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与身份建构——读《林语堂自传》

2012-08-15 00:42任晓军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广汉618307
名作欣赏 2012年20期
关键词:林语堂视域身份

⊙任晓军[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四川 广汉 618307]

作 者:任晓军,文学硕士,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研究、翻译研究。

在20世纪的文化舞台上,林语堂的人生经历极具个性化,这无疑是中国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之维、中国与西方之间文化选择与转型的典型体现。可以说,林语堂的人生正是这种社会文化语境隐喻性的展示:一方面是林语堂个人文化生命在中国社会的跌宕起伏;另一方面是社会文化语境作用于个人而形成的文化视域所造成的身份建构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林语堂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容易书写的一章”①,甚至连他都说自己是无法解开的“一捆矛盾”②。这一捆矛盾体现在他亦中亦西的生活方式、情感结构、艺术主张,甚至是思想信仰。他特殊的人生经历让他成为既有西方文化的视域,又有中国文化视域的“双视域人”,他的那些矛盾成为这两种视域的碰撞、分裂和融合的表征体系,从而,凸显文化视域参与的个人文化身份的建构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复杂互动。

身份是“人们对世界的主体性经验与构成这种主体性的文化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③,是个体积极或消极参与文化社会实践的结果,更是处理主体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自我平衡机制。个人的文化身份的建构是为了获得所有的关于他本身是其所是的意识,以及回答“我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这样一些问题。当有人问及“林语堂,你是谁?”时,他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只有上帝知道”④。这样的回答当然意味着林语堂对某一种身份的认同不是简单地“接受”或简单地“抵制”,而是他文化身份模糊性的体现。

历史、社会和文化所构成的社会文化语境作用于个体生命,从而造就了个体的独特生命经历和个体独特的心境(mindscape)。个体生命历程既是个体心境形成的物质过程,也是内在心境的展开。生命历程在个体心境里的铺成会形成和改变个体的文化视域,从而建构个人在社会和文化中的身份以及寻求认同。于是,个体心境里的文化视域一旦发生冲突,就会导致身份建构的模糊性,甚至矛盾性。业已形成的文化视域受到新的文化视域冲击的时候,个体的身份选择与建构昭示着接受与抵制之间的张力。在急剧动荡的社会里,当某些假定为固定的、连贯的和稳定的事物受到怀疑并被不确定的经历取代时,身份建构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林语堂成长于“国势岌岌可危之日”⑤,“中国那时的思想上正在狂风激浪之中”⑥,中华文化凝聚的华夏儿女不期然地遭遇西方文化,“西洋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从思想方面到工业技术方面,牵涉到一连串的适应与整个问题的检讨。”⑦林语堂对个人身份的追问和建构在中西两种文化的徘徊和游走中,随着他从家庭到学校再走向社会的历程中展开和完成。

“个人文化身份之建构起于生。”⑧家庭是驯化个体,产生身份意识,赋予个体文化视域最为重要的场所之一。1895年林语堂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村。父亲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让林语堂从小就接受西式教育。正如林语堂自己所说:“造成今日之我的各种感力中,要以我在童年和家庭所受者为最大。童年之早期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是山景,二是家父,那位使人无法忍受的理想家,三是严格的基督教家庭。”⑨正是他童年的启蒙教育,培养了林语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性情,“我之所以这样,都仰赖与山。这也是我人品的基调,我要享受我的自由,不愿别人干涉我。”⑩同时,林语堂的启蒙教育培育了他对西方文化潜意识的亲近感。上海圣约翰教会学校的教育经历让西方文化暂时遮蔽了亲近自然的性情,构成一种先入为主的文化视域。“我仍觉圣约翰对我有一种特别的影响,令我将来的发展有很深的感染力的,即是它教我对于西洋文明和普通的西洋生活具有基本的同情。”其后的留学生活则是对这一文化视域的发展和进一步的理性化,即林语堂的西方文化视野不是肤浅的道听途说和一知半解,是在西方文化中的多年浸淫和在西方社会的实际生活经验的结果。

1923年,林语堂博士毕业,留洋归来,在北京大学任职当教师。当时之中国正“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其变”(陈寅恪语),外国势力的入侵,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之大厦将倾。知识界引领的社会思潮纷纷反思之后,中国传统文明被视为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罪魁祸首,而西方文明却被认为是拯救中国的一剂良药。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是当时社会叙事的母题,是核心的矛盾对立面。这时的林语堂才与中国传统文化冷静地相知,他说:“当我由海外归来之后,从事于重新发现我祖国之工作,我转觉刚刚到了一个向所不知的新大陆从事探险……同时,这基本的西方观念令我自海外归来后,对于我们自己的文明之欣赏和批评能有客观的、局外观察的态度。”于是他开始“重新执毛笔,写汉字,读中文”的“灵性的大旅行”。这一番饱览中国文化景观(landscape)的大旅行让他自然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景”。同时,可以看出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在对立之物,即西方文化的对比下产生的。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同时意味着对西方文化的反观,这种相互的对照反观自然会产生由此对应的两种文化视域的相互冲击和碰撞。“我常徘徊于两个世界之间,而逼着我自己要选择一个,或为旧者,或为新者。”

