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艺术概论

2012-08-15 00:42
戏剧之家 2012年6期
关键词:德艺双馨艺术性钢琴

钢琴教学艺术,指钢琴教师在教学中所应具有的艺术性,如同“管理艺术”、“领导艺术”等概念一样。由钢琴教学中各种艺术性构成是从艺术学与美学的较高层面来研究探讨钢琴教学的艺术特点与艺术规律,它对于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钢琴教学艺术,由下列几大要素构成:

1、德艺双馨。钢琴教学的艺术性,首先体现在钢琴老师的德艺双馨上。一方面,老师要以超凡的钢琴演奏水平形成艺术魅力,并以此形成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钢琴教师又要以高尚的品德形成吸引人的魅力,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我国第一代钢琴家丁善德,不仅钢琴演奏水平高超,而且几十年从事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直到耄耋之年,还热心提携青年钢琴教育家。1997年,年轻钢琴教育家魏廷格的专著《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388问》出版时,丁先生亲笔为该书题词:“祝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出版为中国钢琴教育事业做贡献。”而魏廷格的硕士导师黄翔鹏教授,同样对自己的学生关爱有加,他也为魏的这部专著写了序言《我的希望》:“廷格找了个理由要我为他这本新著写两句话,理由是他在我这儿攻读硕士学位的论文就是《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1981年)。廷格的琴艺来源之一是桑叶舟教授,他是我学生时代‘把脑袋拴在一起’的朋友;他的另一位老师袁效先(袁彪)先生,算是我50年代新交的一位‘奇人小朋友’。他的这两位老师有个很难得的共同特点:人们不仅从他们的钢琴当中,而且也直接从他们的人生、性格上,随处可以见到‘率真’的赤子之心。我祝福他们两位的学生魏廷格君在钢琴教学、理论研究上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我希望钢琴的教学不仅在技术上构成我们社会精神财富的一种新的增长,而且更以艺术上‘率真’的感染力助长着我们民族精神素质的提高。”①从这篇序言中我们可以读解到:黄翔鹏教授心怀“社会精神”和“民族精神”,并以“率真”的“人品”和“性格”为重,把魏廷格的成材,归功于他人,其提携后辈、虚怀若谷之风,可谓高山仰止。当然,德艺双馨也包括尊师重教在内,也就是说,钢琴教师自己要做尊师重教的模范,对自己的恩师,要十分尊敬,如此才能感染学生。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榜样。例如远在澳大利亚悉尼从事钢琴教学工作的我国著名青年钢琴教育家李晓平先生,对祖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十分关注和关心,他针对我国当前钢琴教育的实际情况,写成了《〈钢琴基础教程〉学习辅导》一书,并交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他在该书的《前言》中,特别提到同他一起编写《钢琴基础教程》的韩林申、徐斐、周荷君三位老教授,诚恳地表示:“这部《辅导》有什么写得不够好的地方,请如今尚健在的韩老、徐老多多原谅。”②

2、学养实力。钢琴教学的艺术性,以学养实力为基础。我国戏曲表演有艺谚,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钢琴教学也是“讲台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的艺术性是教师丰富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艺术造诣的自然流露和创造性的发挥,也是艺术修养、综合素质的临场发挥。钢琴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富有引人的艺术魅力,带给学生真正的“艺术享受”,首先自己就必须广收博采,厚积薄发,在课堂上广征博引,无所不通,才能使学生为之敬佩,为之惊叹。例如在讲授音乐的韵律美时,就可以引证我国传统的楹联中的“对仗”,来说明韵律的特点。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

3、风格引力。钢琴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具有艺术性,就要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风格既是个性的集中体现,又是教学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每一位教师的知识结构、风度气质、情感表达方式、表情与语言特点、教学方法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教学风格:或幽默风趣,或朴实自然,或巧于设疑,或循循善诱,或绵里藏针,或锋芒外露,或如涓涓小溪,或如滔滔大海,或如春雨润物,或如电闪雷鸣……总之,教学风格乃是教学艺术性的集中体现,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诸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①黄翔鹏.我的希望[J].引自魏廷格著.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388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P1.

②李晓平著.钢琴基础教程学习辅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P1.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P677.

猜你喜欢
德艺双馨艺术性钢琴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杏林国手 德艺双馨
——国医大师李佃贵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德艺双馨
——这一方舞台
扎根基层 德艺双馨——记省人大代表、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袁淑梅
钢琴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
德艺双馨 臻于至善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