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校区管理理念与模式探讨

2012-08-15 00:44周敏
台州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校区办学学科

周敏

(台州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高校多校区管理理念与模式探讨

周敏

(台州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随着多校区高校的增多和建设步伐的加快,多校区管理面临诸多难点困境,通过对多校区管理的分析和探索,着力解决多校区管理的突出问题,构筑新的发展优势,寻求最优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推动并校从“组合”升级为“化合”,实现新型的综合性大学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

高校;多校区;管理

多校区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一种常见的运作模式。多校区办学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使高校获得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不仅较好地改善了高校重复设置、办学条件差的状况,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基础设施水平,满足了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为科学搭建学科结构,促进学科有机融合,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夯实了基础。在增强高校竞争优势的同时,为今后高等教育的更好发展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在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发展的进程中,高校管理者已经开始对一校多区的管理方法、管理效率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一、一校多区管理的难点

利益格局多样化和利益主体复杂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难。

多校区办学改变了高校内部管理的传统体制,加速了利益分配格局的重大变革。既存利益群体的重新整合,新生利益群体的发展诉求,群体地位以及群体关系的重新配置等,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多校区办学管理机制亟待完善的客观需求。

(一)多校区办学,人际关系松散

多校区办学在迅速扩大教学规模的同时,也造成各校区地理位置相对分散,各校区学生和教职人员数量急剧膨胀。分校区各项工作往往需要通过总校协调,校区间直线联系少,缺乏日常沟通渠道,各校区教职工之间、本校区教职工与其他校区之间产生类似于“分工又分家”的氛围,人际关系松散。

(二)多元目标办学,管理机制亟待跟进

多校区办学,高校向“多元巨型大学”方向发展。因为其具备众多机构,行使多项职能,规划多元目标,存在多个权力中心。管理机制落后,管理区域重叠,管理效率低下等众多问题反映出多校区办学的价值目标尚未统一明确。

(三)办学成本增加,使学校发展后劲与潜力受限

1、办学成本增加。不同校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复,且缺乏有效共享。

2、管理成本增加。校区间地理位置分散造成管理资源分散,刚性管理成本增加;重复多层管理造成管理资源结构性浪费,总校系统管理协调成本加大,管理效率降低。

(四)教育资源短缺,配置和利用不均衡

1、教学资源的稀缺无法满足快速扩张的教学规模,生均资源客观下降。

2、人力物力等资源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并入校区在合并前一般都具备较为完善的基础建设等公共服务平台,合并后由于学科资源差异等众多因素的限制,公共服务资源平台的共享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新校区建设历程较长,前期可能出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后勤保障不够全面,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局面。而由于地域因素的限制,无法有效共享老校区资源。

(五)学科布局和融合难以达到学校原有目标要求

1、沟通融合难。地域因素的限制,造成学科分布、专业设置等区域性不均衡,各校区间学科沟通不便,交流融合困难。

2、目标认同难。原校区各自的院校建设、办学特点和学科文化等在合并后,都将为满足总体发展规划进行幅度不一的调整。在学科整合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可能来自于对总体规划的组织目标的不认同。

3、结构调整难。多校区管理重新建立的学科评价体系,对特色优势专业学科的考量更为全面,将直接影响到学科设置以及学科资源的重新配置。如何实现学科间有机融合,如何实现学科科学布局等诸多问题,均需要全面科学的长期探究。

(六)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协调,文化融合创新不足

新校区、多校区的布局,对校园文化“传、帮、带”的传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校区不但在物质文化建设上相对滞后,新校区、多校区的校园文化氛围亦需从头营造,短时间内缺少有效的文化创新。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也存在着融合难的客观现象。分校区、新校区文化建设需要及时有效的沟通联动。

精神文化建设滞后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办学规模的扩大,滞后于学校发展的速度。老校的文化烙印,需要新校区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团队精神等方面重新加以引导和凝聚,培养教职员工对新校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以及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认同和归属感。

二、多校区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是整体系统原则。大学应是一个具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的统一的有机体,要树立一个大学的全局整体观念,首先是在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学校素质等做到思想观念的真正融合。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学科结构、资源科学重组整合、师资队伍养成、教学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均应着眼全局,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的原则,促进学校的整体、协调发展。

二是求实高效原则。依托以往办学过程中积累和提炼的经验和理念,保证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秉承以人为本、讲求实效、厉行节约、循序渐进的原则,搭建高效的管理架构。只有高效率的管理,才能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三是多样创新原则。科学规划,结合实际,合理定位,保持各校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应体现各校区一定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明确各校区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从宏观、长远的方面建立健全各种适应一校多区实际情况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和问题。多校区高校充分考虑、尊重和整合各校区的学科优势和管理特色,分区管理,加强协调,不断探索和构建充满活力的多校区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培育自身办学特色。

