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应用后的工作效率分析

2012-08-07 03:14陈巧辉陈德志苏宝燕杨昌云
中国药业 2012年17期
关键词:药盒调剂药房

陈巧辉,陈德志,苏宝燕,杨昌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零医院静脉药物配液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临床药学的兴起,医院药学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药师不仅要承担起药品调剂的任务,还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确定了患者用药指导等工作。为解决药学服务与药品调剂的冲突,欧、美、日开始了药房自动化的研究,用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式替代传统的药师手工操作模式[1],使更多的药师走向临床参与临床药学工作。目前已有各种自动化药品调剂设备,如自动化药库、单剂量片剂分包机、散剂自动分包机、全自动针剂摆药机等在药房应用。2010年11月,我院引进了自动化药品调剂设备单剂量片剂分包机,并将其应用于住院药房口服药品的单剂量摆药。分包机发挥了迅速摆药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功能[2],应用其替代药师的手工操作,不仅提高了药品调剂的整体工作效率,还使药师可更多地投入临床药学工作,提高了药学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专业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情况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展开床位1 400张,年门诊量50万人次,年住院量3.5万余人次。药学科住院药房口服药摆药室负责调剂住院部的口服类片剂、胶囊及经口服给药的液体、滴丸等,住院部临床科护士负责领药、复核药品、分发药品等工作。

我院于2010年11月引进并应用了由日本东商株式会社生产的Xana-4001CN全自动单剂量锭剂分包机(以下简称摆药机),用于开展全院所有科室的口服药长期医嘱摆药工作。住院药房口服药摆药室共有532种药品,其中可采用摆药机摆药的有318种(摆药机药盒总数为400个,其中备用空盒50个,停药3个,换规格9个,厂家尚欠药盒20个),其他214种药品(包括第一类麻醉精神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需冷藏的药品、不能剥除外包装的药品、换厂家或新进药品及贵重的口服药等)仍采用手工摆药。

1.2 资料收集

对妇产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耳鼻喉科、胸外科各进行10次模拟摆药,并记下手工及机器摆药时间,护士复核和分药时间;调整摆药机调剂药品的比例,对呼吸内科的长期医嘱摆药过程计时,计算单条医嘱的平均调剂时间;记录2011年住院药房口服药摆药室3月份、4月份药品(在摆药机使用的药品318个品种)的盘点数据。

1.3 指标与数据处理

耗时统计,摆药时间是从药师接收医嘱到药品调剂复核结束,领药时间是从护士接收药品开始到药品复核结束,分药时间是护士将药品按单个患者分药的时间。精确计算对医嘱中机器可调剂药品的比例,分析医嘱中机器摆药的药品比例对调剂速率的影响,其中调剂速率=总调剂时间/医嘱条数,总调剂时间=机器摆药时间+手工摆药时间+护士领药时间+分药时间,以机器摆药药品的比例为纵坐标,调剂速率为横坐标制图。药品账务相符率[3]=药品合格品种数/总的药品品种数×100%,药品合格品种数指误差为库存量的0.1%[3]以下的品种,盘亏金额(%)=盘亏金额/单月销售总额×100%。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组间 t检验。

2 结果

2.1 工作流程比较

传统摆药模式和摆药机摆药模式的工作流程见图1和图2。

图1 传统摆药模式工作流程图

图2 摆药机摆药模式工作流程图

2.2 工作效率比较

结果见表1。传统摆药模式中药师的摆药时间为20~80 min,使用摆药机后摆药时间降到了10~20 min。摆药机摆药的总时间相比于传统摆药模式缩短了150~250 min。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模式的摆药时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护士分药也有显著性差异。摆药机所调剂药品的比例对摆药时间的影响见图3。

表1 6个科室两种摆药模式耗时统计(n=10,±s)

表1 6个科室两种摆药模式耗时统计(n=10,±s)

