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统计工作转型升级刍议

2012-08-15 00:45梁美玲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2年10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节能降耗能耗

梁美玲

(温岭市松门镇人民政府经济建设服务中心,浙江 温岭 317511)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而能源统计是运用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流量变化、经济效益、平衡状况及其与国民经济关系,对国民经济的能量变化过程实行统计监测和管理,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能源经济现象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一、能源统计工作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能源统计是一项重要的政府统计,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尤其显现出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执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健全审计、监察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并指出如何建立健全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及时掌握节能降耗第一手资料,把握节能降耗动态运行情况,随时研究节能降耗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是摆在统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方法制度改革问题。

近年来,能源统计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发展,从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上工业法人单位半年报和年报,而后发展到季报和年报及至目前调整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法人单位月报和年报,从统计的口径和统计的方式、范围都较以前更规范、更科学。能源统计工作虽然经过几次变革,但在有效反映能源经济现象本质,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制定能源政策等提供依据方面仍相对滞后。

二、能源统计的现状和成因

1.能源统计“两基”工作薄弱,数据质量不高。当前,作为能源统计数据源头的基层和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一是基础资料薄弱。除极少数的企业有比较好的能源基础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均处于能源机构未设立、原始记录不翔实,基础资料难采撷、统计台账不完善、统计报表不完整的混乱状态,数据来源质量堪忧。二是基层能源统计队伍薄弱。作为能源数据质量把关第一站的乡镇街道大多没有配置专职的能源统计人员,统计人员往往是以工业、三产等专业统计兼能源统计和非专业统计非重点工作兼能源统计为居多。企业能源统计人员也往往大都是兼职人员,统计意识薄弱。然而当前,由于政府层面对能源统计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制度不断完善,统计范围不断调整,统计报表的要求更高,人员与任务之间的矛盾彰显,“两基”现状形势严峻。

2.能源统计工作认识未到位,重视程度不高。一是政府层面重视程度不高。政府更多关注的是一地关于GDP核算的产值、财务等统计经济指标,对能源统计工作关注重视程度不高。能源统计工作开展不畅,质量不高,数据不准,难以有效地服务于当地的节能降耗工作。二是企业对能源工作不重视。在当前的基层经济环境,重财务轻统计是普遍现象,能源统计更是不被重视,其对企业的重要性被忽视,因而企业配合程度不高,应付了事,拒报、瞒报等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统计违法成本相对于工商、税务来说明显偏低,不足以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二是由于经济利益驱使,不少企业为获取投资、贷款、评优争先、提升形象,在虚报产值、收入等效益指标的同时瞒报能源消耗数据;三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的错误理念根深蒂固,部分企业凑数据凭感觉上报的行为时有发生。

3.专业能源统计人员匮乏,业务素质不强。能源统计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知识涵盖面广、综合难度大的业务工作,对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乡镇街道的能源统计人员应专职负责当地的能源工作,情况熟悉,知识全面,业务精湛,工作能力强,在做好当地的能源消费企业的业务培训和专业指导的同时,还要开展经常性的能源消费调研和分析,积极为当地政府和企业的节能降耗出谋划策。企业的能源统计人员大都为非专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高低不同,亟待加强。身为企业能源统计人员本应熟知企业的生产工艺、耗能流向和使用环节;应明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及计量的方法和步骤;应较好地掌握能源专业知识而精于能源统计,通过能源的统计、核算与分析,帮助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有所建设,但极少有企业的能源统计人员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当前,政府和有关部门确实缺乏对这类人才有方向性的培养,而人才的匮乏则成为能源统计数据质量不高、能源工作开展水平低下的主要成因。

4.能耗计量不健全,数据准确程度不高。从实际情况了解来看,大部分企业没有配备能源专管员,能源工作无专人管理,并且计量设备不健全,又或根本就没有计量设备,耗能无法精确计量,数据不全。企业能源统计人员无法提取出准确的耗能数据,或甚至根本就没有耗能数据记录,只能通过经验去判断估计,这样的统计数据误差多多,准确程度无从谈起,而这种统计状况仅依靠政府统计部门单薄的能源统计力量去逐一核实、纠正并且强制要求规范实施是无法做到的。

5.能源统计调查体系不全面,数据可用性不强。能源消耗涉及全社会各行各业各层面,但现行的能耗统计仅在工业生产领域较为重视,除去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上工业法人单位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工业法人单位有较完善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外,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下的工业法人单位和其他行业如农业、交通、服务业等基本上没有能耗数据来源,也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科学规范的能源统计调查推算制度,主要指标的核算只能通过相距五年的经济普查数据或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推算,难以准确反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真实水平、结构、变化及趋势。再是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不全面,不能及时掌握节能降耗第一手资料,把握节能降耗动态运行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立刻改正,难以起到高效、有力的作用。

