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的法律对策分析

2012-08-15 00:49广西师范学院秦晓辉
中国商论 2012年8期
关键词:贸易壁垒贸易绿色

广西师范学院 秦晓辉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由,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建立繁琐的商品检验、认证和审批程序,实施环境标志制度以及课征环境进口税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绿色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不可忽视,我国应采取综合手段尤其是法律手段应对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

1 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1)环境技术要求严格。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占有优势,并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进口。

(2)卫生检查制度复杂。发达国家制定的卫生标准中,对食品中残留的农药、重金属含量要求严格。

(3)生态标志制度。这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严格的操作步骤、依据环境要求颁发的特定图形,是产品的证明性标志。

(4)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是指产品的包装要尽量做到对人体健康无害,不污染环境,可循环使用。

2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保护环境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艰巨任务。我国人口多,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生态破坏严重。我国自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取得很大的成效。但是,保护环境旗子下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将被挤压。我国的科学技术、经济技术水平还不高,我国出口的产品在一定时间内很难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严格环保标准,出口的产品多是粗加工产品、初级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对我过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都较大,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的环境问题。

(2)随着环保问题而来的贸易摩擦逐渐增多。自从20世纪80年代环保意识在欧美等国家兴起后,环保运动在蓬勃发展,社会各方面都有环保意识的存在,也包含了各国的立法、执法方面。为了保护本国的产品同时又限制他国产品的进入,各国都制定较高的环保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环保意识薄弱,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由于我国技术含量不高,资金缺乏等因素,使得我国和发达国家的贸易伙伴的环保问题还不能达到平衡的状态。然而,发达国家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利用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我国的对外贸易,导致了一系列摩擦问题。

(3)通过一些途径增加我国的外贸成本,降低商品竞争力。绿色环境标志的使用迫使我国产品出口企业支付额外的产品检验、维护费用,同时为了能获得绿色环境标志、环境认证,我国产品出口企业也要提升技术等。这便会提高产品的成本,减低产品在价格上的优势,使得我国在对外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部分国外投资者以进口贸易的手段将那些对环境污染较重的产业跨境转移到我国。近几年,部分国家投资者为躲避国内的环保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将一些重金属工业产业项目转移到我国,这一方面冲击了我国这类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加重了我国的环境污染。

3 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经常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一方面,在环保意识深入各国的背景下,国际环保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国在这个环保的大条件下发展外贸势必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各国对进口产品既要求质量同时又必须保证环保。

(1)我国有关环境保护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少,还有待完善。这几年,尽管我国制定。修改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但是总的来说,在环保法律法规这方面,我国至今尚未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2)就目前而言,我国环保标准至今还处于较低层次,有待提高,有待融入国际环保标准。我国在绿色食品、原纺织产品中都未明确确立相关标准。我国高新技术水平不高,而这方面的标准又还未完全确立。因此,我国在外贸关系中只能遵守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这些,使得我国在国际竞争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

(3)我国的企业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防范意识有待提高。在国际环保意识的影响下,我国的企业应该更加注重绿色消费、环保环保消费。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必须提高产业质量和技术水平。

(4)我国产品体检系统较之西方国家来说任较落后。在食品方面,我国有些不法商家在食品添加食品添加剂,有些食品里又被检测出含有残留的农药。根据美国对食品的标准,对我国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色素、标签、致病菌等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只要一项达不到标准,我国产品都不能进到美国。

(5)我国对产品环境标志认证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我国相关部门对产品环境认证证书的颁发程序还不够严格。另外,在国际上,我国获得的全球产品认证证书较少。这些都表明了我国的技术还有待提高,应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4 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措施

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巨大冲击,我国应该思考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首先,从我国的客观条件出发,我国在以后的产业发展中,应该注重发展环保产业,即绿色产业,做到科学发展,并在现有的形式上大胆创新。另外,我国一方面在遵守国际贸易法的同时,也应该用其来维护自身的权利,反对打着绿色贸易旗子的保护主义。从法的角度出发,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主要有:

4.1 国内法层面

(1)我国应重视环保方面的立法,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紧跟时代步伐。当下,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我国要在已有的环保法律法规方面,除旧创新,加强执法力度,完善环保法律,使我国环保法律法规形成一套规范体系。

