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 多管齐下 突破能耗瓶颈

2012-08-02 07:37吴娇
陶瓷 2012年12期
关键词:瓶颈节能降耗用电

■文/吴娇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陶瓷生产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已初步建立了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夹江陶瓷产业实际情况和政策压力这两种因素,决定了陶企必须想方设法突破能耗瓶颈,实现转型升级、走绿色节能型发展路线。只有这样做,企业才能找到未来的出路。

陶瓷行业将跨入低碳时代

从社会大环境和市场需求方面来看,随着节能建筑广泛推广,社会对陶瓷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对陶瓷产品节能、降耗、环保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预示着在将来,陶瓷行业要进入低碳时代,以适应社会环境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一直以来,夹江都在走传统的陶瓷生产路线,定位中低档市场,生产成本较低,但消耗了大量的陶土、煤炭等矿产资源,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较大。自去年起,夹江政府和当地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探索陶瓷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经过一年的努力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中源、新万兴、米兰诺、建辉、华雄等作为第一批产业转型的陶瓷企业,在节能降耗和提升产品品质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却没有完全扭转产区的整体状况。

能耗瓶颈亟待突破

由于夹江地处内陆地区,当地陶瓷企业对电荒的感觉还不明显。但是,天然气、煤、石油等能源的供应及价格情况,却让每一家陶企都很敏感,因为这些都是和陶瓷生产、流通环节休戚相关的。运输成本、燃料成本、动力成本都和能源的供应及价格关联很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可以说,能源已经成为夹江陶瓷企业的生命线。

对于夹江陶企来说,能源供应紧张是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天然气供应充足、油价不高之时,正是夹江陶瓷飞速发展的时期。现在,天然气供应紧张,油价一直处于高位,夹江陶企的发展也随之受到了制约。夹江曾不止一次闹油荒,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各加油站基本上都出现货车排着长队加油。这一问题,不仅会导致货运成本增加,甚至会使企业难以发货。

随着国家对企业的能耗标准要求越来越高,陶企一方面要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要应对国家的节能环保要求,唯一的办法就是采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

面对生产必须耗用能源这一不可变的事实,夹江陶瓷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想方设法突破能源瓶颈。根据目前夹江陶瓷产业的实际情况,以下方法或行业先例可作为借鉴。

第一,学习夹江陶瓷业中的代表性企业,如新中源、新万兴陶瓷公司。它们采用日本的节能材料及加长燃气喷枪,改造风机和烧嘴脉冲助燃热值,增加了热辐射,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平均可节约12%-15%的天然气;米兰诺陶瓷有限公司的窑炉尾气余热复用喷雾塔技术,可节省喷雾塔原煤或天然气13%;明珠瓷厂在球磨系统中加装变频装置,自动调节波谷波峰均衡供电,有效节约电力耗用达8%。

第二,四川威尼公司在工艺技术上大胆突破,改传统的“二次烧成”为“一次快烧”,减少中间素烧工序,节能率达32%。这样的创新突破是有实例证明的可行方案。即使是中小型陶瓷企业,也同样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突破能耗瓶颈。

第三,要响应政府号召,不断加强企业的技术升级。早在2007年,夹江县委、县政府就已经提出了“狠抓节能降耗,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口号,对包括传统陶瓷产业在内的企业节能降耗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之后,有关部门建立了节能工作协调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科学合理的能耗目标考核体系,并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管理工作,建立能耗定期统计、公报、约束和奖惩机制。基于这一点,夹江陶瓷企业须对节能降耗有更高的认识,及早制定、落实长远的企业发展规划,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节约能源,减轻污染,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第四,可采取错峰用电的办法提高用电效率。用电时段一般被划分为尖峰、平峰和谷时三个时段,每个时段的电价都不同。尖峰价格最高,而谷时是23点至第二天的7点价格最低,那么像球磨这样耗电大又不用持续作业的工序,便可以安排在用电谷时进行,这样不仅可以避开用电高峰期,合理利用电能,还能节约企业运营成本。

目前,夹江陶瓷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有关部门对企业节能减排的监管与治理十分严格。夹江陶企应抓住时机,痛下决心,实现彻底转型。这样,既能突破能耗瓶颈,避免踏上政策红线翻跟头,又能在未来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瓶颈节能降耗用电
安全用电知识多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
氯碱装置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
提升节能降耗增效之工艺改造和技术应用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民营医院发展瓶颈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