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研究

2012-08-15 00:49冯秀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综艺娱乐文化

冯秀果

(《会计之友》杂志社,山西 太原 030001)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研究

冯秀果

(《会计之友》杂志社,山西 太原 030001)

在明确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概念及形式的基础上,论文阐述了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明星+表演”、游戏娱乐、益智博采、“真人秀”,并对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指出现阶段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态势及努力方向进行了思考。

电视娱乐节目;媒体;文化

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概念和形式

(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概念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是一种具有极强的包容力和综合性的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电视节目类型,它运用独特的电视表现手法,对各种文艺样式或者相关的可供娱乐的内容进行再次创作或加工,以此来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多层次的休闲娱乐需要和艺术审美需求,并通过屏幕表现出来。

(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形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很多成熟的表现手法形式,如视觉造型、声光效果、时空转换等,其借助电子技术,将艺术或非艺术形式的音乐、戏曲、舞蹈、杂技、小品、游戏、竞赛等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继而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形态。

二、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最早的娱乐节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以《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等综艺类节目为代表的。自此以后的短短十几年时间,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样式形态、传播理念不断发生裂变与更新,越来越娱乐化,而且娱乐的姿态也是变被动为主动,从被动地娱乐大众到主动地给大众带来欢乐。这些变化的原因归结于对本土化节目的创新以及对外来节目的模仿和吸收。按照表达方式和节目形态来划分,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明星+表演”类的节目。顾名思义,明星当然是节目的主角,而明星的舞台表演则是节目的主要构成内容,嘉宾也往往是各类明星,这些都是提高收视率的砝码。这种状态导致“话筒”和“舞台”成为了电视观众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圣地带”,观众获得的仅仅是遥远的观赏和无尽的遐想。在这一阶段观众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主持人则以绝对的领导者的地位调控整个节目的进程,把各明星表演的节目或各种环节合理地串联在一起。由此可见,明星才是真正的主角。这段时期,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形式比较单一,形态比较单调,节目数量也并不多。其实,这类综艺娱乐节目的本质与中国人团圆夜的央视春晚并无太大区别,传播方式仍然是“传者中心”。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能算是娱乐节目。

第二阶段是游戏娱乐的阶段。电视娱乐节目在观念和形式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娱乐的模式已开始向“明星+游戏+观众参与”的方向转变。这类节目的两大王牌就是明星嘉宾和现场游戏,将人类的天性融入到游戏情境中,其显著的特点是游戏性、参与性和刺激性,这种特点充分发挥了电视特性。在这一阶段,观众的参与意识已经初步被唤醒了,人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价值被正视的愉悦感,并体会了娱乐的精神。此类节目以其轻松玩闹的快乐气氛,使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人们释放了内心的压抑,获得了快乐。这一阶段是我国娱乐节目的高速发展时期,其形态也逐渐丰富,但同时这类节目也常常因为形式庸俗、雷同以及其自身过浓的商业味而受到观众和评论界的批评指责。所以,这一阶段的节目是一种处于瓶颈时期的节目类型,亟待突破。

第三阶段是益智博彩类的节目。这个阶段的娱乐节目表现出另外一种新的形态,它以广泛的观众基础为依据,在场内或者场外举办知识和智力问答活动。此类节目使观众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对不同的学科或者同一学科不同层面的知识盲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化素养,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综艺娱乐节目在形式形态上已经基本成熟和稳定了,而且在收视率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娱乐元素也被挖掘出来,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形态出现了多样化的势态。

