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2012-08-15 00:51黄海今王桂荣石红阁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圈套创口结肠镜

黄海今 王桂荣 石红阁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创伤小、痛苦小,治疗效果佳,且能回收标本,又可替代传统的外科剖腹手术的先进学科。我院2011年行电子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48例,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复查均无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均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好评,将治疗和护理介绍如下。

1.资料

我院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结肠镜检查数为439例,发现结肠息肉49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治疗为48例。结肠息肉单发为36例,多发12例,家族性息肉病1例(行外科手术),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48例中,无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2.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对内镜高频电凝电切知识未知,大部分患者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针对患者给予重点告知息肉电凝电切的治疗重点过程,并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缓解和改善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讲解电子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安全、普及最广泛的首选治疗方法,讲明治疗的简便性和安全性;并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也底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消除患者的顾虑,缓解和稳定患者的情绪,并增强其信心,以达到自我放松、配合良好,交待操作重点、配合要点,达成治疗顺利完成。说明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浅在风险和益处,并签署内镜下治疗知情同意书。

2.2 肠道准备 肠道清洗不彻底,结肠镜检查显像效果不好,增加息肉的漏诊率,同时也影响电凝电切后的创口感染。我院多年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不影响电解质紊乱,并耐饥饿感,不良反应少。服用前空腹6~8小时始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是有效的肠道清洗剂。便秘或排泻不畅患者,结合灌肠清洁肠道,要求最后一次排便为无渣清水样。

2.3 术前准备 予血常规、出凝血检查、心电图等,术前常规注射丁溴酸东良胆碱20mg肌注,抑制肠蠕动。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按医嘱注射安定,并去除患者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手链、戒指等)。

2.4 器械准备 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型号为CFQAI260,电极板、高频电刀装置、圈套器、热活检钳、黏膜下注射针、止血钛夹及释放器、心电监护议、氧气装置,以及抢救必备药品。操做前仔细检查备品和器械,检查各种连线无误。电凝电切指数为25~50w之间。

3.术中护理

取患者左侧卧位,连接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贴好电极板于患者体位的上侧臀部或大、小腿部位。常规操作,嘱咐患者缓慢呼吸,放松肛门进镜,找到病灶,根据息肉的大小和位置选择电流功率和使用圈套器或热活检钳,息肉分有蒂和无蒂两种,无蒂的做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200ml+肾上腺素1mg+靛胭脂注射液适量),在操作中协助摄影电切活检,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血压、脉搏、心率、呼吸和腹部情况。圈套息肉时要缓慢轻柔;反复松紧适度直至有阻力时停止收紧,避免用力不当勒断息肉或部分息肉引起出血,电凝电切时慢慢收紧圈套器直至息肉完全切断,收回标本。同时也避免圈套息肉牵拉紧张,电凝电切时切口弹裂或撕裂伤,造成不必要的创口或迟发性穿孔。电凝切后注意观察创口有无出血、穿孔,如有出血危险或穿孔迹象的创口使用止血钛夹夹闭出血或穿孔创面。术中不能只关注仪器显示的参数,常询问患者的感觉、感受,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术后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有无腹痛及便血。

4.术后观察

4.1 术后护理 ①内镜及附件经初步处理后送洗消间消毒处理,一次性物品毁形处理后置入垃圾袋。标本固定送检。②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腹痛、呕吐、便血,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做好相应处理。

4.2 术后饮食 根据患者情况禁食24~48小时,术后根据病情可进流食、半流饮食逐渐转至正常饮食,但不吃生硬、油炸辛辣、刺激性和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稀软通畅,避免因大便干燥、过硬和食用粗纤维食物而使创面结痂过早脱落引起出血。术后根据患者情况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有出血倾向者给予止血剂。

4.3 健康指导 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注意观察有无便血及发热等并发症。禁烟酒,七天内不吃生硬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太热的食物;不泡热水澡,术后两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以免腹压增高而起迟发性出血。定期随诊。

5.护理体会

5.1 护理干预 针对不同的年领、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文化程度选择不同的交流和沟通方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和紧张状态,增强了患者的信心和耐受性,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5.2 操作恰当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息肉时,操作动作熟练轻柔,医生和助手配合默契,积极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出血和穿孔。操作中协调统一,心手一致,尽量减少牵拉,多询问患者的感觉、感受,减少了患者痛苦。

5.3 并发症的预防 有效的护理配合提高工作信心。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常有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预防并发症要做到:①医务人员相互间的熟练操作、默契配合,可较好的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出血、穿孔等并发症。②电凝电切功率根据息肉的大小选择适当的功率。③术后尽量吸出腔内积气,以免引起积气诱发肠穿孔。④术后注意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如发现有并发症象应及时处置,严密观察病情变化。⑤定期随诊。

1 杨冬华,陈昊湖.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84.

2 赵丽霞,孙辉,等.直肠大息肉剥离术后穿孔保守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3:274 -275.

3 周平红,徐美东,陈巍峰.内镜粘膜下肃离术治疗直肠病变[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4-7.

4 冒雨虹,许春芳.心理指导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6:337 -338.

猜你喜欢
圈套创口结肠镜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心灵创口贴
狼的圈套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改良型创口贴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
小伤口都能用创口贴 ?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