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蜂是人为可控的

2012-08-15 00:45江名甫
中国蜂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流蜜分蜂青壮年

江名甫

(山东平阴一中老宿舍四号楼三单元102,250400)

蜜蜂营社会性群体生活,以群体为单位繁衍后代。自然分蜂是蜂群的本能行为,只有顺应其生物学特性,采取措施改变群体相应的外部环境条件,抑制其不利性状的表现,促使其有利性状表现,养蜂人加以选优去劣,使蜂群逐渐优化,蜂场可增收减损。我地很多蜂场许多年没发现逃蜂现象,但不少管理者只采用了阻止自然分蜂群飞逃的办法,如剪掉蜂王翅膀等,没能按照蜂群生物学特性诱导有利性状的发展,阻止不利性状产生。这需要管理者通过实践、调查、研究,认知蜂群自然分蜂的内外因素条件。

一、掌握自然分蜂规律

蜂群分蜂必定有相应的内外因素条件。自然分蜂的外因是:1.季节性规律:春未到,蜂早知。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越冬的蜂群,没有囚王的蜂群大寒前后就早早开始产卵繁殖,春繁后期表现最为显著,这时蜂群迅速扩大。4~5月是自然分蜂的高峰期,分蜂欲望强烈,以后整个活动期均可分蜂,但分蜂性变弱,比较好控制。2.蜜源性规律:在大蜜源来临之前,群体内像有生物钟似的,常出现产卵育子高峰,积累大量工作蜂,分蜂性较强,常形成分蜂高潮,尤其多年定地饲养的蜂场。如果大流蜜前没有小蜜源,对其奖饲,并增加奖饲的数量与次数,给蜂群大蜜源将至的假象,也会促使蜂群出现产卵育子高峰。3.气温性规律:最高气温25℃左右时,群体增长特别快,尤其是晚春(3~4月),有外界气温与蜜粉源配合,群内雄蜂与王台增多,表明出要自然分蜂。在繁殖季节里,当白天最高气温达到33℃以上时,或气温在20℃以下时,工蜂表现倦怠,自然分蜂减弱。

自然分蜂的内因有:1.群势庞大:在群势过大、外界只有少量流蜜时,工蜂满员,众多青壮年工蜂闲着没事做就要闹分蜂。蜂群表现出一些异常现象,在箱内外闲游,许多工蜂拥挤在一起,挂起了蜂须等。2.巢内空间狭小:箱内脾多蜂多存蜜多,蜂王无处产卵,也没有空间筑造新脾,蜂群便产生分蜂意向,如能及时解决这一矛盾可延迟分蜂。3.蜂王老化:老王产卵力下降,分泌的蜂王激素少,不能满足蜂群的各种工作需求,群势较小也可能分蜂。4.青壮年蜂过剩:蜂群1.5万只左右时,若食物充足,气温适宜,蜂群发展快,同龄蜂最多,当劳作场所都难以容纳时,常会发生分蜂热。

二、认识自然分蜂的临界点

所谓临界点,就是蜂群内部开始准备自然分蜂的标志,从这时起蜂群就开始一系列的分蜂准备活动,蜂群出勤率、产卵率开始降低等,应采取预防分蜂措施。等到要自然分群,要飞逃了才去割王台捉蜂王、剪掉蜂王翅膀,或是费时费力收捕飞逃群,已经为时己晚。应该从什么时候采取措施呢?从临界点开始,就是蜂群在子脾的边缘部位新筑起许多王台,蜂王在台基内开始产卵,但尚未孵化,这就是自然分蜂的临界点。此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防止分蜂发展,可以在恰当时机有计划地进行人工分蜂。

三、调控自然分蜂的措施

1.适时取浆:当自然王台内有卵时群势壮大,青年工蜂数较多,王浆腺发育成熟,此时移虫取浆能激发更多工蜂的王浆腺发育,很快达到最大取浆量,有经验养蜂人深有体会。取浆的重要作用是能抑制蜂群自然分蜂,其原理是取王浆消耗蜂群的过剩营养,使众多的青壮年工蜂忙于泌浆育王,无暇闹分蜂,蜂群能安定的生产王浆。但要注意:浆条下多少要因群而异,对蜂群的强弱程度,区别对待,不可千篇一律下浆条。也要因时而异,在大流蜜来临时,暂停取浆,把所有蜂力投入采蜜,蜂蜜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是大自然极易流失的资源,同样大流蜜也会抑制自然分蜂。

2.用暂时分群法缩小群势:在蜂群繁殖期,若出现台内有卵,预示群内已开始了分家活动,尤其在大流蜜前半月左右,一定要防。方法是利用已存贮的蜂王分群(对多余的产卵蜂王,不论是老还是残都要囚入王笼,置蜂团之上或挂继箱壁上,不要处死,以备后用),一般分出群与原群或其他蜂群并置,待大流蜜开始后,再囚王并群或提出蜂王和卵虫脾,另组小繁殖群,以增加蜂场总的工作蜂数量。因群势小达不到分群需要,蜂王及工蜂就齐心协力扩大蜂群。若贮备王不足,可在大流蜜前一个月,连续育两批王台,利用大群作交尾群,用没有无王期育王法育王(请参阅本刊2010年9期33页),存贮备用。

3.扩大空间:巢内空间包括,一是蜂巢(脾)以外空间,加空继箱或第二继箱,使箱内空间加大,任蜂群扩大,任蜂在箱内爽游散热。二是加脾扩巢,使蜂王有充足的产卵空间,使蜜粉有存贮之处。这样蜂群所有成员能齐心协力建设家园,打消分家之意。

4.以强补弱:有分蜂意向者必然是群势强大,青壮年工蜂众多。蜂多工作少,为失业蜂安排活儿,蜂群就安定,不闹分蜂了。把强群的封盖子脾与弱群的卵虫脾抖蜂后对调,这样会减少强群的青壮年工蜂,使弱群迅速增加蜂数而扩群,蜂场平衡发展。

5.加础造脾:强群青壮年工蜂多,有空间有蜜源(蜜源不足时可奖饲),加1框巢础一夜便可造成脾,提给弱群产卵贮蜜,在强群再加1框巢础。注意造脾能力强的也不能一次加多张,造好1张脾再加1张。

6.老王换成新王:老王蜂王激素分泌的少,新王分泌的多。同样大小群势的蜂群,王龄不同激素浓度有差异,王龄长者因激素浓度小要自然分蜂,王龄短者可能因激素浓度大蜂群旺盛发展。蜂王品质及品种差异可能会有不同,但同一品种相同质量的蜂王王龄很重要。因此,在大流蜜前,黄河下游地区每年两次囚王治螨,用大群作交尾群,成批培育蜂王,这样抓住时机育王,育王几乎是零成本,能多贮王备用。

猜你喜欢
流蜜分蜂青壮年
如何原地分蜂
柿熟时节过錾字石村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谈谈蜂王对蜂群采蜜量的影响
陕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现象调查研究
夺取椴树蜜高产的几点措施
步入青壮年时代的“劳模”火箭
2015云南蜂蜜行情
自然分蜂的前兆与对策
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Ⅳ)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