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洛他唑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早期疗效观察

2012-08-02 01:00胡海岩黄燕妮
海南医学 2012年17期
关键词:西洛前列腺素下肢

胡海岩,黄燕妮 ,

(1.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南 海口 570102;2.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2)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PAD)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可以导致缺血性足溃疡,甚至导致截肢,因此,其诊治越来越多的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本研究应用西洛他唑联合前列腺素E1(商品名:凯时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PAD早期的患者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2011年门诊和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PAD早期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57.2~68.5岁,平均(63.0±5.2)岁。按就诊时间先后次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7.2~68.5岁,平均(62.8±5.6)岁,病程(4.5±1.3)年;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58.2~67.9岁,平均(63.1±4.8)岁,病程(4.2±1.4)年。患者的疾病构成如下:高血压32例,高脂血症30例,冠心病(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13例,脑梗死9例,短暂性脑缺血(TIA)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1)200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疗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11.1 mmol/L。(2)糖尿病并PAD的早期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下肢无力、发凉、静息疼痛、间歇性跛行、趾端或足部疼痛(无伴下肢溃疡发生);②踝肱动脉指数(ABI)≤0.8[1];③多普勒超声扫描分别测定下肢动脉,出现内径宽度减少,内膜增厚,粥样斑块形成。(3)近1个月内未使用过对血液凝固纤溶系统、血小板功能、微循环等有影响的药物。(4)无出血倾向及相关疾病,无心肝肾功能不全。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的并发症;②糖尿病足溃疡;③纳入研究前2周服用过扩张血管药物。

1.2 方法 两组均常规给予饮食和运动治疗,降血糖采用门冬胰岛素30(商品名:诺和锐30,Novomix30,生产厂家:丹麦诺和诺德公司),血糖控制在正常值范围内。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凯时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4)10 μ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西洛他唑片(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014)100 mg,bi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1.3 检测方法 ABI为踝关节血压与手腕血压之比,由熟练的专业技师操作,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测定所有入选者双下肢ABI,选取较低的一侧作比较[1]。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检测血管内皮受损的可靠和敏感的指标[2],本研究检测颈动脉-股动脉PWV,双侧PWV取较高的一侧。

1.4 观察指标 根据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张星光等[3]设计的临床症状评分方法,观察指标包括ABI、间歇性跛行、疼痛、麻木感、缺血性溃疡、皮温等,具体赋分标准略。

1.5 疗效评价 各项观察指标分数相加为临床症状总分,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对比,显效:总分下降≥8分或单项分下降≥3分;良好:总分下降≥5分或单项分下降≥2分;改善:总分下降≥3分或单项分下降≥1分;无效:总分下降≤2分或单项分为0分。显效和良好之和记为治疗有效,治疗后ABI单项改善≥0.1者,一并计为有效。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记录和评价临床症状、血压、心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包做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ABI、PWV的变化 所有患者均能耐受药物反应,坚持服药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ABI、PWV、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及临床有效率的比较,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BI、PWV的变化(±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ABI、PWV的变化(±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ABI治疗前 治疗后PWV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30 30 0.61±0.15 0.60±0.14 0.73±0.16**0.71±0.17**15.79±1.21 15.78±1.09 17.10±1.23**▲16.46±1.1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治疗前6.15±2.57**▲7.75±2.48**研究组对照组11.38±2.45 11.27±2.41

表3 两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例)

表1及表2显示,两组治疗后ABI、PWV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PWV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3显示,研究组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P<0.05)。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出现头晕2例、注射部位皮疹2例,心悸1例;对照组瘙痒1例、头痛1例。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影响继续治疗。所有病例均能完成整个观察周期。

3 讨 论

2型糖尿病合并PAD是属于全身大血管病变,病理改变主要是动脉内膜纤维增生、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壁中层钙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阻塞、肢端缺血缺氧,导致肢端出现缺血性坏疽或坏死。2型糖尿病合并PAD发病早、进展快、病情重,主要累及下肢远端动脉[4]。西洛他唑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和平滑肌增殖、扩张血管、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5],前列腺素E1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舒张血管,改善末梢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保护血小板,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6]。季晓珍等[7]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双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结果显示,治疗后胫后动脉、足背动脉内径和血流量较治疗前均改善。

本文研究显示西洛他唑联合前列腺素E1的研究组PWV、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等显著优于单用前列腺素E1的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研究组5例患者在治疗初期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但均可耐受,能坚持治疗完成整个观察周期。治疗期间未见消化道、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未发生因药物反应而中断治疗,说明该治疗方案药物应用于糖尿病PAD患者是安全的,并能长期应用。

综上所述,西洛他唑联合前列腺素E1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减轻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药物副作用轻微,疗效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胡映玉,路文盛,颜晓东,等.踝臂指数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价值[J].海南医学,2009,20(1):20-22.

[2]王凤娣,黄 英,朱玉兰,等.影响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临床多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08,19(9):3-5.

[3]张星光,吕肖锋,陈 彬,等.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160例临床观察[M].西南国防医药,2010,20(6):614-615.

[4]胡华斌,童利伟.糖尿病足120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23):98-100.

[5]许樟荣.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4):14-15.

[6]陈小雨.脂微球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5,16(11):46-47.

[7]季晓珍,杜晓明,卢海燕,等.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双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9,16(5):25-26.

猜你喜欢
西洛前列腺素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前列腺素联合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前列腺素并非男性特有
前列腺素药物知多少
HPLC法测定西洛他唑分散片有关物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中药内服加足浴联合西洛他唑片治疗老年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