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012-08-15 00:54刘海清
军事体育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滨海沙滩旅游

刘海清

(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国内的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大多数利用海滨的自然条件,而这些天然的旅游场所多是这些城市对外展示形象的品牌,这些城市的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也影响其综合经济实力。因此研究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对于人们休闲需求的满足及城市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概念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迫切需求,参与有益身心的户外健身活动逐渐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重要选择。我国有丰富的滨海资源,可以为人们提供集休闲、娱乐与体育活动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因此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休闲活动。概括而言滨海沙滩休闲运动是滨海旅游业的衍生物,是为满足游客度假旅游过程中的休闲、健身和娱乐需求,借助沙滩自然条件及运动器材开展的一系列体育活动,包括冲浪、帆板、潜水、垂钓捕捞以及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滩赛车、沙滩打野战、沙滩骑车、海岛攀岩等娱乐性、运动性、直接参与性强的水上及沙滩运动等。

2 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兴起的背景

2.1 休闲需求为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我国在2008年进行假期调整后,全年法定休息日增加到115天,闲暇时间的增多为休闲提供可能。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衣食住行等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休闲娱乐健身等发展性需求也不断增长。而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滨海体育运动正好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2012年2月10日中国网发布统计信息,2011年滨海地区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0亿元,接待游客人数首次突破1 00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滨海体育旅游人数每年都保持稳定幅度的增长。滨海沙滩休闲运动能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满足精神需求,有利于人的健康,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

2.2 城市发展建设成为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发展的有效催化剂

目前国内的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大多数定点于海滨,具备天然优越条件的沙滩。而这些天然的旅游场所大多数都是这个城市对外宣传的一个品牌和名片,如北海的银滩,湛江的东海岛,深圳的大、小梅沙等,同时也成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展示。因此开展滨海沙滩体育休闲运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目前各滨海地区都在依托当地的滨海自然资源,加快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着力打造与之相关的滨海体育文化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催化滨海休闲体育的成熟。

2.3 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为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近20多年里,我国从一个二流的体育国家发展为举世瞩目的体育大国,竞技体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自1984年开始参加奥运会以来,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共取得金牌163枚、银牌117枚、铜牌106枚,奖牌总数386枚,还获得上千个世界冠军和亚洲冠军,这些喜人的成绩激发了国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这为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4 我国的滨海自然条件为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发展奠定自然基础

我国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发展有较明显的自然优势。我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8 000 km的大陆海岸线及14 000 km海岛岸线,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3个温度带,具备多样的水文特点和海上风光,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此外许多滨海地区拥有天然良港,为沙滩休闲运动提供了充足的场地。这些区位优势为人们开展沙滩排球、沙滩拔河、沙滩足球等休闲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此外,我国南部滨海地区处于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备亚热带海洋性季风特征,气温变化幅度较小,良好的气候条件为滨海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对于海上冲浪、海上帆船这类刺激性与娱乐性强的海上活动而言,良好的水文条件与气象条件能增强沙滩休闲运动爱好者的吸引力。

3 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发展现状

3.1 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发展特点

3.1.1 旅游市场逐步成熟

随着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经济增长点的出现,沙滩休闲旅游市场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外部投资的增加,旅游休闲运动项目陆续建成或开建,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有助于满足参与者不同的运动需求,也提升了滨海景区的承载量。同时,整个滨海休闲运动市场的管理也进一步规范化。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整顿和规范措施,具体表现为:定期检查滨海体育运动设备的合格性,定期查处无证经营等行为,推动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

3.1.2 政府规划力度加强

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发展动力很大程度在于政府的支持。近几年,各地政府将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发展列为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2012年3月厦门出台的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把厦门打造成滨海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体育赛事中心城市。根据这一指导意见厦门各部门拟打造5个以滨海运动休闲为主的 “酷生活”主题乐园。山东海阳是山东省烟台市唯一一个海在南面的地区,2011年海阳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由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小组,着力打造具有海阳特色的休闲品牌,举办海阳第二届国际沙滩体育艺术节、海阳2011“滨海旅游季”等系列活动,为海阳沙滩运动休闲旅游营造了良好氛围;同时,海阳市体发办还组织沙滩足球比赛、沙滩排球比赛,并在全市中小学中普及推广这类运动,有利地推动沙滩休闲运动的开展。

3.1.3 国际化程度突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不断增强,而我国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发展也逐步呈现国际化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借鉴国外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发展的模式,如引进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滨海沙滩休闲运动比赛,满足参与者的需求;着力举办国际化的沙滩运动项目,提高我国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知名度。如2010年山东取得 “第一届亚洲大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的举办权后,相关部门曾应邀到泰国进行多项赛事项目的观摩,学习承办赛事经验做法,最后尼泊尔、斯里兰卡等12个国家和地区报名参加了此次比赛,有力地提高了我国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知名度。

3.2 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发展问题

3.2.1 专业管理人才匮乏

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依靠外界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行业本身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人才资源。而我国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发展过程中,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发展的首要因素。首先,在滨海旅游项目开发中,工作人员大多数为政府人员,他们在旅游专业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其次,在体育旅游发展过程的管理上也缺乏专业的知识人才。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以经验为主,无法运用专业知识,从而未能实现城市品牌建设与滨海体育旅游的完美结合。再次,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参与滨海体育锻炼的时候,除了对场地设施、周边环境有高要求之外,还需要在锻炼的过程中得到科学的指导。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除了能够为游客体育锻炼提供科学的指导,还能提高整个滨海体育旅游度假区的服务质量。

