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宗教存在主义视域下的托尔斯泰生命观

2012-08-15 00:42孟繁红黑龙江黑河学院俄语系黑龙江黑河164300
名作欣赏 2012年20期
关键词:托尔斯泰上帝暴力

⊙孟繁红[黑龙江黑河学院俄语系,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作 者:孟繁红,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黑龙江黑河学院俄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

19世纪,盛极一时的欧洲存在主义思想胎动与宗教探索问题的趋向,向俄罗斯的传统信仰和宗教伦理道德发起巨大冲击,“这是一个旧的价值体系全面崩溃、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的时代。”①俄罗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人道主义者列夫·托尔斯泰为了回应“上帝不存在”的言论,开始直视自我的存在与个人心灵的混沌,强烈感悟“上帝与人”、上帝与存在之间的界限,并且重新思考现实、人类、存在、生存、自然、生命的多层关系,开始了漫长的人性探索之旅。正如梅列日科夫斯基所说,托氏是“窥探肉体秘密的人”②。从描写人类的生命问题开始,托尔斯泰便超越了自我,同上帝紧紧地靠在了一起。因此,只有理解托尔斯泰的生命观,才能真正领悟托尔斯泰思想的精髓。

一、从宗教哲学角度阐释生命

一直以来存在主义都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两种生命:一种是动物性的生命,一种是人的生命。动物性生命不能算是人的生命,而只按照上帝意志存活的生命也不能算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动物性生命和上帝生命的有机组合。不过,二者在人的生命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动物性生命并非人的生命的真正要素,而决定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是神性的生命,即上帝生命。动物性生命只构成人的躯体,而这个躯体仅仅是生命整体所使用的工具,它在人的整体生命过程中不断地损耗,最后以死亡而告终,因而它是有生有死的。而神性的生命却不会随着人的躯体的死亡而消失,它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的神性,因此,只有神性的生命才是不朽的。

除此之外,我国学者黄域生也从哲学角度对生命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他说:“人的生命之所以称为人的生命就在于它是有纯粹意识的存在。”③所谓“有”纯粹意识,是指人的生命本来就存在于纯粹意识中,是在纯粹意识中展开的。对于人来说,人的生命存在是在高于纯粹意识的超越意识中实现的,超越意识使人的生命成为真正的生命。由此可见,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人的生命不同于动物性生命;第二,人的生命有可能成为并靠近最高层次的生命——上帝生命;第三,纯粹意识是生命的基本内涵,而存在是生命的必要前提。

二、存在主义视域下的托氏生命观

基于对宗教存在主义的认识,托尔斯泰在青年时代便开始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在1847年的早年日记当中,托尔斯泰提出了“整体”和“部分”的思想,他把整个宇宙和上帝看成“整体”,把人则看成“部分”。这一思想便构成了托氏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也是作家对生命意义的早期理解。19世纪70年代,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巨变,让作家重新开始审视生命的内涵,最终在作家的后半生(也就是五十三岁那年),托尔斯泰的生命观才得以形成。就实质而言,其生命观可以理解为托氏人道主义思想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博爱、道德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三大思想。其中,核心是“博爱”,方式是道德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出发点和归宿同属上帝。由此可知,“爱”就是托氏对待生命的态度,即托氏生命观。因此,他的一生就是要告诉我们,“爱是谁”,即爱的主体是谁,爱的发出者是谁;“去爱谁”,即爱的对象;“怎么爱”,即爱的方式。

托尔斯泰的爱首先源于作家对生命的尊重态度和强烈的生命意识。他曾在日记中写道:“生命不是玩笑,而是伟大、庄严的事情,生活应该永远是严肃的、庄重的,就像死亡一样。”托尔斯泰的生命意识首先来自于上帝,他认为,生命是上帝所赐之物,其本身是为死亡所做的一种准备。在他看来,理智即上帝,理智是作家借以看见事物的一束光(流明),为了不至于迷路,作家从不逾越它。因此,对托氏来说,爱上帝意味着爱理智之光,为上帝服务就意味着为理智服务,靠近上帝意味着在理智之光的照耀下生活。这种理智的实质在于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并且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简明地表达为幸福在于勿以暴力抗恶、宽恕和热爱他人。托尔斯泰认为,“这不是一道命令一条规定,而是确定在基督教理智之光照耀下的幸福。如果人们不害怕这种光,那他们的意愿就会自然而然地向它追求。”④于是“我记起了,只有当我相信有一位上帝的时候,我才活着,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我只要想念着上帝,我就活着;我只要忘记了他,不相信有上帝,我就死去了。”⑤

