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系统论

2012-08-15 00:42
戏剧之家 2012年6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子系统景观设计

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是我国当下现代设计中环境设计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课题,也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为此,本文运用西方现代先进的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将整个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作为一个大的母系统,逐层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子子系统……既研究各层级子系统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又研究它们与整个母系统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论的理论体系,以提升其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

一、设计原则系统

设计原则系统是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这一母系统中的第一个子系统。

设计原则是指设计中必须遵循的法则或准绳,对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设计原则系统便是一个智力系统与“软实力”系统。

具体而言,我国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的原则系统,又再细分解为以下三个子子系统:

(一)保护原则

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首先要坚持保护原则,重点是保护我国传统的优秀乡村文化特色,具体又分为下列几个子子子系统:

⒈保护农村的文化根基

我国农村的文化根基必须予以妥善保护,例如祠堂、庙宇、牌楼等原有的民风民俗等文化物质载体,已成为历代农民心灵寄托的精神场所,虽然其中许多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但是可以通过文化景观的特殊营造,使其成为保存历史记忆的空间。例如绍兴市东浦镇纪念伟大诗人陆游的“乃翁亭”与“酒文化展示区”,都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范例。

⒉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

我国农村的自然环境必须予以妥善保护,农村文化景观设计不能以破坏农村自然环境为代价。农村传统的“天人合一”、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绿树成荫等审美理念,都要加以保护。

⒊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

农村文化景观设计是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必须充分保护农民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文化需求、审美需求,力戒离开主体的机械模仿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

(二)创新原则

一切艺术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不断繁荣。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当然也必须以创新为生命与灵魂。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更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这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1]

(三)发展原则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要在充分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文化元素,从空间层面和内涵层面予以新的表达形式,并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提取乡村特色的简化符号,利用高新技术重新阐释。例如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空间,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需要。所谓“新农村文化景观”,其要点与亮点就应当定位于创新发展上面,要务就在于一个“新”字。

二、设计特征系统

设计特征系统是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这一母系统中的第二个子系统。

设计特征系统是设计者必须把握与领悟、体现新农村文化景观的本体美学特征与文化特征,同样是一个智力系统与“软实力系统”。

具体而言,我国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的特征系统,也再细分解为以下四个子子系统:

⒈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形态于一体

物质文化景观指在农村聚落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的、显形的物质文化,是乡村文化的物质载体,如民居建筑文化景观、街道文化景观、公共空间文化景观等等;非物质文化景观是指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学习活动、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与精神文化息息相关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例如祠堂、寺庙、碑、塔等等所透出的文化内涵,是隐形的文化。而非物质文化景观与物质文化景观的一体化,则指的是二者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在具体的乡村聚落景观中所遵循的风水观念、宗教文化等非物质文化,就与具体的寺庙、塔、碑、牌楼、石窟建筑等物质文化实体合二而一。

⒉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形态于一体

我国乡村文化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在这种传统文化影响下,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就必须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特征,诸如诚实守信、中正平和、和谐融洽、友好相助等等。

而与此同时,我国新农村又充满了现代文化特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文化更冲破了原有农村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局限,凸显了开放性的特色。

因此,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于一体。一方面,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其形态和景观特征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的外在反映,并由于和人们的生活保持最直接紧密的联系而激发人的美感。”[2]另一方面,又要尽量吸纳现代文化的元素,因为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延续。

⒊集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形态于一体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亮点与支点。因此,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任何艺术,都以民族文化为核心。19世纪俄罗斯作家赫尔岑认为:“诗人和艺术家们在他们的真正的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不问他创作了什么,不管在他的作品中目的和思想是什么,不管他有意无意,他总得表现出民族性的一些自然因素。总是把它们表现得比民族的历史本身还要深刻,还要明朗。甚至丢开一切民族的东西,艺术家也不会丧失掉,从而可以认识这是属于什么人的那个主要特征。”[3]因此,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就必须以民族文化特征为核心,诸如含蓄委婉、真挚自然、朴素无华、简约适度、气韵生动、写意传神、注重实效等民族文化特征,都必须在具体的设计中予以完美生动的表现。

而地域文化又是民族文化集合体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地域文化特色愈浓郁,民族文化特色就愈鲜明。这正如我国现代文化旗手鲁迅先生所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与中国之活动有利。”[4]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性是文化的共性,而地域性则是文化的个性,共性决定个性,个性体现共性,共性与个性是辩证的统一。因此,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也要通过强化文化个性的手段,达到强化文化共性的目的,即通过强化地域文化个性的手段,达到强化民族文化共性的目的,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江南农村文化景观的粉墙黛瓦的特色与北方民居的四合院的特色,就分别强化了江南的柔婉细腻之美与北方的规整严谨之美,各自以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共同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

⒋集审美文化与实用文化形态于一体

我国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要使审美文化特征与实用文化特征融为一炉,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一方面,从美学与艺术学的视角考量,新农村文化景观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它以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附加各种人文要素来体现各种审美特征,例如通过系列化的设计形式实现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听觉美等等。

另一方面,从实用学视角考量,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又具有必要而又重要的实用价值,即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生活、休闲娱乐、邻里交流、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信息沟通、情感释放、精神互动的最佳空间与环境。

而审美文化与实用文化形态的一体化,则是二者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相映生辉。例如青山绿水的合理利用、绿树成荫的精心打造,都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有机结合。

三、设计要素系统

设计要素系统是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这一母系统中的第三个子系统,也是一个主体系统与“硬实力系统”。

具体而言,新农村文化景观的设计要素系统,同样可以再细分解为以下三个子子系统:

⒈民居建筑文化景观设计。民居建筑文化景观设计,又包括选址与布局、形态、庭院文化景观等各种要素。

⒉街道文化景观设计。街道文化景观设计,又包括位置、形状、布局、材质、界面质感、路旁绿化与雕塑作品等各种要素。

⒊公共空间文化景观设计。公共空间文化景观设计又包括民俗活动空间(如民俗活动广场、集中空间等)、公共设施景观(如照明设施、标识设施、服务设施、健身器材、公共厕所、垃圾箱、文化活动站、卫生院、储蓄所、村委会办公室等)。

从总体上讲,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的这三大要素中,民居建筑文化景观设计是“点”,街道文化景观设计是“线”,公共空间文化景观设计是“面”。因此,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要使这三大要素紧密结合,做到点、线、面三位一体,如同鼎之三足,共同支撑起整个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的艺术天空。

综上所述,可见新农村文化景观设计的确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层层落实,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共性到个性,实现系列化的完美统一。

[1]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J].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P180.

[2]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P38.

[3][俄]赫尔岑.往事与沉思[J].赫尔岑论文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P27.

[4]鲁迅.致陈烟桥[J].鲁迅全集[M]第12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391.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子系统景观设计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现代道路交通文化景观探究与实践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变迁中的人地关系和文化认同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车载ATP子系统紧急制动限制速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