在这个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纵横中,新者不仅有先进的工业文明,更有注重个体生存意义的人文主义思想。它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工业革命后的历史已然证明,人一旦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的理性就开始无限的伸张,一方面,促进了人本身和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慢慢地被自身的理性绑架,生活的意义空间受到挤压。工业文明造就的这种局面,让西方的哲人把目光投向东方的中国文明,儒家重视个体思想修养的社会哲学与道家抱朴守真的性灵哲学,或许可以破解这一难题。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林语堂的人生经历所成就的独特心境促成了“新”、“旧”两种文化视域的融合:“自我反观,我相信我的头脑是西洋的产品,而我的心却是中国的。”这样的“头脑”和“心”反映在他“热心人冷眼看人生”的生活哲学中。

生活在知识分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传统里,胸怀天下自然成为知识分子的集体无意识,也成为非知识分子对这个群体的一种期待。尤其是当这个泱泱之大国遭受着列强的凌辱,“起而行”为20世纪初中国社会所广泛认同,“坐而言”则是被谴责和排斥。如果说“五四”运动开启了一个新时代,那这个时代的特征显然是群体压倒了个人,政治压倒了文化,行动压倒了言论。可以当“热心人”,却不能作“冷眼”观。这种抽空了个体主体性的集体文化实难让所秉持的自由的个性和宽容、真实的人生态度的林语堂产生认同。反过来,这种对集体自我的非认同却强化了他的个体身份认同,因此,林语堂从最初积极投身政治文化活动到后来坚持性灵论的文学主张和提倡闲适小品文和幽默文化,表明他于认同的两极,更强调个体心灵的自由和个体生命的权利。“个人的生命究竟对于我自己是最重要不过的。”这也是他面对中国社会如何过渡到现代给出的答案。顺从与反抗恰是个体存在于社会的具体形式。从林语堂极尽所能地渲染和描述个体生命自由形态可以看出他对个体生命自由和审美情调的沉迷远远超过了他的政治关怀,并且当他发现政治异化了个体时,他对政治可谓厌恶至极。自我的整一性必须经过对对立之物的扬弃而完成。建构完整的个体身份认同却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造成个体的身体与社会语境的非常突出的张力:顺应社会,却没有了个人的存在;追求个人之存在,不去接受社会之驯化,自然被拒于千里之外。林语堂对这种张力的调和就是让身体避开当时中国的社会语境所规定的期待,而置身于西方社会中。带着已有的两种文化视域,最终成就了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但他的两脚似乎还是有轻重之分,在西方生活三十年后,林语堂还是回到了中国台湾,回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于1976年病逝于香港并安葬于台北阳明山。身后的林语堂更是名声大振,他的各种著作包括《林语堂全集》陆续出版,而其英文著作与译作更是备受推崇;对他的研究在学界也由冷的状态转为热的状态。

20世纪的林语堂用自己的人生演绎了这一独特的人文景象,他的文化身份成为一个符号,拨来调去,参与到社会语境的建构中,映出的是时代的变奏。全球化滚滚向前,势不可挡,资本与科技正高度携手,经济一体化把整个世界拖入现代社会,工业化消费基础空前扎实,大众媒介的整合力量空前强大,运转于大众媒介之间的原子化个人早已被工具理性所异化,这种社会语境所造就的日常生活,正是被林语堂的两种文化视野融合后所过滤到的部分,却被资本和意识形态所唤醒。参与他的文化身份构建的“闲适”和个人的自由成为浮动的能指,重新高扬起来;而其所指却已被剥离开来。当下的中国都在消费闲适文化,希望享受它应该包含的自由和灵性。林语堂的各种著作已广泛传阅,他的英语更让国人钦佩不已,却单单是他的身份建构中的那“一捆矛盾”被社会语境过滤了。

林语堂在中国社会面对西方现代文明进行检讨和学习的主流语境,进行着个体两种文化视域的融合和个体身份的建构,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形成了焦虑和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林语堂可能不会期望,他所建构的文化身份会在变化的社会语境中持续发生作用。

① 徐 :《追思林语堂先生》,见《传记文学》31卷6期。

② ④ ⑤ ⑥ ⑦ ⑨ ⑩ ⑪ ⑫ ⑬ ⑭ ⑮ ⑯ ⑰ ⑱ 林 语 堂 :《林 语 堂 自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第53页,第61页,第86页,第75页,第62页,第66页,第29页,第29页,第38页,第42页,第29页,第54页,第47页,第42页。

③ Paul Gilroy:“Diaspora and Detours of Identity”in Kathryn Woodward,ed.Identity and Difference.London:Sage/Open University1997,P37。

⑧ [加]张裕禾:《文化身份重构问题》,见《跨文化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1] 王晓路.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 林语堂.信仰之旅[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4]王兆胜.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林语堂视域身份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探访林语堂故里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