托尔斯泰在童年时就拥有爱的体验了。作家从小便父母双亡,是兄长、塔吉亚娜姑姑、祖母及所有的亲人,甚至是家里的仆人和农民的关心和疼爱驱赶了作家儿时的孤独,少年、青年时代的成长更离不开亲人和朋友们的关爱,而成年、暮年后上帝基督的博爱、神爱更是让作家因爱而生,以爱去做,为爱而行,一生思考着爱的真谛,并且在上帝与人之间、在生与死之间进行着爱的较量。在其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童年时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对托尔斯泰“爱观”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孩子,他的理想充满了纯洁的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他总是表现出“对爱的无限需求”——愿意爱别人,也渴望得到他人的爱。在《我的信仰是什么》一文中可以感受到作家有关爱的思想:“增加爱会提高人类的幸福,幸福只有通过爱获得,爱的本质让人类平等,爱会带来更高的享受——幸福。”⑥“爱所有的人,每一个人”,是托尔斯泰真爱的体现。爱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去爱自己仇恨的人,而停止去爱那些过分被爱的人。托氏认为,这是靠近上帝的运动。上帝爱人、爱生命,上帝之爱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可以延伸到无限的范围: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爱人类。上帝之爱不同于为自己的利益而产生私欲的动物性生命的爱,而是具有强大的救世、救赎作用。上帝之爱告诫我们对待别人一定要像兄弟,无论彼此之间有何不同,必须珍视每个人身上上帝所赐予的优秀品德。此后,托尔斯泰在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所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中,如在:《自白录》《我的信仰是什么》《天国在你心中》等著作中均表达了自己关于上帝之爱的宗教思想。有了对爱的理解,我们就不难看出,作家为什么会讨厌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因为他所到之处见到的不是爱的大同,而是种种不公平的现象:对孩子的体罚、对贫穷的盲人音乐家琉塞恩的冷漠态度和法国断头台的死刑等待。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那里没有爱,人们感受不到基督的博爱,那些被摧残的灵魂,仿佛置身于冰冷的世界当中。

通过对“爱”的阐释,作家使人们了解到,“爱”便是上帝,上帝即代表爱,只有按照上帝(爱)的旨意去生活,才能让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便回答了“爱是谁”和“去爱谁”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共同来解读“如何爱”的问题。实际上,人的道德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便是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解答。在托尔斯泰看来,人向上帝靠近的过程也就是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灵魂战胜肉体的过程。因为托尔斯泰认为: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动物的人(肉体)与精神的人(灵魂),即具有利己与利他两种本性。这两种本性在人之中不断地进行着斗争,时而精神的人占了上风,时而动物的人取得了胜利,人也就在不同的时期、时刻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面貌。因此,他认为,只有让自己的意志同上帝意志越来越接近,让二者融合,精神的人才能战胜动物的人,这是可以一个人自己实现且只有自己才能够实现的过程,而不是如教会所说的必须要通过神职人员才可能实现的过程。在这方面人人是平等的。如此看来,道德自我完善就是自我负责、爱自己。这是灵魂解放的唯一途径,是通向精神自由的必经之路。通过人的自省达到与基督的完美统一,进入到灵魂的自由之地,从而成为文明的人、高尚的人、充满爱的人,并成为作家眼中最可爱的人。于是托尔斯泰身体力行,一生都在践行全面的道德自我完善。他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努力摆脱恶习,发展优秀品质。作家从十九岁开始道德实践,到1904年八十岁高龄时,道德完善的思想已基本成熟。在自己的日记中,他阐述了“什么是道德完善”以及“为什么要进行道德完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人类的全部生命活动就是努力提高自我的社会地位;二是这是人类任何活动中唯一不能被中止,并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进行的活动;三是这是人的使命,人有意识地提出这项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全部邪恶,创造善良,这样他的生命观将会彻底改变。这种道德自我完善的思想也散见其作品中。如:作家在《少年》中写道:“一次我如何去修道院向神父忏悔,虽然体验过的感动和虔诚之情很快消失,但我从未放弃过生活的思考和自白。”⑦在《自白录》中他也对在别人看来成功的生活进行了重新审视:“我痛苦而恐惧地回忆这几年的生活,我在战争中杀过人,为了杀人,挑起决斗,赌博,享受农民的劳动成果,却处死他们。谎言、偷窃、放纵、酗酒、暴力、杀人……没有我没犯下的罪行,但因此得到的却是夸奖,我的同伴们过去和现在都把我当成有高尚道德的人,我这样过了十年。”我国学者雷永生认为,道德自我完善就是追求真理,而爱和理性是追求真理的两个必要条件,其目的是让人们去爱万物之源——上帝。托尔斯泰晚期的作品《复活》中的主人公良心发现,以向上帝忏悔而告终,这也是作家追求道德自我完善的真实写照。