第四阶段是“真人秀”的阶段。这一阶段是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质的裂变时期,各种电视娱乐节目都对自身传统的形态形式及其内容进行了创新甚至重塑。“真人秀”这类节目是一种普通观众走上舞台进行文艺表演,成为舞台上的主角的节目类型,亿万观众共同见证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自此改变,共同目睹一位新明星诞生的过程——目前这类“真人秀”节目是我国最为流行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形式,而且其收视率位于娱乐节目排行的榜首,其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都呈现出急速上升的态势。与此同时,其他类型的电视娱乐节目也纷纷对其原有形式进行了创新。这种变化反映出了观众对于审美和娱乐的需要的多元化,同时也预示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向着形态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三、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一)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节目缺乏文化内涵。电视媒体有给观众提供娱乐的功能,但也应该承担传播文化的责任。然而,目前许多电视娱乐节目的制作都是为了提高收视率而盲目地迎合观众的喜好,甚至有一些低俗的节目让人们达到娱乐、休闲和逃避现实的目的,此类节目并未从文化或知识层面给观众带来享受。低质量的节目或许娱乐了大众,但是却少了文化内涵。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每年春节全国人民翘首以盼的“精神大餐”,作为影响力巨大的知名品牌,其本应该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发扬中国文化的创作理念来排演节目,但近几年春晚却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比如“你妈叫你回去吃饭”、“这一刻,你飞的不是飞机,是寂寞”、“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等等,诚然,加入这些元素会吸引很多网民的眼球,但是这样的春晚却缺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鲜有体现我国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由此我们看到,春晚这一国际知名品牌走过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其文化内涵、精神意蕴、文化质量、审美趣味或许也在下降,风光已经不再。当然,不仅仅是春晚存在这种问题,许多电视节目都存在这种问题。

其次,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缺乏全新的节目经营理念,互相模仿、照搬或者克隆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当今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相当致命的病症:许多娱乐节目在形态、性质、风格、理念、主题甚至主持人的话语上都惊人地相似,看上去很面熟似曾相识,甚至有的完全照搬、如出一辙。这种娱乐节目的克隆现象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

(二)应对措施

要解决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开拓思维、敢于创新。勇于创风气之先,一定要杜绝娱乐节目克隆现象的发生,打破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的泡沫,重点来抓一个重大课题——探索节目的崭新形态。

为大众提供娱乐和消遣是娱乐节目的本质,然而娱乐节目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创新。要创新就必须深挖电视娱乐节目的本质特征。当今,观众的兴趣品位呈现多元化,要满足观众的需求,娱乐节目的形式必须多样化。所以,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开发电视娱乐节目的表现形式,力争达到收视轻松化、立意严谨化的目标。而且娱乐节目要想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元素。在我国,电视娱乐节目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当今消费主义盛行的形势下,电视娱乐节目只有不断创新,致力于打造成富有文化内涵的高雅的娱乐,才能在此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文化浮躁的时代里,作为精神产品的制造者,应该背负起社会的道德责任和文化责任。电视娱乐的传播者更应该以维护经典文化、增强文化内涵为己任,承担起提供健康有益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精神产品的历史使命,一定要把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与文化内涵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应该把娱乐节目打造得富有文化美感,在保证业务水平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笔者认为,电视节目的制作人除了具备节目制作所需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健康的文化素养,制作的节目应体现丰富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电视娱乐节目来说,营造轻松活泼、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陶冶观众的情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好的电视娱乐节目应该是具有内涵的,摒弃浮躁的,能让观众从节目的娱乐性和消遣性背后读出隐藏的更深刻的含义,从而为社会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诚然,在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的巨大挑战下,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电视娱乐节目能够真正摒弃浮躁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执著和毅力,需要电视媒体人的淡定和坚忍不拔,需要意识到自己背负的责任,上下求索、孜孜不倦、不断努力,创造出意蕴深厚的能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的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影视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它不仅仅要传播信息、提供娱乐,还要肩负起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重要使命。

[1]苏雅娟,王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是否真的“娱乐”了观众[J].电影文学,2012,(7).

[2]李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众生相[DB/OL].人民网,2006-02-05.

[3]申整齐.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及趋势[J].当代电视,2007,(7).

[4]谢耘耕.2011年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和趋势[J].传媒,2012,(2).

J9

A

1673-0046(2012)8-0203-02

猜你喜欢
综艺娱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谁远谁近?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娱乐眼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