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多了解一些日本好

2012-08-15 00:42彭元正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购岛日本

笔者在上一期“卷首语”写了篇《钓鱼岛也无鱼可钓》的文章,但似乎觉得有关日本“购岛”的话题还是没能说到点子上,言犹未尽。恰逢昨夜雨疏风骤,冬夜寒流来袭,加上看了电视台播放的“日美欲联合夺岛演习”的报道,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思来想去,再草就一篇,以求尽量说到点子上。

日本“购岛”,其实不在于日本“购岛”本身,他之“购岛”,是日本之性情使然也!要想弄清楚日本为什么置历史和世人眼球于不顾而一意孤行的去抢去盗属于别人的东西,不了解或不太了解日本是不行的。

日本这个民族称为大和民族,又称大和族、和族或和人。“大和”源自公元3世纪的日本政权所在地的大和地区,是构成日本民族主体的民族,约占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99%,其余的为阿伊努族和琉球族,主要分布于日本列鸟。“大和”有时成为日本的代称,如“大和魂”即指“日本精神”。那么“大和族”究竟形成于何时,其先人又来自于何方?这在渺茫的史诗和纷纭的传说中早已不可追寻。但据史料记载,日本这些“大和”的先人们大都是黄皮肤的蒙古人种,主要由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在日本弥生代时期中国淮河下游及长江下游地区部分移民,以及古代汉人和古代朝鲜人混合形成。可以想象的出来,当年他们沿着朝鲜半岛而下,渡过海峡,登上了这个位于东亚尽头、曙光总是第一抹生起却是火山密布的列岛。

那么日本先人们为什么对“大和”特有兴趣?据公元574-622年间的圣德太子在《宪法十七条》中引用了《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的话,说明古代日本的统治者深知“和”的重要性。用今天的话来说,“和”就是和平、和睦、和谐的意思;用孔孟之道的话说,“和”还有小和、中和、大和之别。和平乃为小和,和睦可为中和,惟有和谐方为大和!其实《易经》第一卦也说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如此可见,日本人很会学习和消化中国的文化,其文化源头或许来自于中国。难怪1999年3月日本的《产经新闻》也说是“中日两国,不但同种,而且同宗”啊!

说起日本,一些国人的脑海里总拿日本学习了中国的四书、五经、三国、茶道、和服说事儿;也总就近代以来章太炎、蒋介石、陈独秀、周恩来、鲁迅等一大批先知先觉都曾去日本学习过西方文说理儿;还总想用中国现代社会文化思想的诸如民主、人权、共和、宪政等一整套学术用语来说情儿。尤其是在碰到“挫折”的时候还总是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来进行自我安慰。有了上述这些“感情”色彩,有时就更会用“一衣带水”、“海内存知己”等认识两国之关系。

然而日本呢?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就自认为找错了“奶娘”,便开始走向西化,进而在体制、信仰、文化等方面开始逐渐往自己所要走的“强悍”和“野蛮”的方向大步走去,弃“和”操刀,特别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二战期间对中国人民及东亚、东南亚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可以说是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现在又露庐山真面目,什么“大和”不大和的,干脆“盗”了岛再说。

我们需要了解日本的地方很多、很多。日本的神权迷信、封建制度、武士精神、明治维新、军国主义、文化思潮,甚至男女两性关系等等,都要研究。在新的形势和国际形势下,面对日本的“购岛”而去砸汽车、打日本人、抵制日货,那都没有用。有用的就是要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日本。

就拿日本的精神和信仰来说:日本人崇尚的“物质的无常观”和“精神的常住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穿透力。比如他们走马灯式的频换首相而国不乱;再比如他们的自杀尤其是在战场上的结束生命不喝毒药也不上吊而大都是剖腹大笑。笔者深知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小朋友们对日本的动画片特别感兴趣,并且有很多年轻人朝思暮想着娶一位娴熟的日本女人做太太。这样的年轻人,不妨听听戴季陶老先生对日本两性关系的认识吧:女子对于男子绝对服从的对面,是男子对女子的绝对保护。今天中国的爱国壮士们,若不能保卫国家领土,至少先看看84年前的日本,男人怎样保护自己的女人和家庭?毕竟,国家的存在,最终应是为了国民的最大自由与幸福。

日本就是日本……

日本今日之“购岛”,真的是见怪不怪!如果真要见怪的话,我们不妨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基础上再加上“以日为鉴,走向未来”?

末了,还是以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先生的话作结吧。早在1928年戴老先生写就的《日本论》一书里,就有了精辟的论述。他说,“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几百次,装在实验管里化验了几千几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

猜你喜欢
购岛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