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在小班语言活动中的应用

2012-08-15 00:51王祥如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4期
关键词:小班想象情境

◆王祥如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幼儿教育中心)

浅谈情境教学在小班语言活动中的应用

◆王祥如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幼儿教育中心)

本文介绍的情境教学针对小班幼儿不敢讲、不愿讲、不会讲的特点,按照“要将、能讲、会讲”的方法逐步进行培养,让幼儿成为语言活动中的主体,强化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 幼儿教育 语言活动

所谓的情境教学,旨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有目的性地导入或创造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环境氛围,引发学生情绪上的体会,进而使他们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并促进其之身心发展。这种情景必须以客观存在的形象为主体,且活泼生动的,其要义权在刺激学生心灵世界的情感需求,把他们原本对世界的幻想带到课堂中来,如此耳听心受,教学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而在针对小班幼儿的教学中,由于幼儿心志懵懂,经历尚不丰富,但对周遭的事物环境充满好奇,渐渐对生活有所了解,因此,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是语言教学的需要,也是不可或缺的必要,老师将富有感情色彩的情景置于幼儿眼前,触动他们最真实的一面,并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在情感熏陶的潜移默化中,加深对语言的学习,优化教学效果。

对于如何开展情境教学,捷克民主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曾说过:“知识始于感官”、“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所有事物应尽可能地放在感官之前,看得见的放在视官之前,听得见的放到听官之前。”当然,这仅是情境的第一个维数:“意境”,它是幼儿开展有意味学习的感知环境。情境的另一个维数则是“情感”,幼师必须晓之以情,用外在的情感触发幼儿的学习欲望,这是小班语言活动的情感前提。

如何在小班语言活动中应用情境教学?从操作看,方法有很多,既可以直观“还原”,也可以模拟情境,让幼儿轻轻松松地开展语言活动;也可以借助其他经验与技术,如通过卡通电影和投影、音像等先进技术来创造情境氛围,还可以采取换元替代法,想方设法将满足语言活动需要的情境创造出来。

一、直观演示,丰富情境

语言活动必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于还未对世界形成深刻认识的幼儿来说,单方向的语言教学往往无济于事,只有在特殊的情境中心领神会,从外在形象的感性认知升华到内在抽象的理性领悟,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效率。

直观演示法就能很好的达到这个要求,其中应用多媒体、展示实物与投影、集体实践、绘画美术的辅助等方法,在小班的语言教学中通常都行之有效。如在教案“小兔吃了笑哈哈”中,老师通过在电影院的每个座位上放一个字宝宝,让小朋友按照手中的字宝宝去寻找座位,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教学无形之中增加了幼儿对语言文字的乐趣,教学也就顺理成章的展开了。

我们还可以通过看木偶戏、皮影戏,在愉悦的气氛下使幼儿对其中台词、歌曲产生兴趣,这时,老师打开录音机,放几首富有活泼、愉快的音乐,并重复刚才的语言环境,慢慢指导幼儿翻书,跟随录音边划指边朗读。两三遍后,由于兴趣与条件反射使然,幼儿在音乐语言的带动下也就活动起来了。

二、想象朗诵,描绘情境

所有活动都具备主客观情境,语言活动也不例外,要想让初生的幼儿理解这些语言内容,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大脑中去描绘这些情境。这种描绘,老师是无法替学生做的,只能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它必须是幼儿自身视觉、听觉神经的合作协同活动,对所接受的语言、文字、符号所表示的音形构成十分复合条件刺激,从而形成原则意义上对语言的整合,产生二次想象。

比如在朗诵教案“古诗:咏鹅”中,装扮成鹅妈妈的老师与装扮成鹅宝宝的幼儿去游泳的路上,老师可以说:“我亲爱的鹅宝宝,今天的天气真好呀,妈妈带你们到河塘里去游泳吧!”然后伸伸脖子、整理整理羽毛,大开音乐做出划水的动作。通过这些指引动作,不光初步培养了幼儿对古诗的兴趣,而且鹅的形象也就跃然在幼儿脑海之中了。在接下来,结合音乐图像,通过模仿动作,就可以竹简引导幼儿能够感受古诗的韵律并诵读古诗了。

这种创造语言音象复合刺激条件,并促成感官神经的协调进而感知活动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在想象中去读原文。通过想象,幼儿自己的表象积蓄被调动起,并按自己的思考方式,想象出语言活动的主客观情境;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调整,使之更清楚、更妥当。在引导幼儿想象朗读的时候,老师尤其要注意对所授语言中关键词语进行解释、模仿等点拨式的指引,使之变成生动的、可想象的思维形象,使幼儿对这种语言活动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三、联系生活,再现情境

南朝刘勰的著作《文心雕龙》中,曾提出“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观点,意指人受外在的客观事物的影响很容易激发的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又会触发语言表达动机,进而提高语言运用的技巧。在小班语言活动中制造富有情感的意境,有效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在的感性作用的驱动下,情感素养、想象能力都能得到出乎意料的发展。

生活,是语言之载体。联系生活,再现情境,就是将语言中所表现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通过老师创建的情境联系起来,将幼儿生活世界的大门打开,加深巩固他们的体验,增加对语言的理解。如儿歌“我们一起过家家”中,通过对幼儿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模仿,老师可以问:“亲爱的小朋友,刚才‘爸爸妈妈’的表演怎么样啊?像不像你们的爸爸妈妈呢?为什么不像呢?”这样不仅能让幼儿进一步地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还能让他们主动、大方地说出自己与爸爸妈妈的生活小故事,在理解歌曲语言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生活上的理解,一举两得。

四、扮演角色,身临情境

让幼儿站扮演角色参加语言活动,并讲述自己的一些感想,也是情境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心理态度的转变,幼儿不仅能将语言活动快速构成表象,还能加深他们对语言内涵的理解。如在教案“三只小羊”里,让学生表演三只小羊和大灰狼,并组织台上台下的互动活动,老师可以说:“怎么样?刚才思维小朋友的表现好不好啊?大家喜欢那只小羊呢?为什么?”最后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组织一些简单的句子给小朋友学习。

当然,适当的扮演角色不但能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但这样的表演也有局限,就是幼儿的不自觉性,不能运用太多,否则浪费了了幼儿真正意义上学习、思考的时间。总的来说,老师通过对语言活动的描述,让幼儿扮演成为故事中的某位角色,这样可以让幼儿站拥有一个新的立场,独立地去思索、体会。

情境教学的产生,给小班语言活动课堂带来蓬勃生机,其趣味性的内容,活泼鲜明的形象,深刻的内在情感,生动的外部意境,以及意味深长的哲学道理,使原本枯燥的语言活动变得极具魅力、趣味且意义非常。另外,情境教学还针对了幼儿既天真又任性,对世界充满好奇却又贪玩好动的心理特点,把他们到情境中来,在追求的属于自己乐趣的同时,激发他们内心中对学习蕴藏的主动性,随着情境的更替,不断地加强语言学习,并通过一步步的优化情境,引导幼儿从切身感受中掌握语言。

[1]王银红.新课程理念下小班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9,(5).

[2]陈欣凡宜.小班语言教学活动中体验式情境的创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

[3]刘晓岚.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提高小班化教学实效[J].师道·教研,2011,(12).

猜你喜欢
小班想象情境
快乐的想象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