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消息

2012-08-15 00:42
水上消防 2012年4期
关键词:郑和海事局航海

我将全面引入“海上高速”规划

从在深圳举办的船舶定线制和船舶报告制国际研讨会上获悉,随着航运业的发展,我国沿海水域的通航密度迅速增大,船舶交通流分布日趋复杂,沿海船舶碰撞危险度也随之增大。为降低沿海水域船舶事故的发生率,提高通航资源的利用率,我国将全面引入“海上高速”规划。舶舶定线制规划就是要建立起一种船“行”的秩序,建立起一种航运文明。据介绍,船舶定线制在欧美国家广泛使用,截止到2010年,全世界被IMO采纳的定线制措施总计261处, 其中分道通航制159处,深水航路18条,避航区56处以及其他定线制措施28处。我国成山角船舶定线制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通过IMO采纳审核的船舶定线制 。此次会议将进一步推进中国船舶定线制的实施,全面打造中国沿海的“海上高速公路”。据悉,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已公布了《全国沿海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全国沿海航路总体规划》,力争3到5年内在全国沿海交通密集区和事故多发区26处实施船舶定线制。

今年中国航海日活动主题发布

从2012年中国航海日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航海日庆祝大会将于7月11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结合今年世界海事日“百年回溯·泰坦尼克之殇”主题及主会场活动、举办城市特色,今年航海日活动主题确定为“感知郑和,拥抱海洋”。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表示,今年的航海日活动将深度展示郑和文化底蕴,充分展现海洋经济建设,并与发展旅游航海紧密结合。活动主题中,“感知郑和”是对郑和精神的追思、继承和发扬,“拥抱海洋”是实现国家航运和海洋战略的具体体现。徐祖远指出,航海日将始终以弘扬郑和航海精神,增强国民的航海意识、海洋意识和蓝色国土意识,促进世界和平、睦邻友好和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为宗旨,发扬传统、锐意创新,不断丰富内涵、扩展外延。据介绍,今年航海日大会将举行“八方之水”聚水仪式,汇聚从郑和七下西洋路线中八个有代表性地点采集的水;颁发“郑和航海贡献奖”之“航海文化贡献奖”。活动期间,南京主会场还将举办航运物流、文化旅游、船舶与海洋工程、舰船开放等专项活动和相关配套活动。今年主会场活动将重点突出三个特色:一是围绕国家“十二五”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航海、关注航海、支持航海;二是借南京主会场深厚的郑和文化底蕴优势,弘扬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三是发挥南京旅游资源优势,南京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同期举行,提升民众航海与海洋意识,促进航海文化的传播。

交通运输部成立水上通航安全专家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近日组织召开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分析暨部水上通航安全专家委员会视频会议,通报了2012年第一季度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并宣布成立部水上通航安全专家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副部长徐祖远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提升科学民主决策能力,全力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徐祖远指出,专家队伍是水上安全生产工作科学决策、科学监管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要通过这个平台建立决策咨询制度,为主管部门在重大决策时提供科学依据。各单位、各部门要把专家咨询决策纳入决策程序,广泛听取专家意见;要建立健全专家委员引进退出机制,建立专家委员会座谈会制度;各位委员要不断拓展学习,始终站在新理论、新信息、新技术的前沿。

中国新建极地科考船完成概念设计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即将增添“生力军”。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翁立新介绍,我国第一艘“联合设计、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目前已完成概念设计,项目进展顺利,新破冰船计划于2014年下水“服役”,与“雪龙”号一起赴南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据悉,我国新建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轻载排水量8 000 t级,续航力20 000 nmile,自持力60 d;作业航速约0 kn ~ 15 kn,常用航速12 kn ~ 15 kn,设计破冰厚度不低于1.5 m,连续破冰速度2 kn ~ 3 kn,船上将装备船载直升机。为满足极地科学考察的需要,新建的破冰船还将成为一个装备先进的“流动科学平台”,具备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主要海洋和大气综合观测取样能力;具备在极地海区季节性地开展海洋地质、海洋重力、磁力和地震的调查作业能力;具备海洋生物、生态调查和评估的手段;同时还能承担部分南极考察站物资运输任务。

《新理念——内河航道建设指南(2011版)》出版

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编著的《新理念——内河航道建设指南(2011版)》(简称《指南》)近日已出版发行。《指南》分内河航道建设新理念、限制性航道、航电枢纽和数字航道四篇,着重阐述了航道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以航为主、全寿命周期成本、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新理念。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作序,他称赞该书系统总结了示范工程活动及有关工程建设的成果和经验,重点突出了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航道建设新理念,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新颖。

我国海事系统首次使用无人机进行海域监测

为提升海上船舶污染的应急决策指挥能力、预警和处置能力以及溢油应急效率,日前,天津海事局组织指挥专业无人机在辖区进行巡航,在全国率先正式启用专业无人机作为常态巡航监控手段。据介绍,无人机由无线遥控设备或由程序控制操纵,不需要飞行员在机舱内进行驾驶,飞行过程由电子设备控制自动进行。无人机的巡航速度超过100 km/h,用巡逻船进行全辖区巡航需要12 d至15 d,而用无人机只需10 h,能抵御8级大风,拍摄的高清视频和照片可以实时传送至监控中心。船舶防污染及溢油监测应该迅速及时反应具体情况,发生事故后的最初几个小时是防止污染扩散及其危害的最佳时机,现有的防污染监测设备不能满足快速应急监测的要求,无人机系统恰能弥补此空白,适合于常态化的海上污染巡航监视监测。天津海事局无人机每周安排2至3次飞行计划,保证全年不低于100架次飞行任务,并且在应急情况下随时起飞,监视范围为天津海事局辖区1.6 km2海域。

长江海事自主研发的政风电子监察系统上线运行

5月1日起,由长江海事局自主研发的现场执法评价系统、海事政务评价系统和现场执法记录系统“三合一”的政风电子监察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据长江海事局有关负责人称,这是该局加强政风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有效保障船民合法权益的又一项创新举措。据介绍,海事现场执法评价系统主要是船长、船员通过手机短信对现场海事执法行为是否满意进行独立评价;政务窗口服务满意度电子评价系统主要是相对人通过窗口评价器对海事工作态度、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是否满意进行独立评价;现场执法记录系统则通过执法人员对现场执法活动进行全过程录音录像。这套政风建设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对动态和静态海事执法的适时监控,扩大了船员对海事政风评价的话语权,也为正常海事执法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持,能有效监督执法行为,保障执法人员依法履职,保障船员合法权益。目前,该局已为基层118个执法大队配备了436套现场执法记录仪,在217个政务窗口全部安装了电子评价器。

猜你喜欢
郑和海事局航海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新一代卫星AIS验证载荷”成功发射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公布第二批可在线办理的电子证照清单
断水三天的航海人
中方将在渤海执行军事任务
大航海争霸
实地考察强交流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