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012-08-15 00:47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领域思想

张 可

(四川电视台,四川成都 610000)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张 可

(四川电视台,四川成都 610000)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文章明确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客观分析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动向,并提出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六点对策建议。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各种思潮,如改良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唯意志论、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先后在我国流行过、尝试过,但它们都失败了,成了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只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深深扎根,引领中华民族走上了光明之路。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最初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他们后来之所以能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们通过比较、研究各种主义,最后认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中的进步人士之所以能同我们党肝胆相照、精诚合作,也是因为他们经过复杂的探索过程以后才信服马克思主义的。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才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都要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从我国历史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有一元的主流意识形态,统治者都努力用各种手段来维护其主流意识形态。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要确立儒家正统思想的独尊地位,在2000多年来的社会中,多数时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意识形态。从外国历史看,在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基督教思想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教会信条成为“任何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任何“异端邪说”都受要到排斥甚至制裁。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意识多样化的关系。在任何一个社会当中都可能有多种思想,但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不是各种思想处于相同的平等的地位平起平坐。指导思想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这是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是社会发展中的一条普遍规律,并不是当代中国社会才特有的社会现象。一些人对竭力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就是要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决不允许某些人把中国作为他们搞指导思想多元化的实验场,因为那将意味着一场国家的灾难、人民的灾难。坚决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意识多样化的关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推进“一元化指导”与“多样化兼容”的和谐发展。不能因为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而反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不能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否定社会意识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一种既有统一意志又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

二、充分认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动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动向。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国际形势变化莫测,国内困难接连不断的情况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力办好大事、妥善应对难事,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显著成绩,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充分肯定意识形态良好态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很不平静,充满了斗争。具体表现在:

攻击马克思主义,否定或歪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宣称“马克思主义偏离了人类文明的主流”,只有搞多党制和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鼓吹用新自由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他们散布“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不适合中国国情”,主张“用‘新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攻击、诋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诬蔑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今的修正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宣扬民主社会主义,在个别网站和个别刊物刊发《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等文,说“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恩格斯晚年是民主社会主义者”;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说“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鼓吹中国实行“宪政民主”,走“第三条道路”,目的就是要中国走西方国家所谓的社会民主主义实质上的资本主义道路。

假借“反思”之名,攻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近年来,少数人一直利用“反思改革”、“反思文革”等,攻击党的领导,他们借“反思改革”攻击党和政府,宣称“现在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是由于改革不彻底造成的”,诬蔑“公有制是万恶之源”,鼓吹“改革的方向是彻底私有化。极力夸大改革的失误,宣称改革“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改革“催生了新的资产阶级”,“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认为“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己失败”,主张“回到毛泽东时代”。

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为名,否定我国的政治制度。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打着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旗号,极力鼓吹西方的政治制度,散布西方的政治制度“是人类目前最好的制度”,政治体制改革的“真经在西方”,要实现“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公开宣称中国共产党执政“缺乏合法性”,“没有注册登记”,行使的是“法外权力”,是“严重的违法”。利用一些腐败案件,诬蔑中国共产党“一党独裁是制造腐败的根源”。声称要在政治领域“打破意识形态禁锢”,“开展一场冲破党治、人治束缚的第四次思想大解放”。

借我加强对网络和新闻出版的管理,攻击我新闻出版制度。近年来,境外媒体、网站不断刊登文章,横加干涉我国的新闻出版管理,攻击中国的“新闻出版乃至思想文化领域,还滞留在秦始皇的阴影里,它已成为依法治国的盲点,成为滥用权力的重灾区”,“新闻改革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意识形态领域同样需要改革”。攻击我“控制公民言论自由”,“践踏记者和知识分子的自由表达权利”,宣称要“打破言禁、报禁”。攻击我国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是“压制言论自由和限制人权”,是“网络专政”,把我们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管理办法》,诬蔑是“对新闻自由的公开侵犯”,是“新闻钳制的又一信号”。对我党新闻管理制度和中宣部进行大肆攻击谩骂,企图让我们党放弃对新闻宣传的领导权,从新闻宣传打开缺口,否定党的领导。

