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中的现实主义特征

2012-08-15 00:49余燕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司汤达红与黑典型人物

余燕萍

(山西省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阳泉 045200)

司汤达的《红与黑》是一部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名著,作品集中体现为现实主义特征,作家通过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再现了法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这部小说通过对客观现实的忠实再现和概括艺术典型来反映当时的时代,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一、反映当时的现实社会生活

《红与黑》的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其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这部小说取自一份《司法公报》,1828年10月作者在《司法公报》上看到一桩刑事案例,格勒诺布尔市的贝尔德是一个手艺匠的儿子,在一个神父的帮助下进了小修院,后来当上米肖先生的儿子的家庭教师,并和女主人发生了恋情,因而米肖先生把他赶出家门,他曾经两次找到工作,可没多久就被辞退,他处处碰壁,企图报复。他把自己的厄运归罪于米肖夫人。1827年7月的一个星期天,他在米肖夫人在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向她开了枪。最后这个青年被判了死刑。另外,类似的案件还有司汤达在《罗马漫步》中谈到巴黎木匠拉法格杀死企图用金钱勾引他妻子的资产者。他指出,拉法格身上有“闪光”之处,巴黎上层阶级失去了强烈而持久的感受能力、良好的教育、热烈的想象力、伟大情感的行动能力,而下层阶级却拥有这一切。

司汤达决定将贝尔德的故事和拉法格事件的某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经历构成小说的基本成分。《红与黑》就是这两件案件的融合,司汤达利用了这样一份资料展示了当时的法国社会,通过主人公于连的生活经历描绘出当时法国复辟时代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揭示出当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描绘了贵族、教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斗争。

文学创作的源泉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司汤达为自己的小说加上了副标题“一八三零年纪事”,这部小说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以小见大”,由一桩简单的刑事案件展示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作者所描写的对象已经超过了一桩爱情惨剧,而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社会历史属性。这部作品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一个时代的历史面貌。

在《红与黑》中,我们可以通过德·瑞那市长、德·拉莫尔伯爵还有靠贪污起家的暴发户瓦列诺等人的活动看到社会上各种政治力量和党派之间为争夺政权的较量,其中包括对宗教的揭露。通过对于连的个人经历及他与周围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详尽地刻画了法国复辟时期的整个社会面貌,甚至对处于七月革命前夕的贵族阶级的恐慌与挣扎也描绘得极为真实。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小说中所描绘的由德·拉莫尔伯爵所主持的“秘密会议”,实际上是以1818年蒙洛捷伯爵的阴谋为蓝本,影射当时的“秘密备忘录”事件。可以说,司汤达的《红与黑》对当时的法国上层社会描绘得非常真实,被一些人称为“政治书籍”,称其非常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阶级矛盾。作者正是站在现实主义的高度,概括出社会政治斗争的典型性,反映出当时的现实社会生活。

二、关注现实的文学精神

《红与黑》的现实主义特征体现得十分明显,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批判精神。其中包含着作家关注现实的文学精神。关注现实、正视现实、忠于现实,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描写,正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小说的取材是活生生的客观现实,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都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具体的反映。这也是《红与黑》作为一部现实主义著作遵循的基本原则,小说所反映的现实生活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存在的,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也是以深厚的现实土壤作为依据,符合生活的原貌和自身逻辑,并且通过现实人物、现实生活等多种复杂关系的揭示,展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再现性”的特点。再现(representation),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实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文学理论中流行的“镜子说”,突出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再现性特点。司汤达曾经也把艺术作品比喻为一面镜子:“一部小说是在大路上拿在手里的一面镜子,有时候它反映到您的眼睛里的是蔚蓝的天空,有时候是路上泥潭里的污泥。”可见作者坚持的现实主义信条:一方面,小说是一面镜子,而另一方面,它是拿在人的手里的,这其中指出了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而又避免了纯客观主义和自然主义,很恰当地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合理内涵。作家非常关心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并且在作品中得到了具体的表现。作者在小说中体现出了强烈的爱憎感情,描绘了复辟王朝的“污泥”即封建贵族、天主教会、资产阶级等。作者在作品中全面地展现了他所处的时代,并作出了严厉的批判,体现出强烈的批判现实的精神。而且这可以使得文艺家超越了自己的阶级偏见和政治立场,显示出现实生活的客观意义。在小说中,市长把散步道加宽了六尺多,“尽管他是极端保王党人,我自己是自由党人,我还是要为这件事赞扬他。”作者能够克服自己的阶级政治偏见,突破本人的思想局限写出一流的伟大的作品,这与他忠实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密不可分,那就是严格遵循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反对主观随意性,再现在作品中体现为真实,立足于现实生活基础之上去揭示现实矛盾、本质规律。作者以写实的手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客观的描绘,展示客观事物的感性状貌,注重细节的真实和真切的现实感受,富于真实感、真实性。这是不回避现实的创作态度,社会的真善美即阳光的一面,作者可以去表现,但更为可贵的是,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的一面,作家敢于正视,作家以自己的勇气去表现、去揭露,绝对不是以自己的喜好、厌恶之情即主观愿望来取代,使生活的原形走样,而是还原生活的原貌,这体现在创作上,作家采用白描、写实的手法来进行描绘,通过对事件精确、客观地描绘来展现生活的客观性。