有了“道德自我完善”的思想必然会推断出“勿以暴力抗恶”的理论。“勿以暴力抗恶”的理论是“博爱”思想的衍生,“爱”就等同于非暴力,所提倡的就是用理性和爱宽恕并消除世间的一切罪恶,这是托尔斯泰为自己、为他人寻找到的一条幸福的道路。托尔斯泰认为,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能多大程度地服从上帝的意志,而上帝的意志赋予我们爱的权利,反对暴力。托尔斯泰对暴力有三种理解。首先,暴力是杀人和威胁杀人;其次,暴力是使用外在力量;最后,暴力让人做不想做的事。可见,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是从理性和爱出发的,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世界而提出来的。⑧英国著名的托尔斯泰著作的翻译者和研究者艾尔默·莫德指出,“他十分真诚而本能地坚持的立场,与他的目的是完全符合的,他向全世界宣布,他的目标是一个道德和宗教的目标。他谴责使用暴力,也谴责作为国教的俄罗斯希腊正教教会,以及支持它的政府,特别是整个服兵役制度,这是使理性和良心服从暴力最突出的例子。”⑨

暴力主题主要反映在托氏1878年以后的作品中。如《内心的沙皇》《暴力法则和爱的准则》和《勿杀》等。在作品中作家首先批评了国家的暴力,并指出了暴力的消极结果。同时指出,非人的暴力和杀戮会引起全民的厌恶并导致更大的罪恶。不幸的是人们对待暴力逐渐麻木了。甚至连小孩子和人道主义者在去打猎之前,也准备杀人抢劫。那么为了挽救自己,拯救自己的灵魂,人类应该停止作恶,停止使用暴力,不能以恶抗恶。所以,作家反对政府使用暴力是借口恢复社会安宁的说法。托尔斯泰认为,政府的暴力不但不会使人民获得平静,而且还会使人民失去获得平静的机会。主要是因为人对人的暴力不仅不能使人和解,反而会让人更加分裂,并且暴力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成为幸福的基石。“勿以暴力抗恶绝不是任暴力肆虐,而是要真正根除暴力和罪恶,他所用的方法不过只是理性和爱这剂药方而已。”⑩他人之爱就体现在“勿以暴力抗恶”思想中,虽然在列宁看来这有些矛盾和一定的局限性,但确实是作家的一种思考,这种思考反映在两个层面上,即对现实中存在的“恶”的抗议和如何抵抗现实中的“恶”。也许凡人在《马太福音书》中看不到这一点,但在托氏心目中,却是基督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完美阐释。这是一种超越的爱,是至爱、至善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实际上,这正是原始基是督教教义中的“爱的法则”。

三、结束语

应该指出,托尔斯泰既是人类终极目标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又是寻找上帝者和存在主义者,生命构成了其创作的全部内容。

在存在主义思想影响下,托尔斯泰用一生的时间来努力弄清楚生命的根本问题。因此,面对主人公“什么是生存”“人为什么生存”“如何生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诸多疑问,作家说出了心目中的答案。人存在有肉体的生界,爱是生命的源泉和动力,它促使人类最终要走向“上帝”,并获得最大的幸福。因此,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回归上帝,回到“爱”的原点。

① 戴卓萌.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宗教存在主义意识——谈托尔斯泰创作中的死亡主题[J].外语学刊,2005(2):271.

② 刘宁.俄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572.

③ 黄域生.我们在生死之中——兼论列·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11.

④⑧⑨ 雷永生.重评列夫·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6):46,47,47.

⑤⑩ 黄江华.从《天网恢恢》看列夫·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恶思想[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4):130,131.

⑥⑦ 刘海荣.列夫·伊托尔斯泰的生死观[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16,23.

猜你喜欢
托尔斯泰上帝暴力
反性别暴力
第二章 暴力原则
七颗钻石
120秒的“上帝”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请你自己打开一扇窗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请你为自己打开一扇窗
暴力的班长
忘记自己的人
上帝打翻了颜料盘
暴力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