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机制探究

2012-08-15 00:45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2年10期
关键词:名录资料部门

王 亮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 200003)

长期以来,上海基本单位名录库在改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领域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受法规制度建设、基层统计力量和行政资源整合等多方面制约因素的影响,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尤其是日常维护更新工作尚存在不少问题。

一、上海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工作现状

上海基本单位名录库是以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建立的。经历几年维护更新,截至2011年底,库中有各类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共计41万户。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维护分为全面更新和日常维护两种方式。全面更新是利用五年一次的经济普查调查数据,对名录库数据进行全部替换更新;日常维护的更新方式则主要有以下三种:

1.统计登记。根据《上海市统计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本市统计机构对各类新增、变更、注销的企业(单位)开展统计登记。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设有25个统计登记受理点,为各类单位提供统计登记办证服务。统计登记数据每日定时自动与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系统同步,是名录库日常更新的重要来源。

2.依据部门登记资料开展统计调查。2006年开始,市级编办、工商、质监、税务、民政等部门每年两次向统计局提供各类新登记、变更和注销单位的行政登记资料。这些资料经整理后,其中尚未纳入名录库的新增、变更单位资料下发相应区县统计局,组织开展基本单位统计调查。

3.专业统计调查。调查单位按相应专业统计报表制度在年报中报送本单位基本情况。单位报送资料经统计部门审核验收后,用于更新名录库信息。此外,在各类抽样调查和专项调查中发现的单位变动情况也须及时反馈名录库管理机构。

二、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上海基本单位名录库在日常维护更新过程中面临不少问题和难点,影响名录库更新维护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一)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从名录库自身的立法工作看,除《统计法》之外目前在国内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使名录库管理缺乏权威性和强制力,削弱了名录库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降低调查对象依法申报的主动性,也无法保障名录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同时,统计法规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对违法者难以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企业单位缺少主动申报意识,进而造成统计调查工作被动。

(二)被调查单位配合程度差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上海各类企业所有制形式日益多元化,尤其是近年来非公经济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在全市企业总量中的比重日趋增加。这些企业的经营者普遍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企业统计基础建设,直接影响企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一是企业内部缺乏健全规范的财务核算制度,统计台账缺失;二是无专人负责统计工作,且人员变动随意,素质难以保证;三是法制意识淡薄,对统计调查的配合程度低。

(三)基层统计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统计系统的人员配备自上而下呈较严重的倒金字塔结构,基层统计机构的人员配置不足,且流动性大。而与此对应的是,基层统计人员不仅要承担各项日常统计定期报表、普查、抽样调查、统计监测等大量繁重的统计调查任务,还要配合做好当地政府的其他工作任务。统计力量与实际工作量之间存在相当大的缺口。

(四)行政登记资料的整合程度不够

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格局造成各部门行政登记资料处于分散管理状态,未能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影响信息资料的使用效率。一是各部门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和规程,行政登记业务未实现有机结合,影响基本单位的登记率;二是信息资料标准不统一,在识别代码、指标口径、执行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增加数据比对的工作量;三是目前各部门间的数据交换频率低,面对基数庞大、变动频繁的调查单位,资料交换时效性有待提高。

三、对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工作目标的思考

在探讨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工作的对策方法之前,应首先明确工作目标。为此,可分别从名录库的基础性作用、面临的新任务新需求,以及国外已有先进经验等角度作一思考。

(一)基本单位名录库必须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全面、及时、准确”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在各级政府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名录库信息是开展各类单位普查以及日常统计年(定)报工作的总体框信息源,也是各类统计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样本框信息源。此外,基本单位名录库反映各行业发展规模、结构分布和扩张态势,是科学开展统计核算和统计管理的基础。

(二)基本单位名录库须适应统计改革的新任务和新需求

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位居统计“四大工程”之首,是当前统计改革的基础。为此,必须完善名录库维护更新规范,分步建设“三上”企业调查单位库和“三下”企业及非企业单位名录库,最终建成一个全国统一完整、不重不漏、真实准确、及时更新的基本单位名录库。