三、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红与黑》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司汤达是一位自觉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活动是以明确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作为指导的,他对当时即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研究,这使他比较全面、深刻、准确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塑造了于连这个现实主义的典型人物,这是司汤达运用现实主义原则的具体表现。作家揭示人物性格形成的客观原因,把典型人物放在了特定时代和社会的具体环境之中,具体社会环境制约典型人物的发展,是典型人物活动的依据。

作品中的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具有决定作用,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都可以从他们生活的典型环境中找到依据。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写道:“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于连所处的现实社会极其复杂,他会受到时代、社会环境及别的阶级不同的影响。于连出身于小资产阶级,在1815到1830年法国复辟王朝时期,这个阶级属于受压迫阶级,在政治、经济上都要求解除各种束缚,要求自由平等,当时的一个老军医和谢朗神父是他的启蒙老师,于连接受了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思想,他不满自己的地位低下的处境,热情崇拜拿破仑,向往上层社会,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时代特征,在这样的时代,于连知道,为了摆脱受压迫的地位,他不得不在这虚伪的充满了邪恶、欺骗的金钱世界去闯荡他的前程,他的悲剧结局是必然的。他的抱负、梦想、奋斗、反抗、野心、孤军奋战、绝望都有时代特征,这是典型人物于连地典型环境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充满了激情,渴望在险恶社会里取得成功,他在三个不同的环境里做了三次大的拼搏,最终都以失败而结束。于连集中概括了一代青年,是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集中体现,复辟时代的整个社会作为于连性格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于连这个典型人物的行为、思想、话语和心理都得以存在。典型环境巴黎社会也是以于连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有了于连作为典型人物,这个系统才有了中心和纽带,典型环境也才有了其性格形成的可能,于连身上有丰厚的历史内容。典型人物于连有了活动的环境和基础,典型环境决定了于连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并且促使于连行动。通过对典型人物的解读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生活,更加显得真实而深刻。

小说里描写了维里埃尔、巴黎、神学院、侯爵府邸等环境,是揭示作品主题、展现时代发展特征、典型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极具时代特征和时代气息,作家使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紧密相关,使典型环境为典型人物性格及其表现提供合理的依据,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主人公于连是作为典型人物而存在的,具有很高的典型性,于连是波蓬王朝复辟时期的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他既有反抗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在他的身上充满了矛盾性,作者充分描写了于连的现实性和典型性。人物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是依存于特定环境的,于连处在一个对他压制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作为以特殊的方式反抗复辟制度的小资产阶级叛逆者,在包括反动教会、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内的黑暗势力中决心向上爬,可是在当时的王政复辟时代,他这种反抗的个人主义性质不仅决定了他的最终失败,而且在他领受了骑士封号和中尉军衔时,就幻想进一步高升,怎样忠实地为统治阶级服务了,他在这时候头脑中的反抗变成了妥协。小说真实地再现了社会环境在形成于连矛盾性格和双重人格中的重要作用。典型环境一方面是指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生活的环境,是形成其性格并促使人物行动的具体环境;另一方面又指必然会对这种具体生活环境发生影响的能反映时代本质特征、历史发展趋向的历史环境。典型人物的价值和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显示了人生、人性必然会受社会生产关系制约,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蕴含。典型人物的活动显示出典型人物性格,显示出社会历史活动密切相关的底蕴,成为人们观照生活,理解社会的对象。《红与黑》非常注重在社会历史条件中去表现生活、描绘人物,把典型人物的性格、行动、命运视为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产物,体现出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大师,司汤达在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他所处的时代,描绘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广泛社会图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各种阶级矛盾,揭露了波蓬王朝的黑暗现实,体现了反复辟的主题思想。《红与黑》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有着它穿越时空的影响力和现实主义艺术魅力。

[1]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0.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86.

[3]司汤达.红与黑[M].郝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6,9,45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2.

猜你喜欢
司汤达红与黑典型人物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灵感不是等来的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从司汤达的精神世界论《红与黑》中于连的极度自尊
司汤达:让巴尔扎克“嫉妒”的天才
只爱黑白红
网络典型人物报道的“三度”——以江西网连续发掘全国重大典型人物报道为例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红与黑