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信访维稳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2012-08-15 00:51中共临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游福海
支部建设 2012年33期
关键词:临县机制责任

中共临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游福海

构建信访维稳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中共临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游福海

临县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总面积2979平方公里,总人口63.17万。临县是人口大县、贫困大县,也是资源大县。近两年,随着县委县政府“四大跨越、三大基地、两个转变”宏伟战略的实施,临县进入转型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各式各样矛盾的凸显期和新旧问题的重叠期。新时期、新问题引发的群众上访,严重影响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才能发展,平安才能和谐。结合实际,探索构建信访稳定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临县的迫切需要。

信访现状的调查

其一,信访量居高不下。据统计,从信访举报情况来看,临县信访局2010年,共接待498批次3349人次;2011年,共接待730批次4115人次;2012年“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以来,排查89885件,各级干部接访8717批次29588人次,化解问题89770件,化解率99.8%。从涉纪信访情况来看,临县纪委监察局2010年,共接受信访举报185件;2011年,共接受信访举报369件;2012年上半年就接受信访举报183件。

其二,上访群众反映问题典型集中。反映问题类型主要是:农村土地纠纷问题;村矿、村企矛盾等问题;涉农惠农资金发放问题;军人退休安置、离退人员的待遇等问题;临县籍在外人员的企业劳资纠纷问题;法院判决处理不公、执行不力的问题;征地拆迁、地质灾害补偿等问题;乡村两级干部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问题。从涉纪信访反映的内容来看,多数是反映经济和利益类的信访件。2011年,反映干部贪污贿赂约占30%,反映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约占18%,反映干部失职渎职的约占16%,反映侵犯党员村民权利的约占7%,其他的约占29%。

总体上,近年来,临县信访总量呈高位运行态势,处理信访问题几乎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主要工作,耗费了他们的主要精力,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信访原因的分析

引发信访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的,又有农村自身发展的;既有历史沉积的,也有现实的。另外,反腐力度加大,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度增强,这也是群众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问题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综观目前临县信访问题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民生欠账较多,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任务艰巨。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项民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投入仍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部分群众更是对各种保障、补偿、补贴政策分外看重,对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善寄予厚望,今年“三大活动”中排查出的问题中,民生诉求占到绝大多数,达90%以上。在这些诉求中,往往潜伏着上访的苗头,但有些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这也是引发信访问题的因素之一。

二是改革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诉求增多。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引起社会矛盾多发,特别是在煤炭资源的开发、整合过程中带来的村矿矛盾、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较为突出,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推进中,引发征地、拆迁、补偿等纠纷也属常见。此类问题往往涉及人数多、群众意愿高,加之因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项目的政策不统一,群众攀比心理严重,个别群众期望过高,达不到要求就上访,处理起来更为复杂、更为棘手。

三是群众外出务工引发纠纷,协调处理难度较大。据临县劳动部门的市场调查,截至2011年底,外出打工人口达15万,众多打工者在全国各地经商从业,势必会因债权债务、劳动争议、劳资纠纷乃至涉法涉诉问题等引发“三跨、三分离”(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人、事、权分离)案件。此类信访案件化解单位在外地,稳控责任在临县,沟通协调不便,加之上访人大多数在外地,稳控起来困难多、难度大。2011年全县52人次的重复非访中,此类案件占到50%。

四是少数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意识不强,与形势要求不相适应。总体而言,全县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在逐步提高,也可以胜任各项工作,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认可。但是仍有极少数干部履职尽责意识不强,统筹协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有限。在工作方式上,没有从行政管理向服务群众转变过来,不愿深入基层,具体分析,对待群众诉求,服务意识不强。在工作作风上,喜欢坐而论道,不愿求真务实,在岗不履职,在位不尽责,工作标准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在思维方式上,没有从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过来,在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新增矛盾叠加的情况下,协调处理的思路不广、办法不多、手段有限,致使一些本来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就能解决的初信初访久拖不决,形成小事变大访,甚至在最后形成越级访、重复访,甚至引发群体访。

五是信访责任追究力度不够,未能形成有效威慑。责任追究方面,在制度上建立了“双向”(信访工作人员和信访人法律责任)责任追究机制,对解决信访问题、促进稳定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但与预期的效果仍有差距。从对领导干部的追究来看,往往考虑到基层干部压力大、任务重、工作辛苦,总是从调动积极性入手,引导鼓励和批评教育居多,责任追究得不是很严。从对非正常上访人的处理来看,对缠访、闹访、非访人重教育、轻打击,有时个别干部甚至为了保住暂时稳定,花钱买平安,无形中让上访人形成攀比心理,坚持上访。