(2)不断推进环保产业和对外贸易的结合。目前发展环保产业是突破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一把利剑。我国应认真分析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和突破点,不断完善我国相应的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不断加强我国外贸的环境监管与国际标准的结合。可以借鉴的做法有:第一,不断完善相关产品环保方面的认证工作,建立与国际环保标准相适应的国内环保标准制度。第二,建立健全我国环保产品标识制度体系,打造高质量、高科技的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环保产品和环保标志,创造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环保产品。

(3)健全我国环境保护税收体制。税收作为市场调节的有效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环境保护税会在近期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会不断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在税收的调解下,企业会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环保质量,进而促进我国产品的更新升级,使得我国产品符合国际贸易环保要求。国外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例如征收环境服务税、污染产品税、环境进口税和出口税。环境进口税是指针对我国进口的产品中会对我国当前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或技术征收关税;环境出口税是针对我国出口的有限资源征收的关税。通过征收关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进口产品和技术的质量,以及减少我国有限资源的出口,促进我国出口产业的合理化。

(4)加强对外引资以及项目的环保监管,避免国外污染环境产品和技术流入中国。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资金和国外项目。许多国际企业利用我国经济发展的弱点将国外淘汰的项目或者对环境影响巨大的项目投资到中国。目前我国环境标准较低,公民环保意识不强,国外资金和项目很容易进入到中国,尤其是一些利润大、环境污染高的企业和项目。这不仅会对我国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外国企业和产品也会冲击我国的出口结构。所以,我国应不断优化进口结构,不断完善相关的外国资金和项目的进口制度,严格控制国外污染企业进入中国,严把审批关,不能只看到利益,更应该着眼于我国环境保护等长远利益。

4.2 国际法层面

(1)认真研究分析国际环保公约和国际贸易公约,分析国际上对外贸易的限制制度和国际多边贸易规则。在现代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的多边环境公约充分利用合同和贸易条款或在缔约国内部建立一致对外的环保歧视制度来实现集团内部的环境利益,甚至有些多边环境公约制定了带有歧视性和强制性的贸易规则。《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蒙特利尔协定书》中就有规定,要求逐渐停止生产和使用某些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化学物质,对非缔约国采取更多的贸易限制手段;《关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和处置的巴塞尔公约》中也有规定,禁止缔约国与非缔约国进行危险废弃物相关的进出口贸易,等等。加入WTO后,我国相关的出口进口都受到了来自WTO内部法律的制约。在WTO的法律体系中,有关环境保护的部分法律允许各缔约国在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或者保护本国环境的前提下有权制定相关贸易管制制度。这项制度可以为缔约各国进行环境保护提供便利,但是有些缔约国利用该项规定制定对本国有利而对外国无利的对外贸易制度,甚至是采取保护主义、滥用保护主义。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加强对各国贸易制度的研究分析,不仅要利用贸易规则中环境保护有利的方面加强对我国贸易的保护,同时也要趋利避害,防范他国利用保护主义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冲击和限制。

(2)积极参加相关环境保护与贸易规则的国际会议、国际谈判。我国应充分利用国际会议和国际谈判这些重要平台,宣传我国的有关对外贸易的规则,扩大我国在国际环境立法和贸易规则方面的影响。同时,注意与利益相近的国家结成伙伴国,壮大我国利益的保护群体,共同对抗国际上保护主义严重的国家,进而突破发达国家建立的绿色壁垒,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

(3)充分运用WTO内部的相关环保和外贸机制。自从加入WTO后,我国应积极运用WTO确立的非歧视性待遇和国民待遇等规则,解决一些国家的贸易限制争端。同时仔细分析国际公约和协议,运用外交手段和国际法律手段有力的对抗国外绿色贸易壁垒。

(4)团结发展中国家,加强交流与合作,壮大对抗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力量。在现代国际舞台上,运用绿色贸易壁垒最多的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作为弱势群体严重遭受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联合起来对抗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政策。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大力发展国内绿色产业,促进本国出口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完善相关环保制度和出口进口制度。

5 结语

作为一种外在因素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行国际贸易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我国制造业经济。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绿色贸易壁垒对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保技术提升方面也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我国应积极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框架内进行谈判和协调,同时应不断完善我国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以维护我国的利益。更深层次上,我国应不断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从源头上解决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1]王虹.绿色生产——我国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J].生态经济,2007(5).

[2]李颖.对国际贸易法中绿色贸易壁垒的再认识[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9).

猜你喜欢
贸易壁垒贸易绿色
绿色低碳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