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手机操作系统大点兵

2012-08-15 00:46姜美芝
互联网天地 2012年2期
关键词:黑莓摩托罗拉诺基亚

文|姜美芝

2012:手机操作系统大点兵

文|姜美芝

后PC时代,手机成了使用最为广泛的终端,甚至有人因此预测电脑将被淘汰出局。就现状来看,预测虽然略显夸张,但却指出了手机日益明显的重要性。在PC产业链中,虽然英特尔掌控的CPU极其重要,但微软把持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系统更是执产业之牛耳。而在手机产业,手机操作系统的重要性更甚于电脑操作系统。诺基亚风行全球的时候,手中就握有全球第一的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然而,随着Symbian的逐渐衰落,诺基亚也陷入了沉寂。在PC产业,微软和英特尔的超强垄断,再加上技术和成本的高门槛,让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无法介入;相对而言,手机操作系统的门槛要低了很多。有了开源系统Android的前车,国人也理所当然地可以展望自主操作系统了。

此前,几大手机运营商已经在自主手机操作系统上迈出了第一步,据说工信部也在力促三大运营商打造自主操作系统,而像阿里云OS这样的操作系统也已登堂入室。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OS自2011年7月推出以来,一直主打最流行的“云”概念,目前业已推出2012版操作系统,让大家对国产操作系统的前景充满了期待。

现状:尖兵Android贵族iOS商务黑莓

在手机操作系统发展史上,Symbian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操作系统,在长达十余年时间内,没有任何一款操作系统能够撼动其地位。2008年的时候,诺基亚收购Symbian,一度让业界大感沮丧。诺基亚当时是全球第一的手机厂商,又拥有了全球第一的手机操作系统,谁还能撼动其地位?让人意外的是,自从诺基亚收购Symbian后,诺基亚和Symbian一起走上了下坡路,趋势之快颇为惊人。2002年,黑莓手机面世;2003年,微软推出Windows Mobile系统。这两种系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始终无法超越Symbian。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iOS就像当年的麦金塔电脑和iPod一样,席卷全球。当然,由于价位的限制,iOS开拓的主要是高端市场,因此在市场占有率上很难实现质的飞跃。

同样是在2007年,Google推出Android操作系统,开始挑战Symbian的霸主地位。与Symbian不同,Android基于开源的Linux,完全向第三方软件公司和开发人员开放。在这种背景下,利用Android平台进行开发的人员越来越多,形成了极为强大的合力,很快就对Symbian形成了围剿之势。

自从2008年开始,基于Symbian平台的摩托罗拉和索尼爱立信手机都已显露颓势,诺基亚同样如此。与此相应,Symbian系统的全球占有率开始不断下降。当然,即便下降趋势明显,Symbian的占有率依然不小。市场调查公司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2011年,Symbian仍然是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手机操作系统,份额甚至出现了短期反弹。去年1月,Symbian的市场占有率为30.25%,而12月则上升到了33.59%;苹果iOS年初的市场占有率为25.02%,12月的占有率降到22.56%;最惨的是黑莓手机,市场份额从14.61%一路下滑到7.86%,成为最大的输家;而谷歌Android的表现依然抢眼,份额从14.61%攀升到21.74%。

从数据变化来看,Android无疑是最大的黑马,不仅在占有率上超过了黑莓,接近了苹果,而且以这样的走势,很可能会超越Symbian。在手机操作系统市场,Android无疑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尖兵;与苹果手机一样,iOS在某种程度上是贵族的代名词,牢牢控制着高端市场;黑莓作为商务手机的代表作,一直颇为商务人士信赖。

前景:2012年谁主沉浮?

从性能和功能上看,几大手机操作系统各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能否胜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手机制造商的支持、产品的功能和稳定性等。

Symbian的成功在于摩托罗拉、索爱和诺基亚等手机制造商的支持,Symbian没落的原因同样在此。早先,诺基亚、摩托罗拉占有了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Symbian也因此一骑绝尘,成为手机操作系统的霸主。然而,从2008年开始,摩托罗拉、索爱的市场份额都开始下滑,诺基亚也自身难保。这样一来,Symbian份额的下滑在所难免。更让Symbian难堪的是,虽然诺基亚向手机制造商开放操作系统,但摩托罗拉和索爱等厂商先后放弃了Symbian系统。因此,Symbian的没落就成了无法挽回的趋势。事实上,诺基亚业已承认了这种趋势。2010年,诺基亚和英特尔合作创建了全新的MeeGo操作系统,希望取代Symbian的产业地位。

