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2012-08-15 00:46孙雅娟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0期
关键词:劳动力人力资源农民

孙雅娟

(松北区万宝街道办事处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自古以来,农业都是我国的根本,农村人力资源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主体,凡是人力资源丰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较好的地区与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高;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与国家,一定受其人力资源质量及开发利用率的影响。在我国,农民的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和科技素质相对较低,农村的人力资源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性。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整体素质不高

我国仍然是个农业人口大国,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在全国总人口为13.7054亿人当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各种教育程度的人口,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亿人,占总人口的26.78%;文盲人口5466万人,占总人口的4.08%,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当今的农村人力资源中能够掌握农业种植技术,懂得合理开垦土地,根据不同农作物所适应生存环境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土地进行种植的人才资源是非常短缺的,越是贫苦的农村这种情况尤其严重。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有文化知识的人才绝大多数转移到了非农业产业或外出工作,长期留在农村的基本上是文化水平偏低的农民,城乡之间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但素质偏低,以及城乡之间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层次结构上的差距,这些现状必然会给中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二)政府部门认识不足,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

制约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部分政府官员在思想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不足。我国早在2007年就已发布《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但大多数地方干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招商引资、圈地征地等事项上,盲目追求GDP的增长,偏重物质资本投入,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关系,忽略了挖掘农民内在潜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正是由于政府对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政策和待遇没有落实,一些初、高中毕业的农村青年闲置在家,由此导致人才短缺和浪费并存的现象,未能充分地调动农村现有人才的积极性。某些地方政府即使实施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也仅是为了完成上级所部署的任务,致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流于形式。不难预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如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滞后,是很难成功的。

思想决定着行动,只有各级政府官员在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尽快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上议事日程,才能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人力资源开发存在制度障碍

劳动力作为生产力中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只有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充分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人口流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可以促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充分组合,能够发挥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目前,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盲目性,农民外出务工的信息大多来自亲朋或打工先行者,劳务供求信息严重匮乏,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滞留在民间的自发状态上,从而制约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另外,户籍制度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手段之一,虽然在户口迁移、暂住人口、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对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起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今,我国城乡差距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大部分农民工在户籍制度、医疗制度、受教育及就业制度上受到歧视性制度和不公平的政策待遇。同时,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特别是在收集和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以及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都很薄弱。

二、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办法

(一)转变农民思想观念,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观念影响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农村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是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持稳定的基础。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其重点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识和现代文明意识,引导和教育农民提高知识、科技水平,加强农民的创新意识,转变农民因地理条件而形成的守旧思想,树立起市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使解放思想,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与农村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要各方联动,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引进并留住优秀人才,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

(二)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

加强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及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手段。加大对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岗前培训,坚持先培训后就业,保证新增劳动力的基本素质,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农民个人收入,对培养新型农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和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增长都具有战略性意义。

第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缺乏熟悉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在培养和提高农村人口基本素质,特别是扫除文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国家、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办好面向农村的农业方面高等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培养更多精英人才,这是支撑和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二,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培养新型农民。以“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为方针,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训要根据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实际需要组织内容,要适应农村、农民的特点,立足于让农民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灵活多样地进行培训,尤其要以“一技一训”和“一业一训”为重要形式,不断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提升农民职业技能。此外还应加大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农民综合素质,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发挥其主导作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要以农民为主体,动员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上,国家应制定各种有利的政策,并将其纳入工作议题。

第一,各级政府应给予政策、制度和资金的支持与保障。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实施规划和管理办法,落实具体措施,实现开发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第二,增强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人才投身于农业发展,为农村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和科技环境,确保农民的知识、技能得到及时更新。

(四)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持续进行

要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长效发展人力资本就要创新各项机制,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系,即从基层的乡镇到各级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流动和使用的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从而带动农村人力资源建设,建立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体系,促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力人力资源农民
耕牛和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饸饹面“贷”富农民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驻马店市锦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