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6例临床分析

2012-08-15 00:42张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0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

张海涛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6例临床分析

张海涛

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2月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6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和内镜下表现。本组患者根据患者病变严重程度、活动度和病变范围实施临床治疗。轻中度患者给予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美沙拉嗪治疗;重度患者给予波尼松,或者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合并有肠道感染的可给予喹诺酮类、替硝唑等抗感染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1例患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后出现皮疹,换药后皮疹好转至消失;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合并消化道出血而转至外科手术治疗。本组患者中痊愈1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效率为96.1%。结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消化系统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助于其临床诊断,以5-氨基水杨酸类制剂同时辅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及综合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即为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部位局限于结肠的黏膜及黏膜下层,此为慢性炎症性病变性疾病,多发生与乙状结肠和直肠,但病变可延及整个结肠。本文选择我院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6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2月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6例,以上患者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同时排除克罗恩病、淋巴瘤、细菌性痢疾患者等。以上患者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为(40.3±6.9)岁;病程为1.2~7.4年,平均病程为(3.1±2.4)年。

1.2 临床表现 本组所选患者均有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26例患者均有腹泻症状,18例患者表现为粘液脓血便,21例患者出现腹痛,9例患者有里急后重症状,7例患者有腹胀、食欲不振等。本组患者中2例患者合并有低中度发热,6例患者出现消瘦、乏力,3例患者合并有贫血,2例患者有外周关节炎肠外表现。严重程度:轻度患者11例,中度患者10例,重度患者5例。

1.3 内镜下表现 肠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糜烂共10例,肠黏膜溃疡共9例,同时有黏膜水肿充血糜烂和溃疡的共7例;伴有息肉增生的共有4例。病变波及范围:病变部位在直肠共2例,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共4例,左半结肠共9例,广泛结肠型共8例,全结肠型患者共3例。

1.4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变严重程度、活动度和病变范围实施临床治疗。轻中度患者给予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美沙拉嗪治疗,每天2~4 g,分2~4次服用,柳氮磺胺吡啶每天3~6 g,分2~4次服用;重度患者给予波尼松0.5 mg/kg,1次/d,或者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每天300~400 mg;合并有肠道感染的可给予喹诺酮类、替硝唑等抗感染治疗。

1.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内镜等辅助检查证实病变黏膜恢复正常,为痊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内镜等辅助检查证实病变黏膜有所好转,为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内镜等辅助检查显示病变黏膜没有改善或者进一步加重,为无效。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1例患者服用柳氮磺胺吡啶后出现皮疹,换药后皮疹好转至消失;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合并消化道出血而转至外科手术治疗。本组患者中痊愈1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效率为96.1%。

3 讨论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局限在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与结肠克隆病的肠壁内炎症性变化有显著区别,后者在肉芽肿样炎性过程中肠壁各层均受累。但溃疡性结肠炎时所见的病理变化是非特异性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合并少见的肠外表现等[1,2];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全身症状和肠外表现较为少见;临床上主要以慢性复发型为主,病情程度主要为中度和重度;在诊断时,根据患者结肠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确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是确诊和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可遵循以下原则,发作期,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以纠正营养不良,提高血溶量,改善贫血,抑制合并症,并积极鼓励患者增强治病信心,坚持合理的治疗。缓解期治则,力争保持缓解状态。减少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和缩短发作期限。在现代治疗手段中,目的是尽快控制发作,达到内镜下黏膜愈合标准,提高患者治愈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强度个体化治疗[3]。主要药物以5-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本文所选患者经治疗后,痊愈1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效率为96.1%。临床效果显著。

总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消化系统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助于其临床诊断,以5-氨基水杨酸类制剂同时辅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及综合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1]唐瑗,李天荣.120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中外医疗,2010,29(1):66.

[2]李瑛.溃疡性结肠炎837例内镜特点和临床分析.西部医学,2008,20(1):121.

[3]陈萍,杨希宁,王涛.溃疡性结肠炎50例分析.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114-2115.

465200河南省固始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黄芪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