(三)基本单位名录库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经验

部分发达国家都建有类似我国基本单位名录库的信息数据库。他们通过一系列的行政立法手段,将单位名录信息库建设初期存在的分部门登记和建库状态逐步统一,最终建立超越部门、可动态维护的名录信息系统。该系统充分发挥名录库对多个部门数据进行协调的纽带功能,有效保证了各部门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也简化了各类单位的行政登记手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实用价值。这些成熟的建设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上海作为国内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各类企业单位数量高速增长,且单位变动频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和巨大挑战,上海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应在借鉴国外名录库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优先从基础力量建设、部门协同合作、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等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要注重统计基础力量的建设

1.通过立法确立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基础库地位。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起到的是基础性作用。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一是要明确名录库调查活动的法律依据;二是要明确名录库维护机构的设置、职责以及运作机制;三是要明确调查对象的法定义务。此外,还要以立法促进各行政部门的统一,整合各方资源,保证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2.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统计调查的基层建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夯实名录库统计调查基础力量是名录库建设工作得以稳步推进的坚定基石。首先,要注重各级统计调查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独立、专业的基本单位名录调查队伍;其次,要加强名录库调查机构和人员配置,尤其是要充实基层调查力量;第三,要提高名录库统计调查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各级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责任心教育。此外,必须帮助和督促各类调查单位建立合理的统计基础力量,确保调查单位上报数据真实可信。

(二)要促进行政部门间的合作联动和业务融合

1.依托并联审批机制,提高各类调查单位的登记量和登记率。从2009年开始,上海市政府组织各行政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建立提前服务、一口收件、分送相关、同步审查、综合协调、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机制。在积极配合此项工作实施的同时,应将统计登记纳入跨部门行政审批登记的一体化流程,实现调查单位的“一站式”登记。借助工商、税务等部门登记的强制性,提高对新设立调查单位的初始登记率。

2.借助部门资料共享平台,提高名录库信息更新率。上海法人信息共享与应用系统,是由市经信委牵头,包括工商、财(税)、质监、机构编制、社团管理等各类可提供前置审批登记类信息的部门共同参与开发的,在各部门间交换、共享和使用法人信息的平台。该系统的建立,使各部门信息资料得以融合。对统计部门而言,解决了原有的多头获取资料、多部门资料合并等难题。市统计局为此在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系统中开发了数据资料实时桥接功能,实现对法人信息库的共享交换和查询使用,并可逐级将信息分发至各级统计机构,供统计调查使用。

(三)要推动基本单位统计调查的制度方法改革

面对庞杂的各类企业(单位),要在非普查年份及时掌握全部单位情况,以上海现有的统计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应根据当前全国统计系统“四大工程”建设开展情况,结合本市实际,对目前基本单位统计的全面调查方式作适当调整,在满足各项统计调查需要的同时,减轻基层统计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负担。

通过并联审批业务的整合和信息资料的共享交换,现在已经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各类新设立、变更、注销单位的基本信息。下阶段,可深化利用工商、财税等部门的年检和年报资料,进一步取得企业(单位)的经营情况,从而分门别类开展调查。

对营业收入、从业人员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单位,开展全面性基本单位统计调查,符合“三上”调查单位标准的,转审批后纳入年定报名单;其他单位,可按相应抽样方法和标准,以抽样调查方式开展基本单位统计调查。对其他未开展基本单位统计调查的单位,直接以既有部门资料更新的调查单位底册信息更新名录库。

上述调查方式的采用,一方面可使基本单位统计调查覆盖本市全部规模以上调查单位,集中力量摸清单位情况,满足统计“一套表”调查单位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结合对抽样调查所得单位资料的推算汇总,可基本掌握全市调查单位的总体经济规模及其分布情况。同时,实现基本单位统计调查的轻型化,避免调查力量的分散。

猜你喜欢
名录资料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太极拳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陶行知教育名录
同贺名录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