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营金矿化蚀变带地质特征

2012-08-15 00:52洪玉芝张晓峰
科技传播 2012年14期
关键词:元古界岩群钠长石

洪玉芝,张晓峰

萝北县国土资源局,黑龙江鹤岗 154200

0 引言

联营金矿化蚀变区是萝北县近几年来新发现的金矿化蚀变区,位于佳木斯隆起带的太平沟隆起中,地质演化历史漫长,地质构造复杂。该矿床的发现与开发,对在萝北县开展金矿地质理论研究及找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认真地分析了联营金矿化蚀变带地质特征,总结了该蚀变带的成矿规律。

1 区域地质特征

区域地层出露面积较大,呈不规则状,其中中元古界黑龙江群岩群出露面积最大,主要岩性有斜长角闪片岩、含石榴白云纳长片岩、含石榴纳长白云片岩、纳长白云片岩、钠长绿泥阳起片岩、钠长白云绿泥片岩和角闪绿泥钠长片岩等。区域岩浆岩分布面积较小,主要为早寒武世碎裂二长花岗岩、晚石炭世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早寒武世碎裂二长花岗岩多呈椭圆形,与围岩界线清楚,岩体走向与区域构造线走向基本一致,表明岩体应具强力就位机制特点。主要分布于测区北西部,岩体多围绕黑龙江岩群边部近SN向带状产出,多与黑龙江岩群及兴东岩群断层相接触。晚石炭世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呈EW向小岩株状分布于山咀子组中。岩体被近东西向断层错断开,向西位移大约1km。区域构造位于佳木斯隆起带的太平沟隆起中,地质演化历史漫长,地质构造复杂。发育在下元古界地层中的复式褶皱均沿北东40°~50°方向展布,发育在研究区的嘉荫河复式向斜、老沟复式向斜和太平沟复式向斜构造是本区华夏系构造主体构造,与之伴生的有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南北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兴东岩群和中元古界黑龙江岩群,分布于研究区西部,面积较大,由于受构造作用及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岩石普遍较破碎,绿泥石化较强。

2.1.1 古元古界兴东岩群

古元古界兴东岩群主要为硅化大理岩、碎裂化大理岩和含石墨白云质大理岩。

1)硅化大理岩:中粗粒不等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镜下鉴定:(白云石+方解石)95%以上,石英≤5%。白云石、方解石:粒状,1mm~9mm不等,对角线双晶面有的平行长对角线,有的平行短对角线(白云石)。石英:呈隐晶集合晶,单晶0.01mm~0.03mm,不规则状,不均匀分布,局部交代碳酸盐矿物。

2)碎裂化大理岩:粒状变晶结构,网脉状碎裂构造。镜下鉴定:方解石95%以上,石英<5%。方解石:聚片双晶发育,呈粒状扁平透镜状。主要粒级在1 mm~2mm左右,少数0.5mm,颗粒变形明显,双晶弯曲,扁平化走向,消光不均匀等。颗粒边缘及网状细粒化,碎粒0.02 mm~0.1mm左右,局部有石英贯入,弯曲不规则石英、方解石脉宽1mm~1.5mm。细粒化网脉状,有不透明的不规则矿物(石墨)分布;

3)含石墨白云质大理岩: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镜下鉴定:方解/白云石95%,石墨5%左右。方解/白云石:粒状,0.5mm~1.5mm,部分对角线双晶与解理的短对角线方向平行,属白云石。石墨:片状,0.025mm×0.075mm~0.25mm×1mm。

2.1.2 中元古界黑龙江岩群

中元古界黑龙江岩群主要岩性为含石榴钠长白云母片岩、含绿泥钠长白云母片岩、白云母黝帘绿泥钠长片岩和阳起绿帘绿泥钠长片岩。

1)含石榴钠长白云母片岩: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镜下鉴定:白云母50%左右,黑云母1%~2%,石榴石1%~2%,钠长石35%~40%,石英10%~15%,个别电气石,不透明矿物≤1%。白云母:细鳞片状,0.15mm×0.5mm左右。黑云母:形态与白云母相似,呈棕褐色-浅黄色。石榴石:细粒状,0.025mm~0.2mm。钠长石:多呈眼球状,0.2mm×0.6mm~0.75mm×1.6mm,单晶或聚合晶,普遍具碳质包体。石英:条带状分布,单晶多在0.05mm×1mm左右,波状消光,定向排列;2)含绿泥钠长白云母片岩: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镜下鉴定:绿泥石 20%~25%,绢云母(白云母)10%~15%。黝帘石(绿泥石)10%~15% 钠长石50%~55% 方解石2%~3% 不透明矿物1%~2%。绿泥石:黄绿—浅绿黄色、鳞片状0.5mm~1.2mm。绢云母(白云母):绢云母呈0.05mm左右,交叉分布于长石之内,无走向,白云母可达0.5mm左右,多定向分布。黝帘石(绿泥石):以黝帘石为主,夹杂少量绿帘石,微细粒状,0.001mm左右,呈集合状分布。钠长石:由0.01mm左右的细粒集合晶至6.4mm左右的眼球状,不规则长柱状颗粒,个别可见细密聚片双晶。方解石:局部呈少量不规则状集合晶,并可见后生方解石细脉;3)白云母黝帘绿泥钠长片岩: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片麻状构造。镜下鉴定:绿泥石 20%~25%,绢云母(白云母)10%~15%。黝帘石(绿泥石)10%~15%,钠长石50%~55%,方解石2%~3%,不透明矿物1%~2%。绿泥石:黄绿—浅绿黄色、鳞片状0.5mm~1.2mm。绢云母(白云母):绢云母呈0.05mm左右,交叉分布于长石之内,无走向,白云母可达0.5mm左右,多定向分布。黝帘石(绿泥石):以黝帘石为主,夹杂少量绿帘石,微细粒状,0.001mm左右,呈集合状分布。钠长石:由0.01mm左右的细粒集合晶至6.4mm左右的眼球状,不规则长柱状颗粒,个别可见细密聚片双晶。方解石:局部呈少量不规则状集合晶,并可见后生方解石细脉;4)阳起绿帘绿泥钠长片岩:鳞片变晶结构,片理构造。镜下鉴定:绿泥石26%~30%,绿帘石15%~20%,阳起石10%~15%,钠长石35%~40%,石英≤5%,不透明矿物3%~5%。绿泥石:叶片状,0.1mm×0.5mm~0.1mm×1mm,黄绿色-浅黄色。绿帘石:不规则粒状,0.4mm~0.5mm。阳起石:针柱状,0.05mm×0.35mm左右,兰绿色-浅黄色。钠长石:眼球状,0.2mm×0.4mm~1mm×2.5mm,常具绿帘石,绿泥石等细粒包体,长轴定向排列。石英:呈多晶条带状,0.2mm×1.5mm,其中单晶0.05mm左右,定向排列。不透明矿物:粒状,自形,0.2mm~0.8mm,为磁铁矿。

