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药物方案治疗小儿抗菌药相关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2012-08-06 09:52郑国阳浙江永康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永康321307
中国药房 2012年4期
关键词:蒙脱石抗菌药甲硝唑

郑国阳(浙江永康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永康 321307)

抗菌药相关性肠炎是服用抗菌药而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程度不同,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总称,小儿发病较多。因小儿口服药物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小儿抗菌药相关性肠炎的治疗更应引起临床关注。目前,临床常采用口服甲硝唑、蒙脱石散治疗,效果得到肯定。为了探讨更佳的治疗方案,笔者在本研究中比较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小儿抗菌药相关性肠炎的疗效,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9年7月-2010年5月就诊的86例小儿抗菌药相关性肠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为在应用抗菌药过程中或之后,多在反复应用抗菌药5~7 d后新出现的腹泻,每天腹泻稀便或黏液便约3~5次,粪涂片多次发现阳性球菌或真菌。排除食物中毒、病毒性肠炎及慢性肠炎等感染性腹泻。入选病例患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3个月~9岁,平均(4.5±1.0)岁;病程1~14 d,平均(5.5±1.5)d。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4个月~9岁,平均(4.2±1.5)岁;病程2~15 d,平均(5.8±1.2)d。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甲硝唑(0.4 g·d-1,tid)和蒙脱石散(1岁以下3.0 g·d-1,tid;1~2岁3.0~6.0 g·d-1,tid;2岁以上6.0~9.0 g·d-1,tid)。观察组采用甲硝唑、蒙脱石散、乳酸菌素片保留灌肠治疗。甲硝唑及蒙脱石散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乳酸菌素片根据患儿情况0.4~1.2 g保留灌肠,bid。2组疗程均为7~10 d。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2]拟定本研究病例疗效标准。显效:治疗3 d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3 d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3 d粪便及全身症状均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观察比较2组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7 2,P<0.05),详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n)Tab 1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2 groups(n)

2.2 不良反应

2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略低于对照组(9.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2 8,P>0.05),详见表2。

表2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Tab 2Comparison of ADRs between 2 groups(n)

3 讨论

抗菌药相关性肠炎是一种由于长期使用或滥用抗菌药引起的肠炎。该病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和小儿,临床表现为腹泻[3,4]。细菌是人类的终身伙伴,仅消化道的细菌种类就达四五百种,数量以万亿计,其中包括很大一部分对人体有益的菌种,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正常情况下,这些有益菌种能够抑制和抵抗多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消除肠道内的有害细菌与毒素,起到“净化环境”、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但有益菌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也会致病[5]。如长期使用抗菌药时,抗菌药在杀死某些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抑制或杀死正常菌群,使其失去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造成致病菌(如对抗菌药不敏感的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

本研究观察组采用甲硝唑、蒙脱石散、乳酸菌素片保留灌肠治疗,其中甲硝唑具广谱抗厌氧菌和抗原虫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道、消化道、腹腔及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骨和骨关节等部位的感染以及脆弱拟杆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败血症及脑膜炎等[6,7]。蒙脱石散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吸附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8,9]。以上2种结合乳酸菌素片在肠道形成保护层,阻止病原菌、病毒的侵袭;刺激肠道分泌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选择性杀死肠道致病菌,保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调节肠黏膜电解质、水分平衡;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10]。保留灌肠即把治疗用药从肛门灌入肠内并使其停留在肠腔内,以达到直接治疗黏膜病变的目的。本研究中均为小儿患者,口服药物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保留灌肠改变了用药方式,并且确保药物接触患处而起作用,获得了更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甲硝唑、蒙脱石散、乳酸菌素片保留灌肠较甲硝唑、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抗菌药相关性肠炎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临床应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及治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S].北京,2001:10.

[2]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4):239.

[3]易 琼.黄连素、蒙脱石散和复合维生素B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89.

[4]方素芹.蒙脱石散辅助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136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0,8(8):56.

[5]季立洪,周 静.蒙脱石散联合复合乳酸菌素胶囊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2008,16(29):1 468.

[6]方利才.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0):73.

[7]田茂兰.思连康、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观察[J].右江医学,2008,36(6):704.

[8]王 琼,李 敏.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4):56.

[9]张魁领.蒙脱石散、乳酸菌素片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5):53.

[10]李永芹.小儿乳酸菌素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52.

猜你喜欢
蒙脱石抗菌药甲硝唑
蒙脱石中元素杂质铅的质量控制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 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研究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蒙脱石散可治口疮
甲硝唑,3类人不能拿起就吃
小儿乳酸菌素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分析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