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孔法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2012-07-27 06:41倪祥金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1期
关键词:孔法胆囊出血量

倪祥金

山东省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外科,山东桓台 2564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较,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手术伤痕不影响美观等优点,已经成为了治疗胆囊外科疾病的基本标准[1],同时也更易为患者和家属所接受。近年来,该院对所收治的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症的大部分患者采取了LC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将其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手术效果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手术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11年6月该院收治的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56例,其中男192例,女164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5.1岁;病程2h~18年不等。以上所有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胆囊切除术适应症并经B超和胆道造影协助确诊。术前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200例及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15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所患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外,在入选资料时还对胆囊恶性病变、合并胆管结石、胆肠内瘘及坏死性胰腺炎等患者进行了排除,以保证研究的可靠性。

1.2 手术方法

1.3 统计方法

两孔法:手术之前首先要认真询问患者病史及是否患有其他疾病,此外,还要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肝、肾及血常规检查等。采用气管插管及静脉复合的全身麻醉方式,待麻醉完成后,要时刻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加以监视。患者一般采取头高足低(夹角约15°)平卧位,此外,手术前要做好常规消毒并铺好无菌巾以防感染。CO2人工气腹的建立:首先于脐的下缘开一个10 mm的切口,将腹壁提起并插入气腹针,启动气腹机入CO2,并使腹内压维持在10~12mmHg左右。5沿脐部切口在10 mmTroear左侧1~5 mm处穿刺5 mmTrocar,置人抓钳两钳配合解剖胆,两钳配合解剖胆囊三角,胆囊切除方法同常规的胆囊切除术,切除胆囊后自剑突下孔取出。三孔法:常规步骤与两孔法相似,用可吸收结扎钉夹住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并将其切断,用电凝钩将胆囊从胆囊床上分离出来,并对胆囊床进行电凝止血,从操作孔取出被切除的胆囊和腹腔镜。待手术一切正常后,放出CO2,缝合切口[2]。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如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等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对该类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其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s)

术后平均住院天数(d)两孔法组 200 2.42±0.82 47.52±6.49 1.51±0.43 3.72±0.65三孔法组 156 9.66±2.50111.32±4.732.57±0.28 7.56±0.61 t值 3.115 11.236 2.120 2.317 P值 <0.05 <0.05 <0.05 <0.05分组 例数 切口平均长度(cm)平均出血量(mL)手术平均时间(h)

由上表可知,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的手术平均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出血,胆漏,胆管受损等)的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临床观察记录,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并发症共9例,其中胆漏4例,出血和感染各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超出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其中胆漏10例,术后出血6例,伤口感染3例。由上表统计数据可知,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不但明显低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且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首先在手术具体数据,如平均切口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亦明显低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效果,而这是和它们自身所具备的特点是直接相关的。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3-5],笔者认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进行的关键在于Calot三角区的充分暴露,这也和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6]。为了保证三角区的充分显露,首先可通过全麻的方式保持患者良好的肌松,此外,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头高脚低约15°,身体左倾约20°等,从而保证医生在手术时能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在进行手术时,务必搞清楚胆囊管、胆囊动脉和胆总管的位置关系,对三角区粘连进行钝性分离并避免伤及其他组织。同时,钛夹要上牢固,胆囊床止血要完全。此外,若该三角区粘连较为严重,胆囊管不易分离,为保证疗效,可中转行开腹手术。术后在缝合切口之前,要仔细检查是否有创面出血和胆漏情况,待一切正常,方可缝合。

综上所述,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它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痛苦少、安全性高和疗效佳等特点。

[1]冯轲,李姿健,杨永辉, 等. 两孔法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比较研究[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32(11): 62-64.

[2]李雄,李妹,徐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7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6):662-663.

[3]余浩.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35-36.

[4]王国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6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5):638-639.

[5]祁军安,江奎,朱海林, 等. 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0,15(2): 144-145.

[6]梁金龙,冯金发,杨勇,等.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1,8(6):35-37.

猜你喜欢
孔法胆囊出血量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不同途径经腹膜外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改良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劣差异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改良三孔法与常规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