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造就“周恩义效应”

2012-08-15 00:51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来源人民日报有删节
当代贵州 2012年30期
关键词:老百姓理论群众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 来源:《人民日报》 有删节)

“我这个人,就适合在老百姓堆里,离开老百姓心里就没底”,周恩义在报告会上的真情告白,揭示了融入群众、服务群众这一历久弥新的工作“法宝”。正是立足群众这个出发点和归宿点,他才会钻猪圈、下农田、蹲大棚、常唠嗑,了解群众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明确自己该宣传什么;才会苦钻研、出新招、说实话,让“理论变成家常话,党的政策传万家”;才会把宣传思想工作“虚功实做”,把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最好的宣传,让老百姓认可他办的事,进而认可他这个人,认可他这个人,就相信他说的理。“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在周恩义那里得到了生动体现,也让“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人生与事业课题有了最为本真的答案。

多年来,周恩义凭着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对宣传工作的一股韧劲,从不被理解、受人冷落的艰难,到逐渐被接受、普遍离不开、口碑到处传的转变,打破了一些人对宣传思想工作“空对空”、“靠边站”等的错误认识,展现了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的巨大魅力。

这种由冷到热、由隔膜到融合的“周恩义效应”说明了一个道理:人民群众不会疏远党的理论政策,关键在我们的理论宣传工作不能疏远群众的情感与生活;人民群众不会难以理解宣传思想工作,关键在宣传思想工作不能与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脱节。在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历史进程中,党员干部无论处于哪条战线、从事哪个行业,只要着眼事业、心系人民,不断激发本色力量去干事创业,就一定能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群众心里写下最为动人的篇章。

猜你喜欢
老百姓理论群众
对老百姓好就是对党忠诚——践行正确人民观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多让群众咧嘴笑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老百姓的微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