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如何做好新闻业务

2012-08-15 00:49文丨马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18期
关键词:通讯员职业道德工作者

文丨马 影

(吉林工人报,长春 130022)

1 网络媒体成为新闻传播主渠道

网络的兴起促进了社会信息的发展,也成为新闻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现在我们经常能听到的耳熟能详的话:“上网去找吧”,“上网看吧”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说明网络已被广大民众所认知和信赖,有了问题,遇到了麻烦,每日读报,看新闻,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起来向网络求教,因为相比平面媒体它具有视觉、听觉等感观多维度、便捷、及时、互动性强的的特点,比平面媒体更具有冲击力,接收的信息更全面。如此次伦敦奥运会的比赛节目,虽然人们能从平面媒体上获取中国运动员夺金的情况,但对于因工作等原因不能观看到赛程的观众来说始终是个遗憾。然而网络视频的实况录相就能很好地为观众解决这一问题。它能让观众直接观看到赛场内外扣人心弦和感人的画面,这是平面媒体用语言所难以企及的。正是因为网络时代所特有的新闻传播的特点,它已成为受众获取天下大事的主渠道,人们更加信赖网络,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随着互联网这一立体媒体的蓬勃发展,将提供真实准确的新闻作为当前新闻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从事新闻工作的编辑、记者、通讯员队伍素质建设,确保新闻真实性。

2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新闻工作者首先要遵守的工作准则。好新闻来源于生活,新闻又因真实而美丽。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的来源,无非是官方互联网媒体、各地省级新闻网站、传统媒体的电子版,还是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自动整合的新闻等,都是传统新闻业务的延伸。由于其传播面广,影响力大,这就要求记者在采写新闻事件时更要慎之又慎,避免失实报道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方面要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从专业水平上对新闻工作负责,另一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是记者用腿跑出来的,不深入一线采访,挖不出好的新闻线索,更无法保障新闻的真实性。这就要求记者要亲历基层采访,不断章取义,道听图说,让事实说话,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同时,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互联网资源一大来源就是传统媒体的电子版面,而任何一个传统媒体都有一支强大的通讯员队伍,通讯员队伍的新闻功底对媒体质量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尽管大多数通讯员都能以其对新闻工作的热忱孜孜不倦的投身工作,但他们当中也不乏有一些新闻理论功底不强,工作不扎实的人存在。如有些企业通讯员自恃对企业工作了然于心,在具体采写过程中,会疏忽大意,不细致,更有甚者会凭主观想象提供新闻稿件,这就给媒体新闻出版带来了隐患,失实报道就不可避免,固而我们要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从新闻理论到新闻工作操守给予其培训,让其真正为新闻工作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网络时代的编辑工作也面临严峻考验,它要求编辑不但要具备考量新闻价值的能力,还要求编辑要对记者、通讯员采写的稿件要反复推敲,更要对其舆论导向严格把关,因为失实的新闻报道一旦在网络盛传,其恶劣影响散播快,一发不可收,会让读者失去正确判断力,不利于社会事业的开展。

反之在良好的舆论导向的指引下,会推动社会事业取得大发展。近年来,苏丹红鸭蛋事件、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虽然让百姓触目惊心,但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开展的“食品药品安全走基层”系列报道见诸网络后,则给广大民众吃了颗定心丸。这个系列报道让广大读者了解了全国各地为食品安全工作所做的努力,也让我们追随记者的笔触一起见证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新发展、新进步。正确的舆论导向让百姓增强了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3 坚守职业道德是不二法则

胡锦涛同志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就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胡锦涛强调,新闻战线的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责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扬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多部门联席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家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议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活动中要在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下功夫,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面对网络上利益、权力的诸多诱惑,新闻工作者如何独善其身?如何坚守道德高地?这就要求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要注重自身休养,不为利益所动。敢于弘扬正气,敢于和违法势力作斗争,敢于将细腻的情感倾注笔端,说出事实真相。只有在工作中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自己的立场,坚守职业道德,那么,我们的新闻工作才能真正的为百姓服务,为国家服务,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只有有了明确的人生坐标,工作起来才能不走板,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传播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走转改”活动中,我们记者历尽辛苦,深入一线,采写出了《铁路职工爱心接力:情暖千里返乡路》、《包头阿嘎如泰牧民的幸福生活》、《乡村教师王旭明的一天》、《大山里的水库建设者—朱礼会》等感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通过弘扬真善美,让读者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同时,也是通过记者的采写,今年上海虐猫事件被曝光,虐猫女的照片及资料也在网络上被人肉搜索,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让人们读懂了丑恶。

自觉抵制“红包”诱惑,树立新闻者形象。在网络上,我们时不时会看到这样的报道,当一些违规操作被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常会被暗示给“红包”,通过“红包”让记者放弃采写,然而,很多记者坚守自己的工作底线,一直奉行的一条就是要客观、公正地报道,才有了一些负面新闻被见诸报端,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采取相应措施,让一些恶劣行为不再继续为害社会。笔者认为对于那种钻进了钱眼里,失去了客观、公正立场进行报道的记者,应该坚决清除出新闻工作者队伍。

坚决杜绝“有偿新闻”,不让“有偿新闻”腐蚀新闻工作者队伍。1993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发布了有关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然而现实当中,绝大多数的新闻发布会或者邀请记者采访的活动,都不同程度上存在赠送礼金的现象。组织者之所以要送礼金,主要不是为了贿赂对方,而是因为觉得辛苦记者来一趟,不好意思。此时,我们记者职业道德就面临考验,因为拿人家的手短,记者势必在采写过程中要对宣传对象给以感情分,会影响稿件的客观报道,长此以往,“有偿新闻”对媒体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经常做“有偿新闻”的媒体会降低其公信力,失去读者群。所以,为了媒体的生存,首先媒体要做到自己先正,再以自己的言行教育记者。

综上所述,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坚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才是媒体的生存之道,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介,它都是其做大做强的不二法则。

猜你喜欢
通讯员职业道德工作者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关爱工作者之歌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通讯员专栏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