Symbian的失败还与其相对封闭的政策有关。虽然Symbian在后期向制造商开放系统,但易用性差,而且也缺乏对第三方开发人员的支持。

黑莓和苹果iOS一样,都属于专属操作系统,开发人员的队伍相对固定和封闭。对于这样的系统,品牌的影响极为重要。苹果iOS如果不是因为苹果强大的品牌效应,也不可能取得目前的市场份额,但即便有了品牌影响,也很难将市场份额提升到更高。相比较而言,黑莓手机的品牌效应弱了很多,黑莓系统的市场份额当然也可想而知。2011年一年,黑莓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下跌了将近一半。可以预见,今年该款操作系统的份额还会下降;从长远来看,这款操作系统很可能将退出市场。

苹果iOS的市场份额虽然略有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其走上了下坡路。受苹果新款手机上市消息的影响,很多消费者持币观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苹果手机和iOS的市场表现。有消息透露,iPhone 5将于2012年6月推出,而iPhone 4S业已上市,iOS今年的表现值得期待。

有人说微软自从推出了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后,就再也没有开发过有影响力的软件了。这种说法虽然尖刻,但也接近事实。近些年来,微软在市场上一直采取“盯着”战略,看到竞争对手有好的产品和创意了,就凭借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迎头赶上。然而,微软的产品,无论是在互联网领域的搜索引擎、即时通信、邮箱和blog服务等,还是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手机操作系统,都无法取得领先地位。Windows Mobile系统虽然与消费者的PC使用习惯相吻合,但却没有赢得市场,份额也在小幅的下降。相比而言,智能系统Windows Phone的表现还不错,业界对Windows 8也充满了期待。

在消费品市场,谁能迎合市场走势和消费者的体验,谁就能赢得市场。Android无疑成功实践了这一理念,在短短4年多时间里就迎头赶上,成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如果说智能手机代表了手机产业的未来,那么Android无疑就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代表。有数据显示,Android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50%,将其他系统远远甩在了后面。这就意味着,即便Android保持目前的水准,只要智能手机在手机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Android的市场份额必然会水涨船高。

Android之所以能取得这样骄人的市场成绩,一方面得益于手机制造商的日益青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身的开源内核。由于从起步伊始就立足开源,Android赢得了大量第三方开发者的支持,从而使得开发平台上拥有大量的应用软件。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哪种系统的功能多而强大,哪种系统就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支持。苹果品牌虽然强大,但iOS始终无法实现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在系统开放度上无法和Android相提并论。

质疑:中国需要自主操作系统吗?

去年的4月21日,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曾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科技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工信部正在和有关方面合作,准备打造中国自主的手机操作系统。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也透露,工信部正在推动三大运营商共同开发一款自主的智能操作系统。很显然,经过PC时代的困扰后,中国官方不愿意再次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控制权拱手让给欧美诸国。

操作系统有多重要?前段时间,很多人以PC Windows系统的“黑屏”事件为例,认为操作系统关系到信息安全。与PC相比,手机的安全性无疑更为重要。从这个层面来看,开发自主的手机操作系统势在必行。

然而,自主操作系统有出路吗?

在IT领域,中国曾面临过很多这样的困境。比如芯片,虽然出现过龙芯、汉芯、中国芯等各种芯片,但真正取得成功的几乎没有。当然,也有成功或者说接近成功的案例,比如3G标准TD-SCDMA和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让人担忧的是,中国即便能推出标准或产品,但缺乏推广能力。这些标准和产品大都只能在国内市场推广,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比较有利的是,中国消费市场极为广阔,即便不能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也能凭借国内市场生存下来。很多国内企业凭借国内市场的空间就能在国际上排名前列。

笔者认为,即便抛开安全性不谈,手机操作系统的商业前景也非常令人期待。阿里巴巴之所以力推阿里云OS,当然不可能是考虑国家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而是基于商业利润的考虑。同时,手机操作系统与PC操作系统,以及前文提到的芯片和标准相比,门槛和推广成本相对低了不少。有了Android这样的开源先锋,中国企业理应有信心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分一杯羹。

需要强调的是,自主手机操作系统虽然有成功的可能,但在短期内肯定无法和几大国际操作系统相提并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我们必须有心理准备。在可预见的2012年,我们也不能奢望自主手机操作系统能带来惊喜。

猜你喜欢
黑莓摩托罗拉诺基亚
消失的亚特人之黑莓
诺基亚,除了情怀我们还要诚意
黑莓的未来在Android
微软关闭诺基亚萨罗手机研发部
诺基亚上海唯一的旗舰店关门 销量排名已跌出前十
摩托罗拉:苦涩的“豪门梦”
全面支持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