绿化,采取建拦矸坝、围堰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4 治理目标

对桃河流域实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防护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后,流域内的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3.1%上升到5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4%,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3900t/km2减少到1000t/km2以下,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并逐步实现良性循环,城市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有所改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跃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娘子阳泉市全市
阳泉市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阳泉市成立药茶产业联盟
阳泉市重点工程
三娘子的饼
庆祝《娘子关》杂志创刊四十周年
花鸡娘子
驴声驴影三娘子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