创新思路 源头治理 构建信访稳定长效机制

信访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途径。要妥善解决信访稳定问题,必须跳出就信访抓信访的狭隘思维,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广视野审视信访问题,综合考虑民风习俗、法理人情、社会反响,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建章立制,依法依纪化解信访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干部群众互动机制。今年以来,临县纪委监察局集中优势兵力,践行“三进三访”,委局机关领导干部下乡进村入户,破解信访难题。“三进三访”工作法,即“进乡镇、进村组、进农户”察民情,“访老党员、访困难户、访上访群众”解民忧。“三进三访”工作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认同,随后在全县推广。县里整合力量,县乡村三级共组成4300余人的排查队伍,先后深入23个乡镇、631个行政村、18.1万农户进行排查,形成干部下访到基层、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良好格局。同时,探索“三诉三解”新思路。把排查出来的群众诉求归纳为普通诉求、涉法诉求和涉纪诉求三大类。属于普访的,责成乡镇、县直单位集中解决;属于涉法涉诉问题,协调政法部门牵头解决;属于涉纪信访问题,纪检部门牵头处理。同时,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层层落实责任,限时解决问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信访大局进一步好转。

充分组织协调,建立三级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矛盾纠纷调解处理离不开有序运行的良好机制。在全县建立县、乡、村三级负责机制,下一级调解未果的交由上一级进行调解,最终实现“事要解决”。县纪委全面加强对三级负责机制的监督检查,使三级负责机制逐步常态化、规范化运行。同时,县纪委要对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重大信访问题,指定牵头和参与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对一些疑难复杂的信访问题由县纪委组成联合调查组解决,形成矛盾调处合力。今年以来,临县纪委对“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中排查出的326件涉纪信访案件,采取“县纪委干部包片包村协调指导,乡镇纪委干部具体负责,农村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方式,全部予以化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统筹各方力量,建立疑难问题研判机制。抽调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公、检、法等部门工作人员和纪检干部,成立分析研判组,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通过公开听证,从政策、法律和情理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研判,努力寻求兼顾情理法的最佳解决方案。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每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出台前,先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群众和专家的意见,避免因政策调整引发新的信访问题。

为民分忧解难,建立特殊群体保障机制。要坚持“有访必接、有案必查、有诉必解、有难必帮”原则,通过制度帮扶和约束,有效分流以上访形式表达救助诉求的群众,促其息诉罢访。针对临县“十万大军闯天下,天南地北临县人”现状和农村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生活困难引发上访问题较多的实际,临县纪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用典型引导、逐步推广的方法,在刘家会镇成立了“空巢老人帮扶中心”,整合基层站所、群团组织和农村党员的力量,定期组织专门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农村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践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庄严承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层层落实责任,建立自下而上问责机制。在基层农村引入信访预警责任追究制度,在乡镇和县直机关引入信访首问负责制,对主要领导实行信访责任追究制,把信访工作责任分解到信访事件的起因、处理与落实各个环节,责任到人。对因基层干部不履职尽责而出现“小事变大访”的,进行严肃处理。今年以来,临县纪委监察局共追究32人的责任,其中科级干部8人,免职2人。

注重源头治理,建立助推发展稳定机制。从化解矛盾纠纷的利益根源入手,把维护稳定纳入社会综合治理范畴,维护稳定促发展,谋求发展保稳定,这是解决信访问题的有效措施。县纪委多方努力,将下乡驻村点朱家会村确定为全县扶贫开发试点村,制订了朱家会村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了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生活条件改善、基本产业结构构建的“三个基本目标”,解决了该村吃水问题,规划了豆腐园区,筹建了红枣集散中心,为朱家会村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全村群众自豪感、幸福感明显提升。朱家会村的成功,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激发了周边农村保稳定、谋发展的热情。刘家会村原上访村民先后跑到村支书、村主任家里,提出不再上访,希望村委积极配合政府发展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原来的信访大镇刘家会镇实现了“零上访”,呈现出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猜你喜欢
临县机制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山西临县举办电商峰会助力乡村振兴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深度贫困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皮革机制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