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定位的思考

2012-08-15 00:49支丽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信管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

支丽平

(安阳师范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地方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定位的思考

支丽平

(安阳师范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地方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由于受到传统优势学科、师资队伍等因素影响,导致该专业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论文结合地方院校实际情况,就专业建设、学科定位、师资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地方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人才培养

教育部于1998年进行专业调整时,将原科技系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林业信息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等五个专业合并调整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由于该专业发展时间较短,并且属于新型学科交叉专业,所以全国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定位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地方院校由于受到地域经济、师资储备、实践基地等多方面制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专业定位不科学等问题十分突出。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该专业一线教学和科研经验,对地方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地方院校该专业的发展定位提出了建议。

一、现阶段地方高校信管专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专业定位大多模糊不清

由于地方院校存在诸多困难,导致信管专业在许多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定位中模糊不清。许多地方院校将信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混为一谈,甚至认为信息管理就是加了管理的计算机专业,因而导致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过分向计算机相关专业靠拢。实际上,计算机专业定位于理论研究,如算法设计、体系结构研究等,而信管专业侧重于实践能力培养,为各类企事业单位输送具有开发信息系统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而信管专业的定位不能同计算机专业划等号。

(二)人才培养体系混乱

许多学校只是把部分计算机课程、经济学课程、管理学课程硬拼接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信管专业。由于各个地方院校的优势学科不同,导致信管专业过分地偏重具有传统优势的计算机专业或者经济学专业知识,缺乏其专业特色。

(三)师资储备不足

由于信管专业属于新型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师资培养有难度,特备是具有博士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更是严重匮乏。地方院校信管专业目前的师资主要从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或者管理专业解决,但这些教师的专业背景与信管专业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地方院校信管专业要突破高水准师资的瓶颈,除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外,自己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

(四)实践教学开展不够

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向各类企事业单位输送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高级管理人才,该专业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地方院校由于教学培养经费、实践基地建设存在诸多困难,导致信管专业偏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地方院校信管专业本科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从而影响了就业及日后正常的工作。因此,地方院校信管专业加强实践教学意义深远,对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地方院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定位的建议

地方院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既取决于专业的合理科学规划、准确的专业定位,又受到地域经济、办学传统等实际情况的制约。如何从实际情况出发,把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同时又把信管专业办出特色,这是许多地方院校目前苦苦探寻答案的一道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和科研经验,就地方院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及专业的科学定位提出如下建议:

(一)挖掘优势传统学科,夯实信管专业支撑基础

地方院校一般都具有传统的优势学科,要结合各个院校实际情况,大力挖掘传统优势学科,夯实信管专业支撑基础,促使信管专业具有较高的起始平台。偏工科的地方院校可以充分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传统专业,加大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培养力度,从而使信管专业学生具有工程技术教育背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管理学科优势突出的地方院校可以充分发掘经管类传统优势专业,加强经济金融管理能力的培养力度,为金融财经类行业输送具有较强信息技术水平的经管人才。地方院校只有依靠传统优势学科的有力支撑,才能把信管专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二)努力促使经管与计算机专业骨干课程有机融合

信管专业的核心课程离不开经管类专业、计算机专业骨干课程的支撑,但是信管专业的核心课程决不能简单由经管类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拼凑而成。要使管理类课程与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不能完全地采用“拿来主义”。要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等诸多教学环节下足工夫,改革创新传统教学理念,促使管理类知识与IT技术有机融合,形成适合地方院校实际情况的信管类核心课程体系。

(三)信管类师资注重引进来的同时,还要重视走出去

由于信管专业的开设时间较晚,我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对信管专业师资特别是高水准的师资培养力度不足,导致地方院校引进高水平信管专业师资困难重重。因此,地方院校不单要注重引进高水平信管类师资,更要加大现有信管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攻读研究生学位,尤其是博士学位;外派教师赴全国知名院校科研院所进行访问学习课程进修等再学习深造;支持教师参加全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讨会等相关学术科研会议;在校内开展信管专业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研讨学习班等。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充实和提高地方院校的信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专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争取各方资源,大力推进实践教学

由于信管专业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并且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工作单位主要面向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的基层企事业单位,因此,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地方院校一般在当地具有科研实力强大、人才储备雄厚,且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等特点。因此,地方院校可以充分挖掘这些优势条件,积极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并根据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积极促进实践教学的科学性、时效性。

三、结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尽管设立时间不长,地方院校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师资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认真思索、努力探寻,我们相信地方院校的信管专业一定会走出一条专业定位科学、人才培养质量过硬、办学特色鲜明的道路。

[1]龙朝阳,靳晓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9):2-5.

[2]李成标,刘新卫.浅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J].时代经贸,2008,(9):116-117.

[3]秦必瑜,田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与教改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5):47-48.

[4]杜栋.从MIS到IM&IS——专业调整后的教改思路与实践[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0,(1):77-80. [5]李玉菲,曾瑶辉,姚跃明.对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2): 45-46.

[6]朱永永.工学结合的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3):61-63.

G64

A

1673-0046(2012)8-0099-02

本研究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71071098)、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 WC X S L1021)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信管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智能时代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探索与实践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应用型院校信管专业基于企业驱动的教学改革研究
双创教育与信管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研究
互联网时代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探讨
面向计算机专业的电路与模电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