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以台州学院为例

2012-08-15 00:44陈斌岚
台州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经管类台州师资队伍

陈斌岚

(台州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以台州学院为例

陈斌岚

(台州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在推进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的背景下,经管类的人才是地方最紧缺的,加强经管类师资队伍建设,就能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地方需要的高素质经管类人才,从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阶段过渡的环境下产生的,这些学校大多是地方师专或专科学校升本而来的,他们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地方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高校是隶属于地方政府管理,以地方政府拨款为主要财政来源,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中心任务。台州市是位于浙东南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地级城市,产业布局鲜明,在台州地区企业人才需求的结构上,营销类人才占18.4%,管理类人才占14.6%,[1]因此台州地区急需大量的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创新型经贸管理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师资是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需要多渠道破解师资紧缺的难题,使师资队伍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证。

一、经管类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经管类教育起步晚

新建本科院校均为1999年以后陆续建立,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成立于2003年4月,由原社科系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组建而成,有34名专任教师,其中有13人为政治、历史、地理相关专业毕业,原有师专为班底的教师队伍以满足教学为主,底子薄、起点低、整体规模较小,导致中青年骨干教师少,高层次学历人才缺乏。学院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立足地方,紧贴市场办学,从成立至今已新建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财务管理4个本科专业,跨越式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压力很大,每年面对着新专业的开设、较大数量招生数的增长,为了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达到一定的生师比,学院忙于招聘大量的新教师,急于“补需要”、“提水平”的工作做得少。

(二)高层次人才引进留用难

由于办学区位等原因,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在争夺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不要说与老牌院校,就是在与省内其他地方本科院校争夺人才过程中也十分被动。优秀人才就业选择梯度分布明显,选聘到同层次的人才,台州学院要比省内在杭高校滞后3-5年,比宁波、绍兴等高校滞后2-3年。近三年来,台州学院每年实际引进的经管类教师数量不到计划数的三分之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学方向)、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向)、企业管理(营销方向)等专业前来应聘的高学历人才几乎没有。因此,学院很难形成学科整体和教学团队,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协作性不强,很难形成合力,既不利于教师个人成果的产出,也不利于学科的培育和发展。师资人才流失现象也令人担忧。由于学校区位、教师收入、职称晋升难、家庭原因等一系列问题,仅近三年来,就有8位教师调往其他院校或者政府部门工作。调查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因素为个人发展预期和经济待遇,说明了人才逆向流动的心理趋向。

(三)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整个人才培养体制限制,应用型学科的研究生大多还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与产业一线结合不够紧密,院校-企业-院校背景的优秀人才缺乏,学院招聘的应届研究生强理论、弱实践,有实务经验企业背景的人才十分紧缺。因此,经管类教师队伍中缺少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缺少与地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相对接的人才,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弱、主动性不强,应用于实际生产的科研成果极少,经管类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

二、经管类专业教师的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心组织教学,积极参加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教师也要具备上述教师素质。由于经管类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专业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要求也有不同之处。经管类专业教师除具有一般教师具有的素质,如良好的知识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外,还应具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

作为一名经济管理专业教师,需要具备从事经济管理工作部门的实践经验。这样,有利于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内涵和外延,能正确处理学科理论和实际情况的差别,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教学内容主次清晰,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学科内容,激发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本身运行中,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超前性,要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经济管理工作者,除了理论学习外,必须开展大量的实习、实践活动,这些过程中,都离不开具有实际部门工作经验的教师指导。

三、台州学院经管类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目前台州有很多外资企业,很多民营企业的产品也直接销往国外,这些企业也是台州学院经管类毕业生的首选单位。这些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者要具备管理、贸易、国际经济等相关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因此,培养这些人才的经管类教师要掌握国际上最新的财经知识和管理理念,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毕业后才能将最新的知识直接应用于相关的工作。目前经管类教师外出访学、交流的较少,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如果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教师互访,就给教师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

为了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外应用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学院可以以国际合作教育为平台,聘请国外应用型大学的教师来学校任教和交流,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委派经管类教师出国接受课程培训和技术培训,以此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拓宽办学视野。通过出国学习和与外教交流等形式,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外语水平,为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人才保障。[3]

(二)提升“双师”素质水平

台州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地方性、应用性、综合性、高教性”,经贸管理学院就更要为地方生产、管理一线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学院大部分教师都是直接从高校毕业,虽然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实践经验还是比较缺乏。

