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蜂农直补

2012-08-15 00:45王树壮任珍珍
中国蜂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黑蜂蜂农惠农

王树壮 陈 丽 任珍珍

(黑龙江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所)

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肩负着保护我国优良蜂种和蜜源植物的重任。现有东北黑蜂3.8万群,养蜂户600余户,年产蜂蜜3000余吨。保护区内有超千群的养蜂村屯三个,超百群的养蜂户200余户,最大规模的养殖场有蜂群500余群。蜂产品加工企业9家。饶河东北黑蜂产业年产值上亿元,是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不可替代的产业。饶河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东北黑蜂的保护和发展,将东北黑蜂产业列为立县支柱产业之一。为做大做强东北黑蜂产业,重点进行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

2012年保护区内受到罕见的高温、干旱、少雨、虫灾和有毒蜜粉源植物开花流蜜等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椴树流蜜期蜂群群势严重下降。椴树有花无蜜,导致我区蜂蜜绝产,蜜蜂到有毒蜜粉源植物上采集是蜂群群势下降的主要原因。蜂农为了保种是不允许出境追花夺蜜放蜂的,给蜂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蜂农保种和从事养蜂生产的积极性。

根据保护区蜂业遭受损失的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扶持蜂农优惠政策,制定了补助方案,实行蜂农直补推进产业发展。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政府筹集资金140万元用于补助蜂农,包括区内地方、农垦、森工系统的蜂农,对符合条件的蜂农给予每群50元的补助。此举开创了东北黑蜂产业发展和保护的新篇章,有效地提高了蜂农保种和从事养蜂生产的积极性。我们具体做法: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惠农政策。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促进蜂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成立了以县长韩学海同志为组长,主管副县长王国强同志为副组长,县黑蜂管理局、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民族宗教局和蜂业协会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黑蜂管理局。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惠农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

2.全局出动,奋战普查。县黑蜂管理局在进行蜂群大普查活动中,将全体干部分成两组,8月21日至9月28日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下乡大检查。按照蜂群档案走访村屯百余个,出动车辆120余车次,出动人力360人次,走访蜂农600余户。爬山涉水,深入蜂场,不辞辛苦,对全县蜂群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普查。在普查中,有的蜂农的蜂群在山上,工作人员就去山上,哪里有东北黑蜂,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坚持“宁可多走百里路,也不漏下一群蜂”。这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是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

3.规范资金管理,补贴公开透明。秉承着“四个公开”的原则,即公开补贴方案,公开补贴结果,公开发放通知,公开监督举报电话。按照“指标统一下,补贴一卡发,服务一站办”为核心内容的管理目标。按照统计一一核查,一一公示,一一发放的工作程序进行。要求真实、准确、公开、公正透明,阳光操作,接受监督。对惠农补贴资金实行财政统一管理和打卡发放,保证惠农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蜂农手中。

4.惠农补贴增强了蜂农养蜂育种的积极性。在补贴发放大会上,蜂农们特别高兴,都说今年秋冬的喂糖钱不用愁了。来年再多养几十箱。饶河镇73岁蜂农金正义老人高兴地说:“养了一辈子蜂,政府还给直补,今朝头一回呀!今年蜂农歉收,政府给了我们补贴款,调动了我们养蜂的积极性,给了我们巨大的鼓励,今后我们要把蜂养好,使我们全县的养蜂业上一个新台阶,把东北黑蜂这项甜蜜的事业发展好。”

给蜂群发放直补是全县养蜂人多年的期盼,由于保种的需要,区内蜂群不允许出保护区追花夺蜜放蜂,遇到灾年,蜂农收不抵支。保护区内蜂农的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严重影响蜂农从事养蜂生产和保种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决定给区内蜂农发放直补这一惠农决策,改写了东北黑蜂产业发展和保种的历史,蜂农拍手称快,是促进东北黑蜂产业发展最强的音符。促进了蜂农从事养蜂生产和蜂种保护的积极性,给东北黑蜂产业带来了福音。

猜你喜欢
黑蜂蜂农惠农
科普惠农 晋农优选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退休干部的惠农情怀
新冠肺炎对湖北省养蜂业影响的调查
抢救新疆黑蜂纪行 (九)
——黑蜂的保护利用建议
抢救新疆黑蜂纪行(八)
——新疆黑蜂素材后代初步鉴定检测结果
抢救新疆黑蜂纪行(八)
——新疆黑蜂素材后代初步鉴定检测结果
追花寻“蜜”
抢救新疆黑蜂纪行(二)
——沿着历史上分布的踪迹追溯黑蜂信息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