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淤胆型肝炎

2012-08-15 00:47曹汝青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1期
关键词:治则茵陈主症

曹汝青

陕西省合阳县中医院,陕西渭南 715300

1 淤胆型肝炎

现代医学认为淤胆型肝炎是病理性肝炎表现为肝内淤积的一种临床类型,又被称为胆汁淤积型肝炎或者胆小管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了毛细胆管的排泌功能障碍,但是又不能主动经胆小管排泄至肠管,却反流经血液的一种肝炎。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个类型,慢性多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淤积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多数人人认为是肝细胞内胆汁流动障碍,毛细血管胆汁成分运转障碍,小叶体内胆管或小叶间胆汁排泄障碍所引起。临床表现特征 发病时,病人在较长时间(大概3~6个月)会出现肝内完全梗阻性黄疸,症状有:大便颜色像灰白色陶土样,很浅。而小便颜色则变为深黄,尿中脸红素呈现阳性,而尿胆素和尿胆原均呈现阴性,皮肤侵痒,血液中胆红素含量直接升高,血清 中ALT含量轻度或中度升高,胆固醇含量呈现增加趋势,碱性磷酸酶(AKp)及转肽酸含量明显升高。病毒性肝炎特有的黄疸前期症状大约在黄疸发生前一周出现,主要表现为:厌油腻物、食欲不振、全身疲乏、恶心呕吐、偶见发热等。黄疸出现之后,症状仍不会消失,但急性黄疸型肝炎相比,会比较轻。有的病人甚至出现无症状状态,仅表现为重度黄疸。该病虽然病程长,但预后效果良好,大多数可逐渐自愈,只有少数转为慢性,长期淤积表现有维生素A、D、K缺乏。实验室检查淤胆型肝炎实验室检查呈“六高”现象:表现为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70%);碱性磷酸酶(ALP)升高;γ一谷氨酰转酞酶(1一GT)升高;胆固醇(cH)升高;胆汁酸(TBA)升高;β球蛋白升高。 淤胆型肝炎病理检查示微胆管淤胆,胆管增生明显,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毛细胆管扩张,毛细胆管内有胆栓形成,微绒毛有病变等,而肝细胞坏死不突出。诊断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定。鉴别诊断需与全肠道外营养,酒精中毒,败血症,药物中毒及儿童先天性锌代谢缺陷引起进展性肝内胆汁淤积鉴别。

2 中医辨证施治

淤胆型肝炎病中中医黄疸范围。中医认为黄疸的病因病机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垂以及积泉转化,湿邪阻滞中焦或淤血阻滞胆道,以致胆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肤而发黄。症状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根据临床出现病症而不同,辩证如下。

2.1 热重于湿

主症:目黄身黄,黄色鲜明,小便黄,身痒,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苔黄腻。脉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佐以通便。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栀子,大黄各10 g,茵陈30 g,连翘15 g,如呕逆者加竹茹、黄连,右胁疼加柴胡、郁金。腹胀加枳实、厚朴;热甚加黄柏、黄芩,心烦失眠、发热口干、衄血者加赤芍、丹皮,白茅根。

2.2 湿重于热

主症:身目俱黄,但色泽不鲜明,多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口淡不渴,胸脘痞满,恶油纳差,腹胀便塘,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

治则: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茵陈五苓散加减:茵陈30 g,茯苓15 g,猪苓、泽泻、白术各10 g,若呕逆者加半夏、陈皮,食滞不化者加枳实、神曲,腹胀加木香、厚朴,兼表症者可生用、黄连翘赤石豆汤。湿热并垂者用甘露清毒丹。

2.3 肝郁气滞

主症:身目俱黄,右胁疼痛、纳差,乏力、眠不佳、身痒。大便呈陶土色,尿黄,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治则:疏肝行气,利湿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柴胡、当归、白术、白芍各10 g,云苓、茵陈、栀子大黄各15 g,若恶心、厌油加制半夏,神曲,陈皮。

2.4 肝络淤阻

主症:身目发黄,右胁刺痛,面色青紫,晦暗,蛛纹丝缕,舌苔青紫,脉细涩。

治则:活血化淤退黄。

方药:膈下逐淤汤加减。五灵脂、当归、川穹、桃仁、丹皮、香附、红花、枳壳各10 g,赤芍20 g,茵陈30 g,久病体虚者用黄花健中汤加丹参、当归、川穹补益气血,养血化淤。

2.5 淤久化热

主症:身目俱黄,面色晦暗、黄色深重,病久化热,口渴、烦热、舌质青紫苔黄,脉弦数。

治则:清热化淤。

方药:赤芍60 g,葛根60 g,升麻30 g,茵陈30 g,白茅根30 g,丹参30 g,丹皮12 g,炒麦芽15 g,久病者可加大赤芍量至120 g,皮肤瘙痒者加防风10 g,地肤子15 g,便秘者加大黄10 g,胃脘胀满者加莱菔子20 g。

2.6 寒湿阻遏

主症:身目色黄较暗,纳少,腹胀,大便不实,神疲畏寒,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则:温中健脾化湿。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减。茵陈30 g,白术、附子、干姜炙草各10 g。若气虚腹胀苔厚去白术、甘草、加苍术、厚朴,皮肤瘙痒者加秦艽、地肤子、白芍。

[1]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J]. 中医杂志, 1992,33(5): 39.

[2]肝硬化临床诊断中医辨证和疗效评定标准[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4):237-238.

[3]刘克州, 章明太, 陈智.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的论证[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12(1): 11.

猜你喜欢
治则茵陈主症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不负春天
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治则在中医临床诊治中的作用
绵茵陈养肝祛湿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绵茵陈与花茵陈的现代药理对比及临床应用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