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护理之我见

2012-08-15 00:42孙忠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3期
关键词:艾条艾绒毫针

孙忠慧

温针灸,俗称“针上加灸”,是在针刺得气后,将毫针(以银质为最佳)留在适当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燃尽为止,或在针柄上套置一段约1~2 cm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如:伤寒三阴病属于寒化的,一切阳气虚陷、久泻、痰饮、水肿、痿症、痹症、腹痛、胃脘痛、遗尿、疝气、及妇女气虚血崩,男子虚赢少气,老人阳衰多尿,小儿疳积等症,皆可用灸。临床中由于操作难度大,易烧伤,所以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作者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为主,配合心理护理,收到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灸前的护理

护士除了在治疗盘内备好艾条,各种型号的毫针,打火机,取艾条用的小叉子,硬纸板,酒精棉球,污物缸,专用切艾条刀,还需做好以下的护理工作。

1.1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诊断结果和治疗原则,根据不同的病证和病情,做好针刺和护理工作。

1.2 选择好毫针和准备艾条 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不同的穴位,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形胖瘦、体质强弱选择合适的长短、型号不同的毫针,同时注意针体有无破损,针柄松动欲脱等情况,再看针尖是否分叉、带钩、弯曲等。艾条的选择尤为重要,要选质量好、松紧适度、艾绒粗细均匀无杂质的艾条,用专用的切刀切成2 cm左右长度的小段。

1.3 根据不同的穴位要求,选用患者感到舒适、能更好配合的体位。上肢穴位可采用坐位或仰靠位;胸腹部穴位可采用仰卧位;背部穴位可采用俯伏坐位或俯卧位;两側穴位可取侧卧位。

1.4 做好心理护理 在温针灸的过程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的优劣,对初次行温针灸的患者,更应该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患者一见到点燃的冒着烟的艾条,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尤其是对针刺比较敏感的患者,我们要多和患者沟通,向其讲解温针灸的特点,和治病的优越性,态度和蔼热情,耐心开导解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心理,取得信任,求得相应的配和。

1.5 根据不同病症选择合适的体位 针刺前提醒患者,暴露针刺部位,机体要保持原位,不要随意变动,对初针的患者为了防止晕针,严禁站立针刺。

1.6 选穴 原则上因人而异,尤其对初针的患者,尽量少而精,待其对针灸有了一定的认识,病情好转,完全接受温针灸,觉得并不可怕时再逐渐增加穴位和艾条的壮数。

1.7 病情禁忌和部位禁忌 在临床应用之前,必须观察病情,根据八纲辨证施治。由于温针灸有温热的作用,热能伤阴,所以对一些阴虚阳亢和邪热内陷的病证,须慎用灸法。如虚劳、咳血、肝阳头痛、中风闭证、高热神昏等症均不宜施灸。血管潜在的部位,以及颜面部、眼球部、心脏部、阴部、妇女妊娠期及月经期少腹部、腰骶部,重要筋脉部位,均不宜施灸。

2 操作中的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病性和病位的不同,选择针刺的部位和针刺深度,待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已切成段的艾条捏在针柄上,带固定好后点燃艾绒,直至艾绒燃尽为止。如果病情需要,可以将燃尽的艾绒取下,重新将艾条捏在毫针柄上,点燃即可。在温针灸的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或意外发生,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施灸的顺序一般为先上后下,先灸头项胸背,后灸下腹、四肢,特殊情况除外。待全部艾绒燃尽后,用小叉子将针柄上的艾绒轻轻取下,再用酒精棉球清洁皮肤,出针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眼。

3 灸后的护理

在温针灸的治疗过程中注意休息,保持皮肤清洁,针眼处防止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出针后查对毫针的个数,防止遗漏发生意外,尤其老年人更要注意。

4 意外的护理

4.1 晕针 见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吐,精神疲倦,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均为晕针的征兆。主要是由于精神紧张、内心恐惧、刺激量过大或患者空腹、疲劳所致。护理人员首先要沉着冷静勿惊慌失措,此时应迅速停针,让患者平卧,头部稍低,稍休息片刻症状就会消失,严重的晕厥用毫针刺人中、合谷、足三里、行间、承浆等穴,促进患者尽快苏醒。

4.2 弯针 进针时用力过猛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留针中体位改变;针柄受到外物的碰撞或压迫;滞针未得到及时纠正所致,务必退针,重新更换毫针,以免发生折针的危险。

4.3 滞针 患者精神过度紧张,进针后使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毫针捻转幅度太大,或因刺入肌腱,或毫针不能提插捻转。滞针后,先消除紧张情绪,使局部肌肉放松,必要时可在针旁加刺一针,或按压针眼周围皮肤,都可使肌肉放松。

4.4 烫伤 劣质的艾条杂质多、生硬不宜团聚,燃烧时容易散落在皮肤上灼伤皮肤,或未燃尽的艾条直接落到皮肤上,此时应迅速将落到皮肤上的艾条脱离皮肤,防止继续灼伤,同时要注意安全,将未燃尽的艾条熄灭,防止引起火灾。消毒皮肤,必要时涂烫伤膏,或按外科换药法护理。在换药期间禁止洗浴,避免感染,温针灸时应专人看护,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总之,只要我们注意灸前护理、操作时的护理和灸后的护理,温针灸的意外是完全能避免的。

猜你喜欢
艾条艾绒毫针
旋转的钢铁厂
家用简易艾条支架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艾条不要用水熄灭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便携式安全点艾神器
艾灸疗法原材料艾绒的燃烧热值测定研究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熏艾消毒选“药字号”艾条
艾绒提取物对蚕丝织物的染色和抗紫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