3.2.2 基础设施配套欠缺

相比国外的一些知名滨海体育旅游度假区,我国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由于资源开发和产品开发方面市场化程度不高,可供游客选择的项目往往是常见的沙滩车、摩托艇等,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此外,大部分滨海沙滩都离市中心较远,虽然已有部分滨海沙滩休闲度假区主动完善周边相关的交通条件,但是由于整个滨海休闲市场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交通配套设施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市场,限制了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发展。

3.2.3 品牌竞争力不强

我国滨海沙滩资源丰富,并且不同地区的滨海沙滩都各具特色,但是在滨海休闲运动发展上却大同小异,没有合理地规划开发和挖掘自身的资源,不能根据自身的特色打造核心的品牌,导致滨海沙滩休闲运动产品的品牌竞争力不突出;同时,在整个品牌的宣传策划上,也未能抓住目前滨海沙滩休闲参与者的需求,在产品的开发上不能调动参与者运动的欲望。在服务的提供上,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个体经营者也未能提供优质的服务,未能形成明显的品牌特色,阻碍了滨海体育休闲运动的发展。

4 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发展趋势

4.1 本土化与专业化相结合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呼声的增强,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在借鉴其他国家成熟模式及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发展的趋势在于本土化,突显民族特色,展现民族品牌特色。我国传统文化崇尚 “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界与人和谐共荣,而滨海沙滩休闲运动以滨海自然资源为依托,使得体育运动与滨海资源相结合,满足人们从大自然中挖掘满足身心愉悦的资源需求,因此本土化是未来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具体的发展方向上,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养生作用的运动融入到沙滩体育运动中,建立中医养生与运动养生相结合的滨海沙滩疗养休闲会所。在原有的潜水、划船、水上摩托等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开展如沙滩太极、沙滩气功等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这能够使滨海沙滩体育运动项目兼具娱乐性和养生性,既满足年轻一代追求刺激的欲望,同时也满足中老年人养生的需求,能够有效地提高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吸引力。同时,滨海沙滩休闲运动本土化发展的方向还在于将各类少数民族体育运动融于其中,如回族健身操、扭秧歌等,将滨海休闲体育运动作为一个展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独特魅力的舞台。

专业化发展是滨海沙滩休闲运动深入发展的重点。根据目前的需求及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发展的特点,培养发展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专业人才是关键。具体的发展路径主要在于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策略,加强本地已有体育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同时利用当地的高校资源,与高校相关的休闲专业及体育专业联系,在滨海沙滩体育旅游区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让体育与休闲专业的学生定期实习;还可以引进一批滨海沙滩休闲体育旅游核心品牌——中医养生与运动养生相结合的滨海养生体育服务的人才。可以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培养一批拥有中医养生与运动养生知识的专业人才。

4.2 休闲运动发展与体育文化建设相结合

在滨海沙滩休闲运动所带来的效益逐步成为滨海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政府也将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注重挖掘其中的品牌效应和文化特色。因此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发展也在原有的满足人们休闲运动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地注重与体育文化建设相结合,着力打造各滨海城市特有的滨海体育品牌。一方面,可通过微博、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和传媒宣传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重要性、作用及参与方法等;以重大沙滩体育赛事为契机,深入发展当地的滨海沙滩休闲运动项目,加大对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宣传力度,推进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知识的普及,营造良好的运动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以沙滩体育艺术节、重大沙滩体育赛事和滨海沙滩运动季承办作为发展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切入点。通过沙滩体育艺术节中展示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滨海体育运动,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品牌的活动;承办影响力大的沙滩足球国际邀请赛、沙滩攀岩赛等体育赛事活动,通过赛事的宣传营造浓郁的休闲文化氛围。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滨海沙滩体育文化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滨海地区的知名度,打造独具特色的运动休闲品牌。

4.3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滨海沙滩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必然将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而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因此滨海沙滩体育休闲运动的发展必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投资完善交通,营造便捷的交通环境,提高人们参与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热情,并着力完善滨海沙滩运动的软件

和硬件设施,开发更具娱乐性、休闲性、健身性的滨海体育项目,从而达到吸引更多客流的目的,创造更大的效益。与此同时,注重生态效益也是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推动滨海沙滩休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强滨海区域间的开发合作,使各种滨海资源得以有效配置,促进滨海沙滩运动的集约化发展;另一方面是加大滨海沙滩资源的保护力度,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发展的第一理念,培养滨海沙滩运动参与者的环保意识。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要增强海洋意识,做好海洋规划,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各项基础工作,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海洋经济发展。”因此,滨海沙滩休闲运动发展的总体趋势必然要以可持续为发展导向,在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沙滩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具体措施,充分考虑滨海沙滩的生态承受能力,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

[1]林永革.我国滨海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战略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9):26~28

[2]刘元强,邓梅花.论高校体育休闲旅游业管理人才的培养[J].山东体育学院院报,2007,(8):121~123

[3]曲进,曹卫.广东省滨海体育休闲发展现状调研与对策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7):11~14

[4]曹卫,等.滨海体育休闲的理论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9):7~10

[5]曲进,洪家云.论滨海体育休闲[J].体育文化导刊,2010,(7):15~18

[6]吴俊琦,吴俊涛.中医养生和运动养生关系的哲学思考 [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4):17~18

猜你喜欢
滨海沙滩旅游
沙滩浴的正确打开方式
滨海白首乌
江苏滨海:让农民工吃下定“薪”丸
滨海顶层公寓
沙滩
旅游
沙滩
沙滩女郎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