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互动

2012-08-15 00:44高阳潘垚
台州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师生校园

高阳潘垚

(台州学院 党委宣传部,浙江 临海 317000)

浅析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互动

高阳潘垚

(台州学院 党委宣传部,浙江 临海 317000)

高校党建为校园文化的建设确定了方向和目标,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党建的重要载体,为其提供了有效发展途径。实现两者的有机互动,对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共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党建;校园文化;有机互动

习近平在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党建的根本任务,高校党建要为能够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这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承担着弘扬和传播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和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基本目标和宗旨上是保持一致的,因此要把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有机互动,促进高校新的科学发展。

一、实现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互动的重要意义

高校党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保证和重要生命线,包含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种要素,引领着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推动着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沃土,是高校党建的重要载体。实现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互动,对于有效促进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能始终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多元文化和网络信息文化的碰撞和冲击下,高校党建要精心引领和培育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师生在比较和区别中分清是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主动抵制各种不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不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其次,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具有潜在性,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主体主动调整修正自身心理和行为,以获得群体的认同与接纳”。[1]76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能抵制低俗、丑陋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的思想,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文化阵地,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宗旨和内容与高校党建保持一致,形成合力,规范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不断提升全校师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

最后,能切实提高高校党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校党建如何以更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方式走近师生身边、走进师生心里,最有效的途径便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载体,通过校园学术文化、课外文化、环境文化和网络文化搭建各种平台,使党建理论与具体的学术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舆论氛围与校园环境相结合、思政教育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党建的有效载体的作用,极大的增强了高校党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高校党建的新路子。

二、实现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互动的思考

(一)高校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通过加强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建设和广大党员的思想建设,使高校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定全校师生尤其是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任、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使他们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创造者,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强大的推动力。

1.以社会主义方向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事业对外开放也在逐步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和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多元文化聚集地,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和网络信息文化的冲击下,盲目的西方崇拜潮流盛行于师生中,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开始失落。这些新问题和新情况的出现,需要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坚持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全校师生,教育党员,以正确的舆论、高尚的情感来引领和塑造师生,以优秀的作品、高雅的环境来激励和感染师生,帮助广大师生澄清认识,消除疑虑,振奋精神,坚定信念,自觉地将思想和行为统一到科学的理论中来,积极克服消极思想的负面影响,以新姿态、新视野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高校的科学发展。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高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基本思想基础。

高校应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校党员、教育师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意识形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坚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和激励师生斗志,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新风尚,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夯实和统一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基础,使他们成为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创造者,从而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3.以组织机制的有效运行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学校党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决策核心领导作用,统揽全局,科学决策,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确保校园文化建设能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开,从而使校园文化能与现代高校相适应。建立起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组织机制,努力形成校党委领导、各党总支牵头、各党支部执行的运行机制,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检查、督促和落实工作。

积极搭建党团组织、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的有效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工作能力,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占领文化建设高地,宣传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网络文化,正确引导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推进党建工作进宿舍、社团和网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以生动、形象、平易近人的方式,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关注时事动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达到多层次、多途径、高效率的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切实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锻炼,更能坚定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提升和加强其自身的党性修养,从而进一步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

高校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武装全校党员、教育师生,牢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要充分利用校园学术文化、课外文化、环境文化、网络文化等有效载体和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目标和价值追求,切实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生动性和创造性。

1.校园学术文化

学术文化作为高校生命力之所在,最能反映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也是高校党建不断出新的理论研究成果重要的载体和途径。要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科学精神,形成求真务实、崇尚创新的价值导向,坚持学术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努力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多出创新成果。要加强研究和探讨党建创新理论对新时期党和高校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注重实践调研,加强学术交流和学术自由,运用党建理论的创新型成果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为党的建设提供科学、系统、规范的理论支撑,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好更多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2.校园课外文化

校园课外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内容,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起着示范和推动的作用,它集教育与趣味、知识与娱乐于一体,形式丰富,内容积极上进,特色明显,吸引力强,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部署下,整合党总支、党支部的优势和力量,发动学工部、校团委、学生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尤其要注意发挥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课外文化活动,坚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强调科技文化、体育艺术、实践服务活动的综合平衡、协调发展,为广大学生展示才能、锻炼能力、提高素质提供机会和舞台。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负责人比较突出的政治修养的优势,不断推出校园课外文化活动新亮点,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提升整个校园文化的品位。

3.校园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是以环境为载体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浸透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是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具有影响人、熏陶人、教育人、激励人、陶冶人的功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突出以人为本思想,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交融。要统一规划,分步推进,逐步完善,适时更新,建造富有丰富精神内涵的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全校师生能在优美高雅的物质文化环境中更好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共同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使校园整体环境和人文内涵达到和谐统一,营造学术性与人文性协调的校园环境总体风格。要牢牢把握宣传阵地建设,建成校园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思政主题公园等景观,抢占舆论先机,打造主题宣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激发师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让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的教育与现实环境实现有机融合,使全校师生在校园行走间便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熏陶,使环境文化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4.校园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崭新形式,推动校园文化的创新、改革与发展。要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对师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充分发挥校园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的特点,抢占网络文化阵地,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加强思政主题网站的建设,使之成为融新闻、思政教育、师生交流与校园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网站。进一步加强特色品牌网站和特色栏目的建设,培育和建设一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时俱进的特色品牌网站和特色专栏。开展多样化的网络活动,提高网络媒体的吸引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利用网络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理论学习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关注时事政治,关心学校大政方针。结合学科和专业特色开展各类网络竞赛,如网站制作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网络辩论赛、校园网络DV大赛、网络文学创作大赛等。建设网络文化管理队伍,保证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学工部、团委、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共同负责校园网络的安全平稳运行。

三、结束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统一于高校育人的实践活动中。高校要紧紧围绕以育人为中心这个根本任务,通过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互动,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高校教育事业新局面。

[1]张漾滨.试析高校党建主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4):76.

[2]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7.

[3]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七部门.教思政[2012]1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

On the Organic Interac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CCP Construction an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Gao Yang,Pan Yao
(Propaganda Department,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

Universities’ CCP construction directs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o the right objective. Meanwhile,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provides an effective development approach for CCP construction as its important carrier.It contributes to a new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CCP construction an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with forming organ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universities’CCP construction;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organic interaction

G640;D267.6

A

1672-3708(2012)02-0081-04

2012-03-28

高 阳(1982- ),女,浙江玉环人,讲师,硕士。潘 垚(1983- ),女,浙江临海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师生校园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