2.2 侵入岩

研究区侵入岩比较单一,主要为早寒武世细中粒碎裂二长花岗岩,岩体在平面上多呈椭圆形,与围岩界线清楚。岩石呈浅黄色,较破碎,似斑状结构,基质为半自形细粒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组成,石英呈他形粒状,粒度在0.5mm左右,分布不均匀,含量1%±;钾长石,浅肉红色,半自形粒状、柱状,大小0.5-2.5mm,含量40%;斜长石半自形板状、粒度在1.2mm左右,见较清楚的聚片双晶,分布不均匀,含量约占20%±,表面有不同程度的高岭土化。基质由细粒(0.25mm±)石英、斜长石、钾长石和白云母组成,分布较均匀,含量约占30%,副矿物为不透明的金属矿物。

2.3 构造

研究区构造活动强烈,构造活动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特点,形成以北东、北西向的韧性剪切带和近南北向构造格局。

联营林场南韧性剪切带:走向NE,规模大于6km,该韧性剪切带总体呈NNE向展布,其影响宽度大于500m,受后期构造改造较强烈。

杜家河断裂:该断裂总体上近南北向展布,断裂切割主要地质体为黑龙江岩群、早寒武世碎裂二长花岗岩和早白垩世火山岩。在断裂的东侧见有断层崖,断裂面上擦痕侧伏角45-50°,阶步向下,显示张扭性特征,部分地段出现劈理构造。早白垩世火山岩有位移和错动,燕山晚期北西向构造对该断裂有所切割和改造,由此推测该断裂形成于早白垩世,燕山晚期有继承性活动。

层间断裂构造:主要发育于层间,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走向北东,倾角一般较缓,5°~20°。控制透镜状层间石英脉的展布,该构造多为成矿前构造,当受叠加地质作用改造并具硅化较强时,与岩金矿化关系密切。

2.4 矿化蚀变带特征

研究区共发现5条金矿化蚀变带,其中I号矿化蚀变带面积最大,分布在北区中部,位于古元古界兴东岩群与中元古界黑龙江岩群交汇处。矿化蚀变带呈透镜状,走向近东西,宽度近10m,长40m左右,样品分析金最高品位为1.20g/t,平均品位0.12g/t。在附近对矿化蚀变带进行深部揭露,发现下部岩石为条带状石墨大理岩,Au最高品位0.26g/t,平均品位0.15g/t,但是随着深度的增加,矿化程度逐渐降低,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金品位很低。

3 结论

1)金矿化蚀变带严格的受北东展布的断裂构造控制;层间断裂构造控制石英脉的展布,该构造多为成矿前构造,当受叠加地质作用改造并具硅化较强时,与岩金矿化关系密切;2)金矿化蚀变带位于古元古界兴东岩群与中元古界黑龙江岩群交汇处,岩石由于受构造作用及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岩石普遍较破碎,局部石英脉较发育,褐铁矿化、绿泥石化较强。

[1]赵财胜,赵俊伟,等.青海大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矿床地质,2009,28(3):345-356.

[2]王海芹,霍光辉.胶东地区与金矿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体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J].地质力学报,2008,14(3):263-273.

[3]陈光远,邵伟,孙岱生.胶东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找矿[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裘有守.山东招远-掖县地区金矿区域地质成矿条件[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5]寸圭,宋树森.招远金矿集中区地质与找矿[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6]郭玉乾,方维萱,刘家军.浅成低温热液金银多金属矿床矿化分带及找矿标志[J].矿产与地质,2009 ,3(1):7-14.

[7]郝立波,李殿超,孙国胜.内蒙古额尔古纳河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J].黄金,2001,3:7-10.

[8]毛景文,李晓峰,张作衡,等.中国东部中生代浅成热液金矿的类型、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J].高校地质学报,2003,9(4):620-637.

猜你喜欢
元古界岩群钠长石
烧结温度对数字光处理制造云南钠长石陶瓷性能的影响
张北—围场地层小区红旗营子岩群变质岩时代及接触关系探究
大民屯凹陷元古界油气藏内幕结构识别技术初探
滇西澜沧岩群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太古宙:岩群之诗
浙江平阳黄施岙钠长石岩特征和利用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元古界长城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大民屯凹陷中—新元古界潜山油藏油源探析
与翡翠伴生钠长石的矿物学特征研究①
用钠长石从酸性氯化物溶液中吸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