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邯郸市沁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2012-08-15 00:53李继东杨思勇
绿色科技 2012年7期
关键词:沁河滨水河流

李继东,杨思勇

(河北省邯郸市园林局,河北 邯郸 056002)

1 引言

城市河流是指发源于城区或流经城市区域的河流或河流段,也包括一些历史上虽属人工开挖但经多年演化已具有自然河流特点的运河、渠系[1]。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是城市的绿色生命线,具有供应水源、防洪排涝、水路运输、旅游娱乐、美化环境、保持自然生态、科研教育等多项功能,对城市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2]。

城市滨水景观是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所共同构成的景观”,即城市中陆域与水域接壤的区域,是城市最具生命力与变化的景观形态,是城市中理想的生境走廊、最高质量的城市绿线[3]。城市河流景观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好的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满足水利、防洪等方面的要求,而且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活,使城市生态环境更加生动优美[4]。

2 项目概况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兴起于殷商后期,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从战国到汉代,邯郸是当时有名的都会之一,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形成了以“赵王城”和“邺城遗址”为代表的都城遗址和城市格局,具有重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自古以来,邯郸流传着众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被誉为“成语典故”之乡,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沁河是由西向东流经邯郸主城区的季节性河流,全长35.9km,该河以齐村大坝为界分为上、下游二段。齐村大坝以上为上游,流域面积126km2,河流长度24.18km;齐村大坝以下至滏阳河口全长11.72km,流域面积21km2。沁河上游河水经齐村大坝拦截后经溢洪道向北入输元河,而沁河过主城区段不再承担防洪任务,仅担负城市排水功能。

自1983年开始,沁河主城区段进行了二期综合整治,形成了一定的滨水景观,但也存在诸多缺憾。

(1)河道断面为水渠型,没有变化,过于呆板,没有良好的沿河滨水景观;

(2)人性化设计不足,无法满足人们对亲水、戏水的需求;

(3)植物配置单调,没有形成自然群落型绿化景观效果;

(4)公益设施配套不齐全,没有休闲、娱乐、文化广场空间。

为此,邯郸市委市政府决定再次进行沁河景观综合整治工程,工程范围位于人民路至沁河入滏阳河口段,全长4.15km。

3 规划设计

在沁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引入了“文化规划”的概念,将天然水域、自然绿地、文化景观以及历史遗迹贯穿在一起,承续历史文脉 ,体现地域文化,形成一个“赵文化”和当代都市风貌结合,以自然为背景的新园林景观。

3.1 规划原则

确立“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规划设计理念,从人本出发,充分考虑人的生存需求、活动需求,贯彻环保原则,努力创造自然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配套、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融合的人居环境;保留其独特的文化特质与历史文脉,通过设计,成功地改变其河域职能,赋予其更开放的功能,体现地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融入亲情,为其注入活力;探索城市居民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

3.2 规划构思

通过桥廊、河道、亭台、广场、雕塑小品反映出古赵浓郁的人文气息,不同的事件、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传说、不同的成语以不同的表现手法点缀在沁河两岸的绿荫丛中,宛如一幅时代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同时把建筑艺术、雕塑艺术、书法艺术、文学艺术等融合于园林环境之中,通过诗情画意吸引人们凭吊历史,回味往事,将浓厚的古赵文化与鲜明的时代特征巧妙地结合起来。

3.3 规划设计

3.3.1 三个游览区

(1)赵文化景观游览区:位于人民路至陵西大街、沁河南北两侧绿线范围内,以人物雕塑的形式展现赵文化,选取了赵武灵王、肥义、赵胜、蔺相如、廉颇、李牧、毛遂、赵奢、韩厥、程英、公孙杵臼等十多位历史人物,突出表现改革创新和招贤纳士、重视人才。

(2)绿化景观游览区:位于陵西大街至滏河大街、沁河南北两侧绿线范围内,对现有植物进行完善补充,追求园林植物群体美,发挥自然生态群落效应,做到乔灌花草相结合的自然植物群落景观。

(3)亲水景观游览区:位于滏河大街至滏阳河、沁河南北两侧的绿线范围内,由于两河交汇口水面较大,以水面为主要观景载体,设置亲水广场、亲水平台、亲水自然卵石河滩,把广场延伸到水中,让游人与水亲密接触,尽情嬉戏,享受自然,突出水景的展现和滨水景观的处理。

3.3.2 三个景观区

(1)人民路桥头景观区:人民路桥头地区濒临城市轴线,是沁河景观序列的起始地段,要展现赵文化断代史的序曲——主题雕塑反映忠义三臣(韩厥、程英、公孙杵臼)忠心救主(赵氏孤儿)的动人故事群雕,歌颂为国家社稷大业,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英雄气概,群雕基座上雕刻整个故事的梗概,亦为赵文化的开始,让人感悟悠悠赵文化。

(2)学步桥景观区:学步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沁河上现存的唯一文物古迹,代表着脍炙人口的“邯郸学步”成语典故,是沁河学步桥景区的核心。学步桥广场以自然式布局,以古赵成语典故为内容,充分利用古桥、河流、雕塑、石刻、植物组成不同的景点空间。

(3)沁河口景观区:沁河口是沁河与滏阳河的交汇处,是沁河的终点,有较大开阔水面,规划大面积活动广场、喷泉、凉亭、廊架,让历史与现代景观结合,深化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城市的环境品位。

4 结语

沁河滨水景观工程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它的建成将会改善邯郸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具有地域文化的特色景观,提高人居环境的亲水性,情趣性,改善文化生态,从而把历史典故与情节融入到空间形态的构成之中,使“环境的设计”升华为“意境的创造”,形成具有“赵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

[1]宋庆辉,杨志峰.对我国城市河流综合管理的思考[J].水科学进展,2002,13(3):377~382.

[2]董浩平,黄 玮.浅谈城市河流整治与景观设计[J].水电站设计,2005,21(2):48~51.

[3]束晨阳.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模式探析[J].中国园林,1999,61(1):8~11.

[4]刘晓涛.城市河流治理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利规划设计,2001(3):28~33.

[5]方英姿.浅议城市滨河带状绿地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3):127~128.

猜你喜欢
沁河滨水河流
神奇的沁河杨庄改道工程
论《明史·河渠志》对运河与沁河的记载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沁河
河流
定向钻工艺管道穿沁施工关键技术参数选控
流放自己的河流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