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媒环境下驻站记者的自我管理

2012-08-15 00:49文丨周连山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0期
关键词:驻站记者站

文丨周连山

(安徽滁州市政务中心安徽日报滁州记者站,安徽滁州 239001)

2003年8月,笔者走上了安徽日报驻市记者站站长的工作岗位,一晃已进入第十个年头。这些年来,为了报业集团的事业和自己的新闻梦想,始终奔走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采写了大量的来自一线的新闻稿件,履行着一名新闻记者的神圣职责。这些年来,笔者也深深地体会到,远离报社独立作战的驻站记者,只有不断加强自我管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才能做一名报社满意、地方信任、家人放心、自己安心的合格驻站记者。

1 驻站记者的特点及加强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媒体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为了新闻的贴近性和市场的占有率,纷纷在远离总部的外地市设立记者站、办事处。由此应运而生的驻站记者是媒体从业人员中一个特殊群体,有着“双重身份”。他们的编制在各自的总部,是名副其实的“本报(台、网、刊)记者”,接受总部的领导;同时,他们又长期远离总部,驻扎地方,在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与当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游离于总部之外,不同于编辑部的记者。可以说,驻站记者是介于“本报(台、网、刊)记者”与“当地记者”间的一个特殊职业群体。

虽然各家媒体也都不同程度注重加强驻站记者的管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驻站记者集中学习、培训,全面提升驻站记者的素养,但即使这样也没法代替驻站记者的自我管理。因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驻站记者只有不断加强自我管理,才能不辱使命,保持驻站记者的良好形象。

驻站记者远离报社总部,远离管理中心,远离单位同事,“看到的管不着,管着的看不见”,很容易因此而放松警惕,放任自己。

驻站记者常年在外,来自各方的诱惑很多,如果不紧绷自我管理这根弦,很容易迷失自我,走弯路、直至摔跟头。

驻市记者站一般都是人手少,辖区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任务繁杂头绪多,而报社的要求大多较高。如何完成好报社交给的各项任务,对驻站记者是项不小的挑战。就目前安徽日报驻各市记者站来说,大多记者站都是一人站,全省16个记者站中一人站就达12个。对于驻站记者来说,只有加强自身业务管理,统揽全局,分清轻重缓急,才能在人手少的情况下,保持“耳聪目明”,才能做到重大新闻不漏报,特色新闻及时报,日常新闻创新报,突发新闻权威报,才能有效完成报社赋予的任务,让报社及领导满意。

驻站记者大多远离家人,独自一人在异地生活,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个人日常生活,无人陪伴协助,常常孤单寂寞,容易造成烟酒无度,加之记者的工作常常需要加班熬夜,这些对给驻站记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和困难,处理不当就会给驻站记者的身心带来伤害。前几年,笔者就因忽视了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管理,造成胃重度溃疡出血,体质明显下降。因而,驻站记者加强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也显得十分必要。

2 加强思想作风管理,时刻保持驻站记者良好形象

驻市记者站是所属媒体的窗口,驻站记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关乎驻站记者自身的形象,也代表着所在媒体的形象。因而,驻站记者要增强自我管理意识,自觉加强自我管理。

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其次,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廉洁自律,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警钟长鸣,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观念、思潮的侵蚀。要坚决杜绝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要密切联系基层群众,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心声,要多走、多看、多听、多思,多反映基层百姓的民生实际。要求真务实,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切不可凭空杜撰捏造新闻事实,搞出虚假新闻。要雷厉风行做事,不能养成拖拉习惯;要平实低调做人,不可自侍身份特殊高人一等;要树立新闻报道服务意识,讲政治、顾大局,及时把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经验做法传播出去。

3 加强新闻业务管理,时刻保持信息渠道畅通耳聪目明

驻站记者人手少,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要完成好总部交给的任务,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业务管理,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抓住工作的重点;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建立顺畅的新闻信息渠道,让自己耳听八方,“耳聪目明”,及时获取驻地的各种新闻线索。

几年来,本人利用日常采访、给市县通讯员授课等工作机会,广泛与通讯员建立联系;同时,通过举办新闻通讯员联谊会等活动,增进与通讯员的互动交流;另外,还利用网上QQ群通道,加强与当地媒体记者的互动交流,实现信息共享。通过这些措施,从而有效保证了新闻信息渠道的畅通,新闻线索的及时准确。几年来,笔者所在记者站按照报社的要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及突发新闻漏报或新闻失实问题,滁州银行爆炸案、凤阳爆炸案、合宁高速特大车祸等突发事故,笔者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迅速赶赴现场采访报道,从而保证了新闻的及时性与权威性。

加强自身业务管理还需要驻站记者加强业务学习成为“多面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竞争的加剧,以及受众的要求不断提高,媒体也纷纷进行了业务升级,朝着“全媒体”方向发展。报社办起了网站,网站办起了广播电台、电视台……这就要求驻站记者不仅要具备编辑部记者的基本功,而且应是业务上多面手,既能写消息、通讯、言论等文稿,还能拍新闻图片,拍摄新闻视频。因此,驻站记者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掌握“十八般”武艺,努力成为“全媒体”记者。

这些年来,笔者图文并用,宜图则图,宜文则文,采写刊发了大量的当地新闻稿件,每年独立采写或与他人合作的文字、图片稿件均在二百篇左右。其中《一封感人至深的信》、《皖东小镇悄迎过江客》分别获得安徽省好新闻一等奖;《小岗农村改革再探新路》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他把生命留在了小岗》获安徽省好新闻二等奖。所在记者站被安徽日报社评为首批“星级记者站”,还连续多年被当地评为对外宣传一等奖。

4 加强日常生活管理,时刻保持精力旺盛健康状态

首先应加强自己饮食起居的管理。驻站记者独自在外的生活是艰苦的,饮食起居也是不规律的,因四处采访,就餐时间不固定,经常饥一餐、饱一顿,加之经常熬夜赶稿,不能正常作息,这些都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因此,驻站记者要树立健康生活观念,管好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不加夜班的尽可能不加夜班,能不在外应酬的尽量少应酬,按时作息,早睡早起。饮食方便不能随随便便,马马虎虎,暴饮暴食,尽可能吃上新鲜的热饭热菜;平时戒烟、不酗酒,多锻炼。否则,搞垮了自己身体,后悔晚矣。驻站记者经常要驾车或乘车“赶路”,而现在路上的交通事故较多,因而要格外注意途中安全。自己驾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时刻提醒自己安全行车;乘车时,也要注意管理好随身携带的设备等财物安全。平时,独自一人居住,还应注意住所用火、用电及门窗的安全。

其次应加强业余生活的管理。驻站记者业余时间没有家人的陪伴,难免会感到孤独,业余时间除了多看书学习外,还要多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这些年来,笔者先后加入了当地户外运动的“小夜爬”组织,经常参加集体登山、游泳等健身活动;参加了当地的记者篮球队,不定期的组织篮球比赛;自己还经常组织开展当地新闻界同行的扑克比赛。另外,驻站记者要尽可能地加强与其他媒体驻站及当地媒体记者的联系交流,开展有益的活动,在丰富自己业余生活的同时,相互交流业务经验、新闻信息,增进友谊。

猜你喜欢
驻站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招募活动NO.2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新媒体时代下党报驻站记者的定位
下沉身子,写好稿子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融媒体时代驻站记者如何适应新要求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略谈驻站记者的全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