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入学新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2012-08-15 00:54李国春
科技视界 2012年24期
关键词:入学结核病新生

吴 娟 李国春 董 菊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46)

0 前言

2010年,全球新发肺结核患者880万,患病率约为128/10万,病人主要集中在亚洲(59%),非洲(26%),东地中海地区(7%),欧洲(5%)和美洲地区(3%),其中约 82%的合并HIV感染的结核病患者来源于非洲地区。2010年,非HIV感染死亡110万例,另有35万合并HIV感染患者死亡。我国不仅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同时也是27个高耐药结核病负担国家之一,耐多药患者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位。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还面临着流动人口结核病、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等新的挑战[1]。

近年研究表明学校人群中,结核杆菌感染率较为严重。杜等人对2003知2005年间共计3万多例大学入学新生结核菌素实验(PPD)发现,PPD试验阳性率 74.2%,强阳性率12.4%,表明学生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较为严重[2]。刘等人在PPD阳性的学生中进行预防性治疗,随访观察4年后,预防治疗组的结核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未治疗组),说明在结核菌感染率较高的大学中进行结核病预防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结核病的患病风险[3]。Sharma等在学生进行的干预研究发现,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患病后的主动就诊率[4]。世界卫生组织(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于 2006 年提出了遏制结核的六大策略,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在校大学生是传染性疾病发生的一个高危人群,疾病的发生具有聚集性特征。因此在大学生中进行结核病宣传教育是十分必须和重要的。

我们的研究通过对新入学大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调查,了解入学新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价结核病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有利于对大学新生进行规范的结核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9月入学新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了6个班级(共34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表

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即“大学新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引起人类结核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什么;(2)肺结核主要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传播;(3)结核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是否会传播;(4)接触病人的物品是否会感染结核病;(5)容易受到结核病感染而且容易致病的对象有哪些等15有关结核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的单选问题。

1.3 调查方法采用采用当场发卷,独立问答,答题时不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半小时后由调查员收回问卷,并对每份问卷逐一审核,及时询问填补问卷中的缺项、漏项。

1.4 在开展本调查前,预先随机选择了1个班级(60人)进行了调查,对问卷的问题方式和答案选项进行了修订,降低了由于问题难懂,或者选项答案的局限导致整个调查产生偏倚。

1.5 资料录入和分析,所有问卷经核查无误后,用Epidata3.1软件双轨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调查了6个班级,共344例学生,收回问卷344份,均完整有效(100%)。其中男生107例(31.1%),女生237例(68.9%)。在13个结核病相关知识题目中,正确率在80%以上的有肺结核的传播途径(89.5%),结核病的可疑症状(97.1%),怀疑结核病的就诊地点(93.6%),肺结核能否治愈(86.3%),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并坚持完成全程规范化治疗是治愈结核病,避免形成耐药结核病的关键(94.2%);其中正确率在50%以下的有结核病属于哪一类传染病进行管理(12.2%),世界结核病防治宣传日(42.7%)。在另外两个涉及行为态度的问题中,我们发现约29.4%的学生听说过周围有结核病患者,并且93.3%的学生表示,一旦患有结核病愿意佩戴口罩,降低结核病传播。

对这15个问题在男女学生中的回答结果的比较,我们发现,对如下三个问题的回答,男女学生之间存在差别。(1)接触结核病病人的物品是否会感染结核病 (男:67.3%,女:77.6%,P=0.0417);(2)容易感染结核菌并且发病的人群(男:47.7%,女:59.5%,P=0.0408);(3)世界结核病防治宣传活动日(男:18.7%,女:8.4%,P=0.006)。

3 讨论

本次调查,在13个有关结核病的知识问题中,我们发现大学入学新生总体知晓率在80%以上的有6个,知晓率在50%以下的仅为2个。说明学生对结核病的知晓情况总体较好。

近年来,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爆发事件时有发生[5-7],对学生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生活学习时间不规律,身体素质和机体免疫力在长期的这种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下,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一旦有病例的出现,在大学生中极易迅速传播并且发病。我们的调查发现,对结核病的传播方式和易感人群的了解,女学生的知晓情况好于男学生。因此要加强对男学生对结核病的传播方式和易感人群的宣传教育。在一般人群中,结核病以青壮年发病为主,并且男性多于女性。同时,患有糖尿病[8,9],HIV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是结核病的易感患病人群10,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好一般人群的结核病的宣传工作,另外还要加强对易感人群的防护,可以对易感人群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潜伏性感染的筛查,对患糖尿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潜伏性感染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控制患者血糖,提高免疫力,以期降低结核病的患病风险[11]。

[1]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WHO report 2011[Z].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

[2]杜昕,陈伟,黄飞,王巍,颜凤霞,王怀锋,成诗明.2004-2008 年全国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1):803-810.

[3]刘玉清,屠德华,安燕生,张立兴.大学生结核病控制的研究:结核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J].中国防痨杂志,2005,27(3):139-142.

[4]Sharma N,Taneja DK,Pagare D,Saha R,Vashist RP,Ingle GK.The impact of an IEC campaign on tuberculosis awareness and health seeking behaviour in Delhi,India[J].Int J Tuberc Lung Dis,2005,9(11):1259-65.

[5]Christopher DJ,Daley P,Armstrong L,James P,Gupta R,Premkumar B,Michael JS,Radha V,Zwerling A,Schiller I,Dendukuri N,Pai M.Tuberculosis infection among young nursing trainees in South India[J].PLoS One,2010,5(4):e10408.

[6]李明虎.河南南阳市2007年肺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2010.

[7]陈松华,李群,杨石波.浙江省1999-2003年学校结核病爆发疫情情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324.

[8]Roglic G,Unwin N.Mortality attributable to diabetes:estimates for the year 2010[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87(1):15-9.

[9]Dooley KE,Chaisson RE.Tuberculosis and diabetes mellitus:convergence of two epidemics[J].Lancet Infect Dis,2009,9(12):737-46.

[10]Granich R,Akolo C,Gunneberg C,Getahun H,Williams P,Williams B.Prevention of tuberculosis in people living with HIV[J].Clin Infect Dis,2010,50 Suppl 3:S215-22.

[11]Baker MA,Harries AD,Jeon CY,Hart JE,Kapur A,Lonnroth K,Ottmani SE,Goonesekera SD,Murray MB.The impact of diabetes on tuberculosis treatment outcomes:a systematic review [J].BMC Med,2011,9:81.

猜你喜欢
入学结核病新生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IL-17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