注:与传统摆药模式相比,△P <0.05,▲P <0.01。

传统摆药模式用时(min) 机器摆药模式用时(min)科室妇产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耳鼻喉科胸外科药师摆药13.40 ±1.82 61.97 ±5.21 75.92 ±5.39 76.18 ±5.43 56.11 ±7.58 54.75 ±4.62护士领药2.25 ±1.07 14.52 ±1.03 11.07 ±2.20 14.07 ±1.91 11.82 ±1.28 11.85 ±1.26护士分药7.16 ± 1.98 24.53 ± 2.78 29.04 ± 1.94 34.66 ± 1.69 20.78 ± 1.67 25.12 ± 2.07机器摆药8.74 ±0.87▲13.90 ±2.19▲19.84 ±1.90▲21.36 ±1.71▲19.36 ±1.71▲17.36 ±1.71▲护士领药1.75 ± 2.93 11.23 ± 2.41 14.23 ± 0.79 14.93 ± 0.52 14.44 ± 1.16 14.44 ± 1.12护士分药5.32 ± 0.87△11.30 ± 1.76△13.72 ± 0.77△15.11 ± 0.80△9.52 ± 1.08△8.23 ± 1.00△

图3 医嘱调剂速率与摆药机调剂药品的比例关系

2.3 盘点结果比较

据文献[4]报道,药房药品盘点结果,账物相符率应大于90%,盘亏金额不应超过月销售额的0.08%。我院两种摆药模式月末盘点结果见表2。

表2 两种摆药模式月末盘点结果

3 讨论

3.1 摆药机模式的优势

提高了调剂效率和摆药准确性,消除人为误投:住院药房应用摆药机后,每个科室调剂速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提高的程度有所不同,与科室的用药量、患者人数、处方数有关。在整个工作流程中,6个科室90%以上的口服药调剂都是由摆药机完成,药师手工摆药的时间明显缩短。全自动片剂摆药机为每一种药品量身订做药盒,与之不同的药品无法通过药盒内部的特殊结构,从而保证了摆药的准确性[5]。同时在药品准备及分离式药品适配器(DTA)加药过程中,药师要与摆药机提供的加药信息进行核对,有了摆药机系统协助把关,当向药盒加药错误及DTA加药位置错误时,摆药机在分包过程中会予以拒绝,避免了投药差错;机器完成摆药后需药师再次核对,提高了口服药摆药的准确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转变了药剂师的工作重点,加强医嘱审核:传统的摆药模式强调以药品为中心、保障供应为主要任务。摆药机摆药模式使药师从人工摆药的简单劳动中解脱出来,将注意力集中于审核处方的合理性,对问题处方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6];也有更多的时间指导患者用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同时,药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药学研究,提高专业水平。

确保患者服药准确性,满足患者服药知情权:摆药机药袋上明确打印有患者服药信息和处方中药品的信息,护士发给患者时要核对相关信息,避免了护士的发药差错[7]。患者通过药袋上的处方信息能够知道自己所服用的每种药品,维护了患者的知情权,使之服药更放心。同时,患者服药时可以根据药袋上明确的指示,按医嘱的服药方法按时服药,保证了用药的准确和安全。药品按单剂量分包在一个口袋,可提高患者执行医嘱的依从性[8]。

改善卫生状况,避免污染[9]:传统的敞开式手工摆药模式会对药品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而科室查对药品时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药品是非密闭摆放的,在摆药车离开药房送往病房的途中以及进入各病区后,也会造成一些污染,而且摆药杯反复使用、消毒、存放,送往住院药房等各个环节也都不能保证绝对卫生,使进入临床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摆药机摆药全过程的密封操作,可避免敞开式摆药各个程序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如果严格按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药品的准备以及DTA加药,可完全避免药品污染和减少患者的交叉感染。

促进医院药品应用与管理的规范性[10]:我国医院药品使用存在着品种多、一个通用名有2个以上规格、相同治疗效果药物存在多个品种的特点。摆药机应用后,有助于《处方管理办法》中“一药二个剂型及各2个制剂品种”原则的执行。医院严格筛选摆药机中的使用品种,对同一通用名的药品坚持两种或两种以下规格,对相同治疗效果药物选择药品质量最优的品种。摆药机只识别完整、正确、规范且药品剂量符合摆药药品目录的医嘱,拒绝接收不符合要求的医嘱,保证了医嘱的合格性。同时摆药机设定了医保患者处方的药品品种、药量、天数、金额等,如超出规定,机器则提示修改并拒绝包装,还可对散装药品实行集中管理,减少药品流失,同时有效期药品能够按时间顺序合理使用,防止药品失效造成浪费或误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给药风险与医疗纠纷。

