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2-08-15 00:45张希颖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年18期
关键词:技能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张希颖

(章丘市第五中学,山东章丘 250200)

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课特别强调结合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从解决问题出发,让学生亲自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倡导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标准。任务驱动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新模式,它改变了过去以教定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这是一大进步,然而,新的教学模式必然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在当前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我们该如何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已不仅仅要求学生对当堂课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它还包括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表达能力的培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其它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及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发展创新等能力的培养。

一、用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重要标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所谓兴趣,就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获得某种知识并伴随愉快的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兴趣是支持和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并且乐此不疲,欲罢不能。这些充分说明了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在讲文字处理教学时,老师首先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事先已经设计了好的“电子报”,由于版面设计非常独特,文字、插图、背景非常漂亮,学生观看后赞不绝口,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们就可以抓住学生们这种求知心理,让他们自己练习制作贺卡、专题报刊等。这样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画、审美、文才等才能,制作出了非常精美的作品。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通过选取他们身边的事物、事情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实际任务中,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获取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使学生不断获得揭示新知识规律后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否则讲来讲去、练来练去没什么结果,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二、巧妙应用身边问题诱导学生参与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经常将任务作为驱动学生学习的源动力,“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指出哪些是旧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可以看到:当布置合作学习或自主学习任务时,很多学生不主动参与、不愿参与,甚至不想参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通常采用就地取材的办法。如学校每年都要搞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利用学生急需为文艺演出合成不同的音乐为契机,笔者就将《声音的录制与编辑》一课安排在此时讲授,通过讲述如何对诗文进行配乐,引导学生学会用录音机录制声音文件;讲授如何将几段音乐合成一段音乐,让学生理解混音及影响混音的因素;就如何使自己录制的声音变得更好听等问题引入对cooleditpro这一款软件的使用探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编辑、美化声音的方法后,再让他们边学边为自己的节目进行配乐,剪辑、合成音乐……等等。由于任务源自学生的真实需要,使他们觉得只要是自己的事情,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谁都会认真地干。教学内容任务化、生活化、开放化,使教学目标也具体、生动、有趣味,极大地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起点参差不齐,通过教师的统一演示或个别辅导,有时效果并非很显著,这里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进行分组协作学习。分组形式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和自由分组相结合”,也就是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异质和自由分组。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会出现小组内部分学生完成所有任务的情况,这就要求组内小组长需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任务,只有小组内成员都达到了预定目标,小组才能算获得成功。这种共同的目标促进了学生自愿性的互帮互助,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扩大了学生参与面和活动量,达到了互相协作、共同进步的目的,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教师一定要参与其中注意多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学,如何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受阻时,及时点拨学生的思路,给予精讲,对能力弱的还要个别辅导,真正做到指点迷津,疏导堵塞。始终让他们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学习、在互动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在实践中创新,在乐此不疲中掌握学习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利用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信息技术》是一门立足于实践的课程,它通过信息技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本质所在。要想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让他们通过亲自动手解决一定难度的学习问题,在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中使能力得到提高和培养。如:用Excel进行班级成绩的管理、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班级通迅录的制作……。这些注重应用而关注体验的学习活动,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信息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对学生人格的正确形成、知识构建以及能力的提高,都是一种由外而内及至由内至外的自我学习的过程,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学科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去,把以往自己在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设计到作品中,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知识点出发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学生积极成长、教学效率极大提高的效果。

四、关注参与的评价过程与结果

评价对信息技术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合理有效的评价不仅能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掌握教学内容,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更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一节课结束,给予学生所完成任务及时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能掌握情况、信息素养、各方面能力有个清醒的认识,并做及时的反思、总结,同时,也在相互的交流与评价中锻炼了能力,弥补了不足。在当前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评价已不仅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且更加注重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所以在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评价时,我们更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那么,如何做到有效地评价呢?我们觉得可以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①基础知识技能的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当前任务或作品中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②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看学生作品的创意构思,包括是否新颖、美观,是否创造性地组合、利用了所学知识技能。这里提倡学生作品要有不同的风格和方法,鼓励学生创作出饱含自己创意的作品。③协作能力的评价——看一个组内任务的总体完成情况,彼此的相互协作是否可以促进组内成员的共同提高。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自主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就更完整、效果就更加有意义了。

总之,构筑一堂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要体现和落实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要处处关注各教学环节、教学要素的协调发展。作为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观察课堂,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其次,从规范到优化,抓好教学要素的落实。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前教学的准备、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操作行为的交流、课堂提问的设计、教学评价的优化等。当然,一切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教师要从平时的教学开始,从规范到优化,认真奠定好每一块基石,从关注各个教学要素开始,逐步构筑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相信,明天的课堂更精彩!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阳友凤.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4).

[3]李芒.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法[J].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5).

[4]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1(5).

猜你喜欢
技能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