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绘画的形式美

2012-08-15 00:42
戏剧之家 2012年6期
关键词:韵律线条统一

绘画形式美的体现,首先是画家征服绘画材料(包括工具使用)而表现为技巧,其次是画家对造型规律也即对形式美法则的活的运用,诸如变化与统一,均齐与平衡,条理与反复,对称与呼应,比例与权衡,节奏与韵律等等。而形、色以及它们的组合或构图,则是绘画的形式因素。这些因素的运用,正体现了形式美的法则。而一切形式美的法则,都必须从作者的感情立意出发。

人们看画的目的,不是首先想着去接受什么道理;也不只去看画幅上的场面如何;更不单是去寻求故事的情节和画面人物的服饰道具。人们想要接受上述诸方面的知识教育完全可以从报刊的政论中,戏曲的舞台上,小说故事的叙述等渠道获得。绘画不同于其他文学艺术,它不是靠情节动人,更不是以声音、动作、形体感人,它是在静止的平面上运用绘画的特殊造型手段去塑造可视形象感染读者,拨动读者的审美情弦,使读者享受它的特有的审美趣味,接受美育。绘画可以在有限的画面空间随心所欲地创造意境,表现一定的内容。无论创造何种意境或表现什么样的内容,都离不开绘画的表现形式。

形式美是指生活中、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的有规律组合。点、线、面、色、印痕、肌理等形式因素的有机组合其形式和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形式美体现的内容是间接的、朦胧的。在具体的美的事物中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美的形式不能脱离内容。美的内容只有通过美的形式才能得以表现,人们对美的感受都是间接由形式引起的,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反复地直接接触这些美的形式,从而使这些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即人们接触这些形式便能引起美感,而无须考虑这些形式所表现的内容,仿佛美就在形式本身,而忘掉它的来源。

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形式美的法则体现了人类审美经验的历史发展。在人类创造美的长期活动中,逐渐发展了人对各种形式因素的敏感,并逐渐掌握了形式因素各自的特点。这些形式因素由于其相联系的条件发生变化,它的特点、意义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确定某种色彩的特性不能脱离一定具体的条件,也就是说形式离不开所要表现的内容。如圆形柔和,方形刚劲,立三角有安全感,倒三角有倾危感,高而窄的形体有险峻感,宽而平的形体有平稳感等。在线条方面以木刻刀所刻的线条为例:方口刀刻的线条具有刚劲、奔放感,圆口刀刻的线条有柔和感,三角刀刻的线条可表现轻快、激荡和安稳感等等。不同的印痕、肌理同样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和效果。

人类在创造美的活动中不仅熟悉掌握了各种形式因素的特性,而且对种种形式因素之间的联系加以研究,总结出种种形式美的法则。这些形式美的法则不是凝固不变的,形式美的发展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在各种形式美的法则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单纯齐一:在单纯中见不到明显的差异和对立的因素。

对称均衡:出现了差异,但在差异中仍然保持一致。

调和对比:调和与对比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调和是在差异中趋向于“同”一致,对比是在差异中倾向于“异”对立。

比例:比例是指一件事物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例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匀称”,就包含了一定的比例关系。

节奏韵律:指的是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构成节奏的有两个重要关系:一是时间关系,指运动过程;一是力的关系,指强弱的变化。把运动中的这种强弱变化有规律地组合起来加以反复便形成节奏,在艺术中节奏感更鲜明。

在自然中同样存在着节奏。郭沫若曾说:“本来宇宙间的事物没有一样是没有节奏的:譬如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四时代序,这便是时令上的节奏;又譬如高而为山陵,低而为溪谷,陵谷相间,岭脉蜿蜒,这便是地壳上的节奏。”

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情感色彩便形成韵律。韵律更能给人以情趣,满足人的精神享受。

多样统一:这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也叫和谐。从单纯齐一、对称均衡到多样统一都体现了生活、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规律。“多样”体现了各个事物的个性的千差万别,“统一”体现了各个事物的共性或整体联系。

多样统一的法则的形式是和人类自由创造内容的日益丰富联系的,我们在创造一幅复杂版画作品时要求把多种的因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不杂乱,又不单调。多样统一使人感到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这一基本法则包含了变化以及对称、均衡、对比、调和、节奏、比例等因素,所以一般都把“多样统一”作为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研究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是为了提高美的创造,培养我们对形式变化的敏感,在探索美的形式时,从内容出发选择最适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的表现力,使我们的作品更加完美。

猜你喜欢
韵律线条统一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统一数量再比较
韵律之美——小黄村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韵律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