3.2 摆药机模式的不足

摆药机药盒适用性较窄,手工摆药无法避免:由于摆药机容纳的药盒本身对药品有要求和限制,仅适合规则、稳定、常用、无黏性的片剂、胶囊(丸)剂,不适合不规则的丸剂、油性软胶囊(丸)、部分粉剂、口服液以及易碎、易潮解、易变色的药品,也不适合用药频次较高而单次用量小于最小整数的品种,如地高辛、美托洛尔等[1]。这些药品皆不能采用自动摆药,需要手工摆药后再汇总。加之我国实行医院药品招标制度,每年都有一些品种要被替换,而原先的药盒需要经过改装才能使用,或需要购入新的药盒,而改装和购买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摆药机设备运行要求较高,增加工作负担:应用摆药机摆药模式,要求预先去除药品包装才能使用。而目前我国没有生产大包装的药品,仅有小包装甚至是铝箔包装的药品,大量的散装片剂或者胶囊剂需要药师预先拆分,故在去除包装时比较烦琐,给日常调剂工作增加了麻烦[8]。而且使用摆药机时,每天需要专人对摆药过程进行操作,若摆药机出现问题也需要专业人员解决,只有在正确的操作和良好的维护下摆药机才会很好地工作。机器摆药虽是高度自动化的过程,但也有产生错误的情况,哪怕这种错误的几率是十万分之一,也必须要人工检查发现,以防止药品不良事件,所以药师核对工作非常重要。

自动摆药的特殊性,增加了临床护士的工作负担:对于摆药机无法实现自动摆药的药品,药房调剂汇总之后需由临床科护士手工添加,增加工作量且易导致摆错药品的隐患[11]。同时全自动口服摆药是集中进行,每日2次,期间如有医嘱增减变化,对于需要停止口服的药品,需由护士剪开药袋,手工取出药品。摆药机所摆药品皆为裸药片,药房不予退药,由此会造成患者经济上的负担,护士需向患者解释。

摆药机设备运行成本较高,医院效益回收时间较长[1]:摆药机设备是从日本进口,其前期的固定成本投入极高,且日常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耗材,耗材与机器均需要进口,因此相对手工摆药成本要大得多。但对医院而言,如果综合考虑,它既可以减少人力,又能大幅度提高用药质量,减少潜在的药疗差错,这种成本的增加是值得的。

[1]杨樟卫,胡晋红.医院引进单剂量药品自动摆药设备的理性分析和评价[J].中国药房,2008,19(28):2 196 -2 198.

[2]宋建华,王 洋,李 寅.我院单一剂量给药制度两种模式下药品质量管理比较[J].中国药房,2008,19(4):276 -277.

[3]刘丽萍,韩 晋,谢 进,等.解放军302医院门诊药房自动化调剂新模式的实践[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7(6):468-469.

[4]彭海莹,胡丽辉,杨晓敏,等.我院中心摆药室药品盘点工作经验总结[J].中国药房,2008,19(4):278 -279.

[5]毛英军,李明春.自动片剂摆药机的临床应用[J].仪器原理与使用,2010,25(5):48 - 51.

[6]季 波,谢又佳,金 环.应用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的利弊分析[J].医药导报,2010,29(3):402 -404.

[7]宁 华,闫建民,赵金环,等.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在我院药房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药房,2008,19(13):991-992.

[8]杨樟卫,张梅玲,丁昆山.自动摆药设备应用于住院药房前后的工作模式和效益评价[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3):171-173.

[9]阮玉琼,温 悦,孟德胜.我院临床药物配置中心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应用体会[J].中国药业,2010,19(8):60 -62.

[10]徐 帆,李双翠,徐贵丽.医院口服制剂自动化摆药工作模式的探讨[J].中国药师,2010,13(12):1 816-1 818.

[11]韩淑艳,张秀枫,魏明霞.使用全自动口服摆药机的利与弊[J].当代医学,2010,16(19):159.

猜你喜欢
药盒调剂药房
应用电子药盒辅助肺结核患者服药管理的实施情况研究
要不要服从调剂?
便携药盒有四怕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便携药盒有四怕
旅行便携随身药盒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