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战的视角探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2012-08-15 00:54黄文砚陈艳梅龙茂枝
军事体育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军人体能训练军事

黄文砚 陈艳梅 龙茂枝

(1.第三军医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重庆400038;2.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

2006年总参谋部颁布了第一部适应军事训练和作战需要的 《军人体能标准》,这部法规性文件将官兵的体育锻炼、体能训练纳入了部队正规化建设轨道。自此全军部队掀起体能达标热潮,在一些部队院校,达标是学员能否毕业的硬指标;在一些部队,体能达标与评先、晋升挂钩,并且各级管理部门每年都要考评体能训练情况。但实际上,军标的设置、训练与考核等环节都存在值得探讨的地方,如体能达标训练的指导理念、项目内容、体能考评的体系与方法是否符合实战的需求,能否快速有效地促进战斗力生成。本文分析军事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部队训练提供参考。

1 军事体能训练的内容设置与实战结合不密切

练为战一直是军事训练的根本宗旨,当今的军事体能训练也应本着从实战出发这种理念进行训练。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武器装备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战争最终是需要人进行操作和控制,应从军人体能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即从作战时的战斗行为、武器装备、战场环境和军兵种的作战特点出发,探讨作战体能的构成要素,科学的选择训练内容并实施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才能满足军事行动对于军人身体的要求。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体能训练的内容集中在俯卧撑、仰卧起坐、10 m×5往返跑、3 000 m、引体向上、400 m障碍或400 m渡海登岛障碍,及部分军体拳、格斗术、抗晕眩练习上,虽然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官兵体能素质,但从实战性的长远角度来看其训练的针对性、范围、实践效果上都存在一定局限性。

跨越障碍能力是军人最重要的综合体能之一,障碍训练是模拟战场上军人作战行为的一个重要训练内容。城市战作为现代战争最常见的作战样式,其战斗行为提示我们平时要视以城市建筑物为背景进行转折跑、冲刺、跳、蹲、卧、匍匐、拖拉、携带、攀爬等基本动作的训练。而我们目前的障碍训练设置比较单一,主要以400 m普障为主,其内容设置及相应的身体训练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显得不足。在发展灵敏素质练习方面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我们常采用的是往返跑的练习手段,而美军在2010年修改为“之”字形往返跑,前线作战的士官表示,这种训练有助于在巷道间躲避敌人的攻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作为最基础的力量素质,尽管很多官兵考核能达标,却常常在控制身体协调、平衡能力上存在问题,更别提当身体处于动态平衡时如何去发挥出应有的爆发力,这一点在进行组合障碍练习的时候特别明显。美军尤为重视核心肌肉的训练,甚至将普拉提和瑜伽这样的运动纳入训练日程,以增强士兵们柔韧、平衡和腰腹肌等力量,他们认为这些训练有助于增强作战中的灵活性,也有助于在背负重物或身穿防弹衣时,执行徒步巡逻或将战友从着火的车辆中拖出[1]。对于耐力素质的训练,美军根据新的体能训练要求,根据自身装备特点取消了8 000公尺长跑训练,同时根据实战特点采取在城市建筑群之间进行耐力训练。

野战适应能力包括人对于作战环境的适应和对于作战任务的适应,在现阶段由作战环境中的地形、距离、气候等因素构成的沙漠战、丛林战、高寒山地战、渡海登岛战等作战样式仍会对战争进程造成严重影响,也对士兵的体能提出考验。平时的体能训练中如能有意识的加以引导,临战训练中将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如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地表的变化探讨和采取有效的体能训练手段,将增强士兵对于冷、热、湿、缺氧等外部环境的耐受性及在各种复杂地表形态下作战的机动灵活性。对此美国陆军作了有意义的探讨,他们根据战争的需要调整体能训练的方向和内容,开展适应性训练。如越南战争时,加强了热带丛林作战的体能训练;海湾战争时,加强了沙漠作战的体能训练;阿富汗战争中又加强了抗高温、高寒的高原训练和特种作战的体能训练[2]。目前我军在这方面的实战模拟训练与美军相比差距明显。

作战任务的适应能力还体现在抗疲劳、抗饥饿、负荷行军奔袭等方面。现代战争已打破传统战争中对士兵适应能力的要求,改变战争的时空观,士兵往往要克服飞行时差、舟船劳累和连续推进等困难,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其推进速度是海湾战争的3倍,不少美英联军士兵连续几天在无睡眠状态下执行作战任务。尽管这方面的训练受到很多条件限制,但我军目前从体能的角度去挖掘有效的训练方法、手段去增强人体超强适应能力方面的训练却很少。因此我们必须从现代战争的实战特点深入探讨军事体能训练的相关要素,拓宽体能训练的思路。

2 体能训练缺乏模拟实战的场景

军事体能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到作战实践中,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不能忽视模拟作战场景,它包括假想敌的布置、战场环境的设置和武器装备的携带。若长期进行单纯的体能训练,不能逐步过渡到模拟实战的场景,这就等于漠视军事体能与体育训练间的本质区别。当今许多国家都建设军事训练模拟基地,以色列耗费8年建成的 “模拟阿拉伯城市”[4],美军现有的各种模拟训练基地多达100多处,如寒区、热带丛林、沙漠山地、高原、坑道等作战模拟训练基地。这都表达了 “练为战”的思想,即依据未来战场环境构建训练内容,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军事体能训练也是如此,在训练中必须强调人的体能与武器装备及作战环境的协调,对受训者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刺激,以加强与实战的联系。