三、实现能源统计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

实现能源统计工作的转型升级是提高能源统计服务节能减排,引导科学发展的关键。而建立和完善能源统计方法制度则是完善能源核算体系,科学评价节能降耗成效,提高能源统计服务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更好地发挥政府统计职能的重要保障。

1.以规范能源统计基础夯实“两基”工程。一是政府部门建立节能降耗的约束性指标,对节能减排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通过目标任务的强制完成来促成各级单位重视能源统计工作。二是实行有序用能制。通过建立企业用能数据信息平台,平台内容涵盖企业单位时期内的能耗与产出、税收等社会贡献情况,从分产业、分行业的单位能耗与贡献实施有序用能,关停、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通过自身建设去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积极转型升级。三是规范能源统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原始数据,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能源统计台账格式,实现数出有据,真实可信。规范上报制度,对基层企业能耗报表上报存在问题加以纠正,建立能源数据质量责任制,加大审核评估力度,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以强队伍打造高质量数据。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能源统计工作,全力支持、充实和强化能源统计队伍建设,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积极组建专业的、稳定的能源消耗统计机构和网络。加强能源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建立周期性的能源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度,不断提高能源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以满足能源统计工作要求。二是健全部门能源统计制度,疏通能源统计渠道,协调部门统计,配备专职统计人员,切实做好能源生产、消费、流转、销售等多环节的统计工作,实现“统计取数无障碍,节能降耗同步走,转型升级同声音”。三是强化基层队伍,作为源头能源数据的基层能耗单位,是实施GDP能耗公报制度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各能耗单位要有专门、专业人员负责能源统计工作,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地方统计部门建立的统计代理中心,实行企业统计代理制,缓解企业专业人员与工作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为圆满完成能源统计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3.以健全的能耗计量提升数据质量。就目前大部分企业来说,企业能源计量设备不健全或者没有计量设备,能源计量问题不是短时期内能解决的,也不是某个部门单独能解决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去强力推动,有效落实。在能源计量实施统计过程中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先重点后全面、先易后难的策略,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耗能单位开始实施规范计量,再在前期工作的经验和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方法全面铺开能源统计对象的规范计量,通过这样的一个缓冲过程,对能源统计工作精力的分配、数据质量的提升和基层配合程度的提高都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

4.以改革能源统计调查制度的方式完善监测体系。一是建立科学、简便、可行的全社会能源调查制度,针对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全面能源统计报表为重点、结合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科学设置,收集全社会能源消耗统计资料,核算全面能源消费水平,真实、准确、及时反映能源消费实际情况。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统一的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及时掌握节能降耗第一手资料,把握节能降耗动态运行情况,随时研究节能降耗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三是建立能源统计监测机制。规范能源统计监测工作,整合能源信息资源,建设高效统一、功能齐全、分工明确、信息共享的能源统计监测体系,实时对2000万上工业企业、重点能源消耗企业用能监测并逐步对放大到全社会用能监测。四是全面推开联网直报制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企业设施条件的日渐完善,全面推开2000万上企业联网直报已是可行之法。实施能源上报企业的全面联网直报,使政府在第一时间掌握和了解能源消耗状况,实时展开情况分析和地区间的对比,研究对策,有效把握动态方向。

5.以创建统计诚信构建和谐统计。积极推进统计诚信建设,并轨工商、金融、财税等社会综合信用评价体系,构筑全社会诚信体系。设置统计机构,配备统计人员,做好原始纪录、完善统计台账,规范统计报表,加强统计资料管理,激励企业从加强自身建设出发自觉做好统计工作,从被动统计向主动统计转变。创建过程中从一部分统计工作质量好,条件完备,主观能动性高的企业开始建设,展开“以点带全”的方式促进诚信统计的全面实现。

6.以强执法检查力度保障数据真实性。加强能源统计的执法检查,对各种违法行为使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双重处罚。以能源报表中存在重要数据不匹配、质量较差、报表拖延、配合程度不积极的单位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必要时依法进行处罚。同时,加强能源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培训,提高执法者素质。切实把能源统计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做到统计报表数出有据,资料完整,及时有效,真实可信,为节能降耗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坚实的后台和可靠的保证。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节能降耗能耗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氯碱装置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现状分析
提升节能降耗增效之工艺改造和技术应用
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分析
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i-StARS起停系统技术节能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