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术后高压氧加放疗治疗临床研究

2012-07-27 06:41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1期
关键词:脑瘤高压氧中位

王 涛

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放射肿瘤科,辽宁葫芦岛 125001

近年来,颅内脑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占全身肿瘤的5%。手术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但在彻底清除上存在一定难度,局部复发率高。本文选取脑瘤术后患者60例,对观察组30例脑瘤患者术后进行高压氧加放疗治疗,对其临床研究进行探讨,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脑瘤术后患者60例均于2003年2月—2006年1月在解放军第159医院脑瘤中心就诊,上述患者入院后进行了CT或MRI影像学检查,术后所有患者经病理证实确诊为颅内肿瘤。观察组30例患者,男性18例,占60%,女性12例,占40%,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3.5±2.3)岁;6例脑胶质瘤、12例垂体腺瘤、3例脑膜瘤、4例神经鞘瘤、5例脑转移瘤;13例大部切除,7例肉眼切除、10例部分切除。对照组30例患者,男性22例,占73.3%,女性8例,占26.7%,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39.6±3.3)岁;4例脑胶质瘤、11例垂体腺瘤、6例脑膜瘤、3例神经鞘瘤、6例脑转移瘤;9例大部切除,16例肉眼切除、5例部分切除。上述患者均无心、肺等功能疾病,精神状态良好、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值在正常范围内。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发作原因和肿瘤切除范围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上述两组患者均在术后2~4周进行常规放疗,采用6 mV-X直线加速器进行全脑照射2Gy/DT 40Gy/20次,连续4周后,缩为局部照射2Gy/DT 20Gy/20次,连续照射2周,总剂量为60Gy。观察组30例患者须在放疗前30 min接受高压氧治疗。采用型号为YC2212-22的空气加压舱,对其进行空气加压15~20 min,使压力维持在202.0-252.5kPa,保持压力稳定70 min后,让30例患者先吸纯氧30 min后吸入空气10 min,然后再吸入纯氧30 min,1次/d,直至放疗结束。

1.3 疗效评价

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情进展程度,并坚持1~2周复查患者的血常规及肝肾情况;患者应在治疗结束后每1、3、6个月进行CT或颅脑MRI扫描,半年后,坚持每3~6个月复查1次,随时掌握局控率、脑瘤进展时间及生存率。患者病灶完全消失且持续4周以上视为完全缓解(CR);患者肿瘤最大直径降低50%以上,其它病灶无增大且没有新病灶出现视为部分缓解(CR);患者肿瘤病灶最大直径降低不足50%,持续4周以上且没有新病灶出现视为无变化(NC);患者有新病灶出现视为进展(PD)。局控率为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CR)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局控率(CR+PR)、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月)具体情况见表①。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局控率(CR+PR)、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生存情况比较具体见表②。观察组2年、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1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占60%;对照组2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局控率和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n(%)]

3 讨论

高压氧治疗是改善肿瘤组织的有效方法,能提高局控率和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具有安全、有效、无毒副反应的特点。对脑瘤术后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加大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具有高度的预见性。

[1]马旭辉,苗振静.脑瘤术后放疗辅助高压氧治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3):399-401.

[2]蔡政云.脑瘤术后高压氧加放疗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6):797-799.

[3]苏孙妹.脑瘤术后放疗期间颅内高压的观察和护理[J].华夏医学,2002,15(3):404-405.

猜你喜欢
脑瘤高压氧中位
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影响观察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所有脑瘤都需要手术吗
高压氧治疗后会引发减压病吗?
新警示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直线运动热点与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