借炒作司法案例,攻击我国的司法制度。近年来,敌对势力更加重视利用一些司法个案和群体性事件,培植对我现行制度不满的“代言人”,他们打着“维权”的旗号,恶意炒作一些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同党和政府对抗。炒作司法个案,丑化我国司法系统和司法体制,把所谓的“维权律师”吹捧为“正义的化身”、“社会的良心”。鼓吹“司法独立”,诬蔑“公检法是一个利益集团”,是“黑社会的保护伞”,诬蔑“政法委妨碍了司法独立”,宣扬“司法系统必须脱离党的领导”,宣称“共产党不能领导司法工作,要实行独立的司法体系”。鼓吹要“将个别事件的解决与制度改革联系起来”,“使零散的事件变成一场社会运动”,要抓住时机“把工人和农民发动起来”,把“国内的火种点起来”,蓄意将个别问题普遍化,司法问题和经济问题政治化。一些人在境外分子支持下,借个别事件企图制造混乱,鼓动大规模抗议活动和“街头政治”。

利用历史问题做翻案文章,丑化党的形象、否定党的领导。如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建国际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文革”发动40年和结束30年、唐山大地震30年、“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大做文章,极力丑化我党历史。诬蔑“红军是最大的恐怖集团”,长征是“反政府武装的溃败和逃亡”。诬称“30年后的今天还处在‘后文革’时期”,煽动“再来一次‘人民文革”’。宣扬唐山大地震灾难“主要是人祸”,“责任完全在共产党”,诬蔑我们灾后的救援“缺乏人性”。借“反右”50年发表文章、出版图书,举办“纪念会”、“研讨会”,进行所谓“历史反思”。鼓动进行“彻底的历史清算”,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宣称“反右”斗争“摧毁了中国文人的自尊和信仰”,要“铲除文化专制和一党专政”;甚至有人还秘密串联签名,要求中央为“右派”全面平反、公开道歉并给予国家赔偿。一些“民运”分子说准备与好莱坞合作,开拍以“六四”、“民运”为题材的电影,通过鼓噪“六四”事件,丑化和攻击中国共产党,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张目。一些人热炒普世价值,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

上述事实说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很不平静,境内外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松对我进行破坏和颠覆的活动,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放松警惕,否则将会酿成严重后果。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切实抓好意识工作

正确认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形势、新特点,对于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切实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意识工作的根本保障。作为各级党委和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积极稳妥地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加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才能确保意识形态的安全。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常抓不懈。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到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决不能搞多元化。要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抓紧建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要实施思想道德工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深入回答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的问题,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国民教育之中,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之中,贯穿到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之中,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要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面貌文化需求,确保文化安全。要推进文化内容创新,不断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

加强新闻舆论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增强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借助新闻媒体推动工作。要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要完善公共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工作机制,坚持导向正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努力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要最大限度地挤压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和加强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从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疑虑。要利用现代传播技巧,采用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着力建设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传播体系,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要有效地开展对外宣传,努力消除国际社会的误解,及时批驳和澄清敌对势力的造谣攻击,不断提高影响国际舆论的能力和成效。

加强新兴媒体建设。要按照“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的方针,牢牢掌握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和管理的主动权。针对网上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热点问题、文化现象、错误观点、模糊认识,要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努力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对网上重大舆情动向要早发现、早引导。对公共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在网上做出反应。加强网络管理,重点是网上论坛、博客、即时通信等互动性栏目和网络视听、手机媒体等新业务的管理。要加强网络基础建设,积极推进网络实名制。要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批网络名编辑、名主持人、名评论员、专业技术人才、监管执法人才;依托主流媒体打造主流网络媒体,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打造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要建立完善网络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准入制度,广泛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和内容。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高校课堂、校园网、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的管理,加强对各种研讨会、协会等社团、各类民间文化工作室、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小报小刊、文化市场的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认真落实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规范采访报道活动。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和境外基金会在华活动的管理,严格登记审批制度,明确境外非政府组织资金准予使用和限制使用的范围。对资助“藏独”、“东突”、“台独”、“民运”、“法轮功”邪教组织等敌对势力的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要依法限制在我境内的活动。要依法加强对宗教领域的管理,坚决抵制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的渗透,坚决打击非法宗教组织、非法宗教活动。

加强意识形态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强大的意识形态队伍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十分必要。意识形态工作者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宽厚的文化底蕴、专深的理论水平、较强的观察、分析、把握、驾驭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善于运用网络等先进工具及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对教育对象实施指导和帮助。要选配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比较扎实、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同志进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培养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中青年骨干到意识形态第一线工作,使之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反渗透、反颠覆的坚强战斗队,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A81

A

1008-5955(2012)04-0012-03

2012-07-07

张可,四川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编辑,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传媒。

(责任编辑:周建瑜)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领域思想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思想与“剑”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