首先,学院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下企业、下政府部门进行专业实践,参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设计,让他们熟悉所从事专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销售流程,以便在教学中运用实际的例子讲解给学生听,使学生能够通俗易懂。这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加快“双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目前,学院已建成“阶梯式”校外实习体系和校内多层次实验体系,教师要积极承担实验教学任务,通过指导课程设计、实训教学、毕业论文等方式,使教师更深刻的理解专业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第三,专业教师培训。让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先进的技术和运作模式。主要通过两种模式开展,一是选派教师到师资培训基地进行培训,二是邀请专家来校培训。

(三)确立“拼盘式”师资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区位劣势、办学经费不足等原因,较难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经管类学科更是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技能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台州有着近9万家企业,这些企业是经管类学生实习实践的场所,也是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去向。依托地方政府经济部门的专家,利用企业丰富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聘请其他高校的名师作为客座教授,从而确立“拼盘式”师资体系,是一种缓解师资困境的有效途径。

聘请地方政府经济部门的专家作为兼职教授,可以将地方经济发展的最新信息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更深入和更直接的了解。聘请企业专门人才,如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等,这些人才来自生产第一线,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中能运用丰富的案例,将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及时充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聘请其他高校的名师作为客座教授,可以使经管类教师和学生拓展学术视野、吸收新的信息,从而有效地促进经管类教育,提高学生的学术修养。

同时,要制定“拼盘式”师资体系管理制度。对他们的个人信息、聘期、任课情况、学生考评结果等情况建立专门档案进行记录和管理,并根据承担的教学任务以及考评结果进行考核,从而确定最终报酬。

(四)建立社会服务机制

1.社会服务动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高校是区域内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集聚地和原产地,科学技术优势明显,人才类型齐全,地方高校的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著名教育家阿什比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办学目标。作为地方性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和地方社会的高要求存在着一定的错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比如需要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拓展招生就业资源等等,学院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学科优势,以各类社会服务平台为手段,精心构建校企校政“双赢”的合作机制,深化合作层次,不断创造出更富实效的社会效应。

2.社会服务互动平台

面向社会实际需要,构建综合性社会服务互动平台。首先建立社会服务制度,培养各类社会服务团队,通过制度建设,政策引导,学科整合,精心选拔组建政府企业决策咨询、员工培训和企业管理诊治等服务团队,通过兼职、培训、科研等活动服务社会。其次,打通校企、校政互动合作渠道,通过开展企业家高层俱乐部活动、人力资源和财务总监沙龙等活动,促进交流,加强各类业务合作。再次,开拓思维,建立和完善灵活有效的兼职兼课教师制度。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建立了台州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浙江省中小企业研究基地、台州市经济学会、临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台州学院经济研究所等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互动平台,推进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效。

3.社会服务互动方式

一是互相兼职,共商事业发展,邀请知名企业的优秀企业家、人力资源总监和政府相关人员组建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院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公司治理;二是互派师资互相兼课讲学,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知名专家到大学的课堂里兼职讲学;三是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四是加强产、学、研结合,共同承担科研项目;五是开展学生专业社团、财务总监和人力资源总监沙龙、企业家高层俱乐部等各类交流活动。

4.社会服务互动效应

通过上述多元化社会服务互动运行,产生了双赢的效应。对于经贸管理学院而言,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增设了地方特色课程和专题,完善了课程教学体系,做到紧贴市场育人;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加强了“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了实践教学水平;实现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加强了科研团队建设,提高了学术水平,活跃了第二课堂活动,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保障了科研经费和学生活动经费;丰富了“阶梯式”实习的内涵,增强了学生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拓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建立资源共享平台,补充缺位要素,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成本。

[1]徐培林,高建峰.对台州市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结果的思考与建议[J].赤峰学院学报,2008,(10):133-135.

[2]人民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4-7-3)[2000-11].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 jkww/j940703.html

[3]王基林,唐银辉,汤澍.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 设策略[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9-72.

A Research on Building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eaching Team in Local Postgraduate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Taizhou University

Chen Binlan
(School of Economy and Trade Management,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Zhejiang 318000)

In the times of accelerating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gradually popularizing higher education,the talent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re insufficient in those developing regions.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graduate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it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faculty to raise the teaching level.

local;postgraduate universities;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iscipline;teaching team; building

G451.2

A

1672-3708(2012)02-0043-03

2012-04-06

陈斌岚(1983- ),女,浙江天台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经管类台州师资队伍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台州远洲墅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3年2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2年11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