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2-08-15 00:54丁连第
科技视界 2012年27期
关键词:模拟实验母体会计专业

丁连第 刘 榛

(1.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00;2.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泰安 271000)

1 以应用型会计人才为培养目标,是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现实选择

1.1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会计人才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国际上通用的商业语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会计行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会计行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成为国家人才培养规划的重要内容。2010年4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把财会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财政部会计司前司长司长刘玉廷教授指出:“会计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部分,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会计人才大体可以分为学术型会计人才(从事会计科学研究)和应用型会计人才(从事会计实务)两类。诚然,系统进行会计基本理论和创新研究以及前瞻性会计研究,引领我国财务、会计学科发展方向,推动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实质性趋同,离不开学术型会计人才;但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更需数量充足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应用型会计人才是能够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会计职业的一种专门的会计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在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一线,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参与决策,对发生的纷繁复杂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真实、公允、相关会计信息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各部门、各企业单位对会计基础知识扎实、会计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大中小型企业有4240万家之多,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数量亦非常可观,众多的会计主体需要数量充足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1.2 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是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依据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要战略部署,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0年7月我国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这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因此,高校应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专业和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依据,勿容置疑,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必然是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目标和依据。

1.3 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是独立学院与其母体高校“错位发展”的现实选择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历史背景下,由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与社会力量采用新机制和新模式联合举办的、以开展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为主的、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近十年的办学实践得出的经验是,独立学院的教育培养模式既要依附于其母体高校,实现“高位嫁接”,以充分利用其母体高校的优秀教学资源,传承其母体高校的优秀教育品牌和成熟的教学管理经验;又要相对“独立”,要区别于母体高校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而以“应用型”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其母体高校“错位发展”,力求办出特色。诚然,母体高校也要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但我们认为,独立学院在师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办学条件等方面与母体高校相比的差距是无需讳言的,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对独立学院而言更具有重要意义。就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来说,紧密结合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和会计服务市场的变化走向,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会计实践教学,培养中等应用型会计工作者,是独立学院“错位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选择,也是体现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2 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路

2.1 调整优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强会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是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进程的最重要的教学管理文件。目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多是“克隆”母体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上不十分突出,必须加以调整和优化。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明确定位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在层次上要明确定位于“中级会计人才”,并以此为导向,设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进程。基础知识要宽厚,会计专业知识要扎实;会计理论知识要系统,会计实践能力培养要强化;既能与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又使学生具有未来持续发展的潜力。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应体现“宽”,适当增加与会计专业相近或相关专业的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等,以扩展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但课时不宜太多,有些课程可以采用选修课形式或提供学习书目,指导学生自学;专业课程模块应体现“厚”,使学生扎实掌握会计专业有关知识,并应该设置专业方向子模块,如企业会计方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方向、涉外会计方向等,使学生在会计行业既有广泛的适应性,又有特长;会计实践课程模块应体现“实”,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会计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强化会计实践教学,突出会计应用能力培养

2.2.1 强化和扩展会计实验室的功能。要逐步建立会计单元模拟实验、课程模拟实验、综合模拟试验和ERP沙盘模拟实验等完整的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体系。(1)单元模拟实验,是紧密结合会计课堂教学,对《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进行单元模拟实验,例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等主要环节的实验,“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的会计基本操作技能;(2)课程模拟实验,是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会计》等主干课程学习结束前,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课程的一体化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会计系统化操作能力;(3)综合模拟实验,在学生学完会计主要专业课程后,本科一般可以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模拟全部会计业务流程,分为手工会计模拟和会计电算化模拟两部分,实现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现代会计处理能力。同时,在会计综合模拟实验内容上应逐步实现“会计核算+信贷+报税+审计+财务管理”的“一体化”实训模式,把与会计学和会计实务工作紧密关联的银行信贷与结算、财务管理、审计、税务处理等内容纳入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逐步实现一体化的专项和综合实训模式,真正体现会计学科的完整性、层次性、程序性和职业性;(4)ERP沙盘模拟实验。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学习和实验的基础上,进行ERP软件操作和ERP沙盘综合实验,将实验内容由会计进一步拓展到供应链管理等领域,以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决策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

2.2.2 扩建和切实利用好校外实习基地,走出去、请进来,促进学生增强会计实践能力。近些年来,独立学院一般都建立了一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但数量不足,利用效率也不高。应充分借助母体高校的资源优势和独立学院自身资源,与更多企事业单位签署实习基地协议,并通过“产学研”结合将实习基地与学院的合作提升到新的层次,达到与企业单位互动共赢。(1)独立学院可以利用自身的师资力量为实习单位提供会计、税收咨询、员工培训等服务,这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实践素质的不断提高;(2)学生定期到实习单位进行会计顶岗实习锻炼或到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审计、咨询等业务,培养与锻炼学生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聘请具有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职称或注册会计师担任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客座讲师、客座教授,他们可采取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承担部分或一门课程等形式为在校生授课,把生动活泼的会计实践带进学校、带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会计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

2.3 加强会计课堂教学改革,采用有利于培养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开展教学活动的舞台。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仍应作为会计知识教学、会计应用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的主要阵地。要加强会计课堂教学改革, 摒弃 “满堂灌”、“填鸭式”、“一言堂”、“我讲你听你记”、“我问你答”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教学法”,在讲授会计知识的同时,激发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创新意识,敢于质疑。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会计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解会计规范设计的原理,加深对会计准则等会计规范的理解,具备一定的会计制度设计能力。要积极开展会计案例教学,课堂教学以会计案例引导,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提出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能力。

2.4 加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多一位优秀的教师,就会多一批优秀的学生。独立学院应充分依托母体高校优秀的教师资源,合理安排母体高校教师来独立学院任教。同时,发挥独立学院机制灵活的优势,通过向社会招聘等方式,加强自有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加快自有青年教师培养,建立导师制度和到企业单位顶岗实习制度,培养青年教师的会计实践能力,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会计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标兵、科研标兵评比表彰活动,设立青年教师专项科研、教研基金,促进青年教师科研、教研能力的不断提高。大力支持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参加 “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理财规划师”等专业资格考试,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积极聘请有关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刚刚退休或退居二线的会计学教授、副教授、高级会计师以及其他有会计专业特长的人员作为相对固定的兼职会计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会计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经验及优势,弥补独立学院设立较晚,自有教师相对年轻,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弱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为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证。

此外,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管理上,应实行学分制管理制度,会计实践能力学分和创新学分应占一定比重。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如果获得工作的机会,可以保留学籍,先去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返校继续学习,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分即可。

猜你喜欢
模拟实验母体会计专业
蒲公英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输气管道砂冲蚀的模拟实验
射孔井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相似准则推导
弹道修正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三种稠环硝胺化合物的爆炸性能估算及其硝化母体化合物的合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母体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