目前,军事体能训练场基本以体育训练场地为主,缺乏模拟实战的场景设置,如400 m障碍场的跑道为塑胶场地;低桩网上的铁丝用塑料橡胶代替;而400 m渡海登岛障碍的部分部队和院校模拟更缺乏真实感,其中的摇摆平台障碍物场景是建设在沙地或水泥地上去实现左右晃动。同时军事体能训练中缺乏着装和武器配置的携带要求,与实战体能的衔接没有良好的过渡。例如10 m×5往返跑能训练士兵在战场上灵敏反应能力,如在城市战中的机动能力,而我们相当多的训练是徒手甚至着训练短裤进行练习;障碍训练只是进行徒手练习,没有携带枪支弹药等装备,即使是仿真的作战装备都没有携带。这表明部分管理和施训人员对军事体能训练的理念缺乏深刻认识:我们训练的不是运动员,而是全副武装在战场上执行作战任务的战士。

3 体能训练与军事技能训练脱节

针对性的军事体能训练能够促进士兵的军事作战技能的学习,减少伤病发生。主要体现在改善和增强武器装备的熟练操控及专业军事技术动作的正确掌握。当今参战的军队专业技术兵种已由一战时期的20多种发展到现在的3 000种以上,不同专业技术军兵种的专项体能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军事体能训练必须有效结合军事技能才符合实战的需求,从军事技能动作运用的实效性和专业技术军种的装备出发完善训练内容。但是,我军目前的体能训练与军事技能训练之间缺乏良好衔接。例如,单兵战术中依托地形行进的技术动作,如匍匐、低姿疾跑、攀爬、翻滚等,它不仅需要速度、力量,还需要良好的柔韧性、平衡能力、协调控制和一些小肌肉群力量,要想快速有效而又正确的掌握技战术动作,必须以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为依托,将技战术动作融合到体能训练之中。显然,仅仅依靠目前开展的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耐力训练和部分障碍训练是无法为技战术训练提供足够的体能支撑的。

4 体能考核评价机制的导向性影响

自2006年新军标实施后,军队各级职能部门从规模和范围等方面加大了体能考核的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军人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增强了官兵的体能水平,但是从实战的角度来看这种体能考核评价内容及方法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首先是考评的内容选择上,军标中列入考核内容的通用体能共计44个项目,而考核只是选择了其中6个项目,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撑、10 m×5往返跑、3 000 m和400 m障碍,在内容的选择上没有完全从专业技术军种将面临的作战任务出发,与军事操作技能的联系也不密切。

其次,目前一些考核评价方法和尺度有待商榷。一是考核实施过程单纯采用竞技体育的形式,忽视了实战体能的展现氛围。二是急需相应的仪器严格考核尺度,杜绝一些 “应试技巧”,如俯卧撑时肩关节的位置,身体的平直程度,引体向上考核是否可以振荡等。最后,考核体系及其评价方法成了体能训练的指挥棒,考什么就练什么的想法及训练举措已成为大多数军事院校和部队体能训练的指导思想,这就阻碍了体能训练的科学化发展。

5 建议

5.1 转变传统的体能训练思维模式,以未来战场需求为牵引,从实战出发,探讨各种情况下的作战任务对军人体能的要求,坚持战争需要什么,就应培养什么的实战体能思维理念。

5.2 从战斗行为、武器装备、战场环境和军兵种的作战特点出发构建具体的体能训练内容,在训练中引入装备,增设实战场景训练场,增强士兵对于复杂战场的适应能力,积极探讨由武器、装备革新导致作战样式变化所产生的体能训练新动态,增强体能训练与相关军事操作技能的结合紧密度,使体能训练更贴近军事训练的实用性上,缩短战斗力转换时间。

5.3 从整体的角度理解 《军标》,从实战出发,灵活采用相应的训练内容作为提高实战体能的手段。5.4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考核内容与军人实战体能的结合性,如专业体能中一些项目可否考虑增设携带装备的达标时间,改进评价尺度,为体能训练的良性发展的做好引导作用。

[1]美军配合反恐战争废除新兵拼刺刀及长跑训练[EB/OL].http://mil.news.sina.com.cn/2010-03-19/0930587363.html,2010-03-19

[2]陈艳丽.试析美国陆军各个历史时期的体能训练,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J].2003,22(3):124~126

[3]军人怎样和睡眠 “打仗” [EB/OL].http://www.news365.com. cn/wxpd/wz/jsbl/201005/t20100527-2719108. htm,2010-06-30

[4]闫子龙,等.中美陆军体能训练内容考核化的研究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3):107~113

[5]总参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体能标准 [M].2006

[6]艾英伟,艾冬生.军人体能训练与军事训练一体化探讨 [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8(2):74~76

猜你喜欢
军人体能训练军事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军人就该这个样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军人“四有”歌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