三、加强多校区高校管理制度的研究

系统论认为: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功能;同时,功能反作用于结构,系统功能的选定要靠相应的组织结构予以保证。[1]多校区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正是多校区办学模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多校区高校需以新的理念、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去加以研究和探索,总结各校区在发展过程中累积的先进经验,注重规模效应,体现多校区办学的优势和活力,同时应避免多校区办学可能产生的内耗、矛盾和冲突,充分发挥多校区办学的优势。

(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搭建高效的管理平台。面对规模扩大、管理扩容和管理层级增多的实际,要综合考虑组织规模、组织性质、时空序列等各种权变因素,从管理学、行政学等多个视角科学分析,努力探索,完善多校区之间延伸管理的内容和模式,科学合理地分配管理幅度、管理层级。

2、建立公平合理的人事分配制度。根据办学目标,科学准确地定位各校区的发展目标,因地制宜的开展机构改革,建立健全人事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不断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使各校区各类人员的利益分配处于科学合理、相对平衡的状态。

3、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多校区高校应从总体战略规划的角度出发,明确分校区功能,从而实现对教育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其次要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保证资源高效合理共享;最后加强闲置校区资源的盘活和使用。

4、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校区服务管理建设。多校区高校转变管理理念,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大投入,全面规范管理行为,努力提高管理效益,不断提升服务水准,切实把优化师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条件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全面关心,主动服务,人性化管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高效的服务。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完善管理机构,强化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促进各项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保障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

(二)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1、加强制度的融合和创新。多校区面临着旧制度的梳理和融合,也面临着制度创新的问题。要注意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系统性、前瞻性、权威性、可操作性,对不能满足多校区管理工作需要的规章制度,及时予以修订或者废止;强化过渡性制度的跟踪,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同时,通过新制度的建设,增强高教职工的归属感,提升认同感。

2、科学规划教师培养课程。学科合并后的办学定位,学科交叉融合后新兴学科的出现,将引发课程体系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等一系列变革;办学规模的扩大,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手段不断创新。这些都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多校区办学更需要科学的规划,制定各校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建立完善的教师培养课程以及师资储备计划。

3、通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切实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以局域网络管理、视频实时监控、信息同步共享等为基础,突破空间限制,将多校区管理统一到一个系统平台,保证各校区工作的统筹指挥,提高工作同步性和信息共享,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三)科学规划学科布局,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1、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中之重。多校区高校更需要合理定位学科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学科设置以及专业结构,建设优势学科群的科研氛围。同时要科学整合学科资源,在巩固传统基础特色学科的基础上,营造新学科生长发育的沃土。同时要加大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内引外联,不断提升学科层次和水平,各学科均能具备核心竞争力。

2、充分利用学科综合优势,促进培养机制的发展。多校区高校自身具备的综合优势,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应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应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不断调整优化结构,实现教学资源科学配置,整合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与实验模式。努力营造开放、平等、宽容、沟通、承认差异的人才培养氛围。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个性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和更为自由的研究取向,以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培养机制的科学发展,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

(四)加速多校区高校文化的融合和重构

1、融合,是多校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校园文化作为群体性文化的代表,最能体现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精神风气。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校区文化的融合是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融合,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思路以及办学政策。

2、以“方向统一、风格各异”为指导,加强多校区高校文化建设。原各校区之间或新老校区文化观念的冲突,是校区调整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各项机制的建立,提高校区建设参与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对高校整体文化发展的理解,力求在传承原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消除校区间文化壁垒。建立校区间文化交流机制,创建互帮互助、携手发展、和谐活泼的文化体系。建立创新鼓励机制,繁荣多校区文化氛围,不断丰富大学精神,重点发展校区特色文化,使大学成为知识汇聚、思想交融的殿堂,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汇聚地。

高校教育改革催生的新兴事物是高校多校区建设和管理,要在稳定发展中解决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规划、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来约束,需要高效务实的管理平台来协调,需要爱岗敬业的管理队伍来运营。因此,要使学校人、财、物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需要深入研究多校区办学模式,科学配置、合理共享校区间资源,优化管理运行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创新管理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办学效益,构建和谐教育,增强多校区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实力。

[1]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An Exploration into Multi-campus University Management Philosophy and Model

Zhou Min
(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Zhejiang 318000)

As more multi-campus universities are developed,the management has to face many difficulties and plights.By exploring multi-campus management,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such as constructing new development advantages,seeking optimized management philosophy and model,pushing merger to combination to fulfill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university;multi-campus;management

G40-058

A

1672-3708(2012)02-0039-04

2012-03-23

周 敏(1978- ),女,浙江临海人,助理研究员,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校区办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