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贵州“生命文化”的认识

2012-08-15 00:51韦荣慧
当代贵州 2012年24期
关键词:雷山县贝蒂苗寨

文Ⅰ韦荣慧

到底什么是文化?文化在哪里?我赞成中央党校周煕明教授的观点。他说,“在理解文化的时候,要和演化、进化、人化、化人的背景联系。文化是魂,魂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文化在哪里?在物中,在书中,在事中,在人的心里。”我在巴黎盖布朗利博物馆与该馆副馆长交流时,他指着博物馆里的几件陈列品,从柬埔寨收来的镰刀,竹编的斗笠,以及贵州黔东南黄平县的一条苗族百褶裙,反复对我们说,“在我们的陈列理念中,我们重视有生命的超过逝去的。”他所说的这些有生命的藏品就是现在还在用的物品。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公报中强调的“三个准确把握”尤其是“准确把握当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实质上是突出强调了“活文化”即有生命的文化。同时,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还离不开与当今世界主流时尚的融合。绿色健康、天然阳光等都是当今世界主流时尚的亮点,这其实也是贵州文化的一个特点。

贵州自然资源独特、丰厚,素有“喀斯特王国”之称;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被誉为“原生态家园”。贵州的自然原生态和民族文化原生态融合演绎了既古老又现代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苗族一部读不完的“穿在身上的史书”,蝴蝶妈妈古老的故事,诠释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共生共融;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人,千百年信奉的“生也一棵树,死也一棵树”的传统生死观;唱了2000多年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梵净山、雷公山、赤水丹霞、黄果树等等,都是让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扇大门,存留着人类生活的最初方式和悠久记忆。它让从地球上其他地方来到中国贵州的人们心醉、流泪!这就是贵州为人类保留的一笔最珍贵的财富!也是其文化的生命所在。

去年五月,美国世界艺术家体验组织主席贝蒂夫妇来到雷山县达地乡上马路苗寨体验民族风情。上马路苗寨,是雷山县达地水族乡的一个苗族自然村寨,有30余户村民,其语言、服饰、建筑、饮食等文化都保存着自己的传统。尤其服饰和建筑独具特色,他们的服饰以黑色为主调,妇女头绾发于头顶,插有银簪,上穿琵琶短衫,下穿长裤外围多层围片。男子穿长袍马褂或短衣,包头帕,衣服的背上和胸前都绣有蛙龙和犀牛龙的变形图案,精美而具有张力。在上马路苗寨体验稻田长桌宴时,贝蒂说:“当我站在这里,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看着这些村民那干净的眼睛,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生命的真谛!”今年五月,贝蒂组织了20个美国人,自费访华,她要求还要去贵州的上马路苗寨体验稻田长桌宴。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景独好,只是目前,有些民族地区旅游景点只是雾里看花,水中观月或流于所谓探秘猎奇,游客常会停留或阻隔于虚浮的表象,不能享受有深度的、真实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心灵得不到期待中的滋养。

人类心灵的渴求是融入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原貌中。人们越来越自觉地认识到,地球村民与自然原本是一家,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应该被健康的绿色价值观所取代。贵州有脉有魂的“生命文化”恰好与世界发展的新态势和人类的新追求相契合。(责任编辑/戴 聪)

猜你喜欢
雷山县贝蒂苗寨
民居摄影
西江千户苗寨
王芝藕
百变猫咪
雷山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数学学困生成因
雷山县特色水稻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贝蒂的项链
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美丽的千户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