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现状浅析

2012-08-15 00:54
科技视界 2012年32期
关键词:教育部用人单位毕业生

马 凯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1 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现状

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战略转变。从2003年第一届扩招大学生毕业时起,全国将有24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这标志,尤其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将达到1700万人.难以避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当前家长及学生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而其中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状况令人堪忧。

2 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很多,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同时人们的“大众化”教育理念尚未真正构建起来,在这一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产生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偏见。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就业问题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一些问题属于高校大学生就业中一般性问题,高职高专大学生在就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职高专教育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

高职高专教育在我国目前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高职教育的地位问题在这里主要指高职教育目前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中处在地位不高,所以提出这个问题,缘由来自2个方面:一是,实践中的困惑,高职教育被社会公众认作是“次等”的高等教育,被定格为 “二流”的高等教育,学生家长通常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普通高等学校,觉得读高职高专没面子。二是,地位的问题极大地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招生与社会认可度,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甚至宁愿再复读一年,也不愿到高职高专院校就读。这样就导致高职高专大学生生源方面不尽如人意,通常高中成绩好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普通高等教育,而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才会报考高职高专院校。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2.2 社会市场上存在各种就业歧视,部分企业及用人单位仍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

目前,就业市场上不仅社会企业、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在人事管理体制、用工制度、待遇等方面存在差别。还存在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年龄歧视、经验歧视、户籍歧视、籍贯歧视等。虽然近几年我国教育部门一再强调高职高专教育,不少企业、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都片面追求高学历,仍倾向于高层次人才,有本科生绝不选择高职高专大学生,有研究生则不要大学本科生,为数不少企业、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毕业生时,就业歧视成为被歧视群体就业的“拦路虎”。例如不少企业、用人单位仍然按学历高低确定薪酬待遇。甚至将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视为另类,有些干脆打出旗号“高职生免谈”。这种人才高消费现象,都无形中更降低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档次,从而更加深了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偏见。不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而且加剧了市场经济就业矛盾,最终也使企业、用人单位人为地提高了人力资源的成本。

3 高职高专学院方面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模式,树立就业教育理念

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一个家庭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谈,它关系到国家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所以我国政府一再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其中蕴含的深意即在于此。同时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就业”也是高职高专教育赖以存在的根本依据。

3.1 调整专业结构,建设特色专业,优化教学计划,科学设置课程

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建设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增强办学优势。输出的人才既要体现“理论知识够用”又要体现“专业特长突出”的特点,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编制教学计划与设置课程时,就要考虑到二者的相互协调,完善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首先高职高专院校要注重市场调研,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意见,了解用人单位对所需高职高专人才在实际工作能力、知识结构水平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主动实现职业资格证与就业准入证的对接,将为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

3.2 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素质教育的共识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的原则,高职高专院校应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人才规格和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而设置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人才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个性和完善的人格,这是时代赋予高职高专教育的新的使命。

4 高职高专大学生方面

4.1 立足现实,摒弃“一业定终身”,认清形势,合理确定就业期望值

中国传统的就业观是“一业定终身”“从一而终”的旧的就业理念。针对这一现状,要摒弃传统的就业观,树立“先求生存,后求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立足一线,艰苦奋斗”的新的就业观,从现实出发,既要看到严峻就业形势中的存在的机遇,也要对就业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与挑战有所了解,这是就业准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因此高职高专大学生在择业时要考虑自己所学专业和方向,从人生的长远来考虑。同时要不断调整就业期望值,一旦出现理想与现实不符的情况,就业目标难以实现时,就应及时重新定位,使就业意向和社会需求相吻合。

4.2 更新就业观念,开拓创新,树立创业意识观

为打破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 “瓶颈”,创业是实现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远大理想的积极途径,是缓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高专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创业观。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主体,也应树立创业意识观,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努力实现客体主体化,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是创业需要高职高专大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但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需要具备成熟的条件与时机,这对于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具有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因素。

总之,面对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 21世纪,高职高专大学生面临的是挑战还是压力,是机遇还是陷阱,最终取决于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准备是否充分,就业竞争力的高低强弱,这是一个我们业已熟知的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我们坚信尽管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正视我们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前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必将健康有序地发展,大学生就业状况会很快得到改善,大学生就业明天会更好。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N].教育部网,2000,1.

[2]教育部.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N].教育部网,1999.

[3]周济.在全国第二次产学研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R].教育部网,2004,3

[4]教育部.教育部统计报告[R].教育部网,2003-2006.

[5]唐永泽.坚持就业指导,持续健康发展高职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统计公报[R].国家统计局网,2005.

[7]央视国际新闻 30 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D].CCTV.com,2004,2,1.

[8]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N].中国政府网,2002.

猜你喜欢
教育部用人单位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最“叛逆”的毕业生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