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例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对策

2012-08-15 00:42张凤英周洪博唐春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6期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通风

张凤英 周洪博 唐春艳

76例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对策

张凤英 周洪博 唐春艳

目的总结我急诊科一氧化碳中毒具体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一氧化碳中毒76例,对年龄性别职业、地域分类,就诊时间入院前急救进行分析。结果76例一氧化碳中毒及时抢救其中3例死亡,73例痊愈。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是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通过及时抢救,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一氧化碳中毒;急救措施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在生活和生产环境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可产生二氧化碳,我省地处北方,冬季时间长且寒冷。偏远的农村多以煤炭取暖,冬季夜长天寒,室内门窗紧闭,火炉无烟囱或烟囱堵塞、漏气、倒风及浴室使用煤气加热,密闭空调车滞留时间过久都可以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1 临床资料

本组76例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15~73岁,平均41.56岁,农村郊区患者居多,其中一氧化碳燃烧不充分占68例,使用燃气加热淋浴5例,密闭空调车过久3例,73例痊愈,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6.05%。

2一氧化碳中毒诊断

2.1 发病机制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85%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一氧化碳于Hb亲和力比氧与Hb亲和力大240倍。吸入较低溶度的一氧化碳即可产生COHb。COHb不能携带氧,且不易分离,是氧合血红蛋白(O2Hb)解离速度1/3600[1]。COHb存在还能使血红蛋白解离曲线转移,血氧不易释放给组织造成组织缺氧。

2.2 实验室检查 血液COHb测定:简易测定法:①加减法:取患者血液1~2滴,用蒸馏水3~4 ml稀释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1~2滴混匀,血液中COHb增多时,加碱后血液仍保持淡红色不变。正常血液呈绿色,本实验COHb高达50%才成阳性。②分光镜法:取血数滴,加入蒸馏水10 ml,用分光镜检查可见特殊吸收带,监测血中COHb浓度明确诊断,且有助于分型和估计于后。

2.3 临床表现

2.3.1 轻度中毒 血液COHb浓度可高达10%~20%,患者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口唇黏膜樱桃红色,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神志不清、感觉迟钝、瞻妄、幻觉、抽搐等。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或氧疗,症状很快消失。

2.3.2 中度中毒 血液COHb浓度可高达30%~40%,出现呼吸困难,意志丧失,昏迷,对疼痛刺激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呼吸、血压和脉搏可有改变。吸氧治疗后可恢复正常且无明显并发症。

2.3.3 重度中毒 血液中COHb浓度高于50%。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患者可呈去大脑皮层状态;患者可以睁眼,无意识不语不动,不主动进食和大小便,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肌张力增强,伴有脑血肿、惊厥、呼吸衰竭、肺水肿、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和严重的心肌损害,心力失常、心肌梗死、大脑局部性损害及椎体系或椎体外系损害中综合征。皮肤出现红肿和水泡,多见昏迷时肢体受压部位,受压部肌肉可发生坏死,坏死肌肉释放肌球蛋白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肾衰,死亡率高,幸存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3 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

3.1 迅速脱离中毒环境,门窗打开,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注意卧床休息。

3.2 改善脑组织代谢,昏迷时间长,频繁抽搐用冬眠疗法,给予头部物理降温,减少脑代谢率,增加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早期给予静点,ATP、辅酶A、细胞色素C、脑活素等,促进脑细胞恢复。应用脱水、利尿剂,如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

3.3 纠正组织缺氧,立即给予高浓度吸氧(最好是面罩)吸氧可加速碳氧血红蛋白解离,促进一氧化碳排出,有条件者,立即进入高压氧层,能够提高动脉血氧分压,迅速纠正脑缺氧。最好在发病4 h之内进入高压氧舱,一个疗程10~14 d,一次性彻底治疗避免反弹。尽可能在观察室观察两周。

3.4 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抽搐给予安定、苯巴比妥,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休克患者给予扩容治疗。

3.5 恢复期治疗:清醒后休息两周,加强肢体锻炼,如针灸按摩,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4 健康宣教

4.1 加强一氧化碳中毒宣教,居室火炉内要安装窗户,烟囱室内结构要严密,室外应通风良好,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所滞留,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离开,经常保持室内良好通风状态,尤其是冬天、雨天、气压低时更应注意。

4.2 注意燃气热水器使用方法及保养,并随时观察是否处于完全燃烧状态,注意检查煤气管路是否老化、松动、破裂、开关是否异常、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平房要留排风孔,吃木炭火锅时,注意室内是否通风良好,定期检查和清理烟道,保持烟道严密,通风良好。

4.3 不要在门窗紧密或开启空调汽车内睡觉,以免大量一氧化碳侵入车内引起中毒。

4.4 进入地窖前划火柴或点燃蜡烛移近地窖口,如果火焰熄灭,说明一氧化碳浓度过高、缺氧,需要带防毒面具进入。

4.5 加强矿井中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监测,井下放炮后,必须经过充分通风,排出炮烟后,才能进入作业。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执行紧急任务时要戴好特制的一氧化碳防毒面具,系好安全带。两人同时工作,以便彼此监护和互救。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30011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一氧化碳中毒通风
煤矿通风不良的危害以及通风安全检查项目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节能减排
浅谈民用建筑通风空调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矿井通风方法及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策略探析
《西游记》中毒记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